查看原文
其他

差评洗稿洗不白,原来背后有庞大的洗稿产业链!

周志婧 文化产业新闻 2019-05-16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新闻

作者:周志婧

美编:张晶晶


一桩由腾讯3000万领投引发的“血案”


一桩由腾讯3000万领投引发的“血案”在本周上演。


起因是腾讯旗下的TOPIC基金领投了一家科技自媒体“差评”,按说A轮就融到了这么多钱,自媒体圈会举杯欢呼,鼓舞士气吧?

 

但事情的发展却恰恰相反。

 

本来这家在圈内口碑不太好的“差评”,融资3000万成功的消息一出,便被众多科技圈媒体人发布檄文声讨,并列出一众洗稿证据。

 

比如,品玩贴出的关于马斯克的那篇文章,经鉴定和对比发现二者的雷同竟然达到99.99%,二者的区别就只是段落间隔位置不同。



而关于亚马逊的那篇文章,差评开头第一段直接cosplay了品玩。


图:“品玩”(左)和“差评”(右)的文章对比


这可是扔下的大石锤,但差评却避重就轻,连发6条微信喊冤。



不知哪位高人指点,今日凌晨 “差评”画风突转,终于出来致歉了。



和昨天的6条连番轰炸、强势推送相比,今天的差评语气也软了许多,比如文末也没有了“今晚,我挺差评”的图,也不再文中号召“500万差友站起来,让他们听到不一样的声音!”看起来认错态度比之前好了许多。



但事件的后续发展还有待观察。


自媒体江湖:文章洗稿从未休!


其实,文章洗稿之争从未休!

 

文学界有于正《宫锁连城》抄袭琼瑶阿姨《梅花烙》被法院强制道歉,郭敬明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被判赔偿二十万;网文界有唐七公子向大风吹过“致敬”;骂于正抄袭自己作品的编剧李亚玲洗了耽美作者风弄的《不能动》,这些抄袭和洗稿都被原作者和网友一一扒出,但还有一些洗稿僧潜藏在暗处。



另外,自媒体圈洗稿之事也是常见。

 

2015年,微信公众号“歪理邪说”的创始人霍炬因本篇文章开头的主人公 “差评”对自己的文章洗稿,将其告上法庭。后虽维权失败,但也开启了自媒体行业内对于洗稿这一行为的反击战。



去年,大象公会创始人在微博上质疑网易浪潮工作室对大象公会的文章进行洗稿,并且贴出十几张截图用以对比。而浪潮工作室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详细地回应,表示自己从选题到内容,并不存在抄袭行为。



今年年初,“六神磊磊读金庸”和“周冲的影像声色”,这两个粉丝百万的自媒体大号因洗稿问题的互怼,又一次把这一问题推向舆论高潮。



看一下关于洗稿的数据调查:根据维权骑士发布的《2017内容行业版权报告》,就整个自媒体行业而言,从2016年到2017年疑似侵权事件数量同比增加近七成。而整个2017年,至少有80%的自媒体侵权事件发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



因而,在自媒体江湖——文章洗稿从未休洗稿和抄袭这事儿如坚强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起底洗稿背后庞大的黑色产业链


唐人皎然曾总结过“文偷”的三种境界:

 

其一是偷语,就是直接cosplay;

其二是偷意,就是洗稿,将别人文章主题思想用自己语言再表述转换,然后规避平台的原创监测。

其三是偷势,将文意融会贯通化为己用,甚至更胜一筹。

 

不过很可惜, “文偷”的三大境界,很多自媒体从业者只参透了到第二层次,从而剑走偏锋,创造出了一整套的灰色产业链条。


1初级从业者:一跨平台搬运


跨平台搬运也就是古人说的偷语的层次。

 

这部分人利用各大平台信息不同步或创作者在平台发文的时间差,将A平台的原创文章同步到BCD等其他平台,甚至有些采用抢注原创者名称让用户分不清谁才是原创者。



比如说南方都市报报道的这位“仁兄”,人称凯哥,网名凯哥自媒体。他自称通过“搬运”内容的方法,每个号能稳定一天收益200-400元,已经做到月收入稳定3万元以上。现在的他撸完各平台的羊毛后便 “金盆洗手”,转而开设 “自媒体特训营”,将洗稿方法做成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兜售给他人。


2中级从业者:技术手段改造




这类科技手段经济成本很低,在淘宝上花上几块钱就可以收到一个爆文神器的软件,卖家还会发你教程或者手把手的教你使用。



同样,这类科技手段时间成本同样很低。利用“爆文生成器”,将一篇甚至是两三篇文章通过同义词更换、段落次序调整、精华段落拼接等手段整理成一篇文章,基本上在30秒内就能完成,就这样,一篇自媒体爆文快速出炉了。

 

利用这种方法,这类自媒体和平台方打的是攻坚战,一旦平台系统升级可能他们也会跟着升级工具。其实,他们利用的是平台方还未升级监测到洗稿的时间差,然而被发现时,很多自媒体利用这类爆文神器早已赚的盆满钵满。


3高级从业者:人工团队洗稿


这种操作一般是以团队进行,通过网上招募兼职人员形成一个做号团队,通过地下渠道批量购买平台账号,在运营过程中,应用各种类型的软件收集文章,以较低廉的成本产出一堆的“原创文”。

 

据记者卧底QQ群走访,发现这类洗稿团队里出色的员工月收入能达到数万元,普通员工也能拿到两三千元。因为更多的团队是打一枪换一炮,员工流动相较大,所以这类人工洗稿手段最为高明也最为隐蔽。

 

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看完这么多洗稿手段,可谓是层出不穷,可见,洗稿”似乎已经成为自媒体圈的潜规则。

 

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内容生产者的网络新媒体也不能仅仅只看着短期的利益随性而为,洗稿毁掉的可能会是内容市场这盘大餐。

 

Ps:本文20%的内容涉嫌洗稿,请谨慎阅读。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套路精、写熊猫君、刺猬公社、首席人物观等。


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