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者》“发不出工资”的假消息被当真,传统媒体的焦虑怎么一直缓不过来?

周志婧 文化产业新闻 2019-05-16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新闻

作者:周志婧

美编:张晶晶


8月22日,《证券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上市公司文娱头条”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的文章,引发网友的热议。

 

文中称,“8月22日,读者传媒发布2018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下降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2万元,同比下降59.9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475万元,同比下降83.26%。”

 

当晚22点许,该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称该文标题与事实不符,存在错误,已删除稿件并向读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和广大读者致歉。



《读者》“发不出工资”的假消息为什么会让人信以为真?


首当其冲的原因当然是财报所展现出来的明显的利润下滑!


8月21日晚,读者传媒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其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均呈下滑态势。


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读者传媒营业收入约为3.0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401.6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475.0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3.26%。


读者传媒方面表示,营业收入减少是受纸张等原材料大幅上涨、公司加大对营销体系建设投入及广告、教辅、期刊和纸张销售量减少的影响。



其次则是读者传媒的员工人数呈下滑趋势。


虽然半年报中未披露员工情况,不过从过去两年的年报中也可窥见端倪。2016年、2017年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员工分别为513人、452人。具体表现在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读者传媒应付职工薪酬468.24万元,与去年同期2700万元相比减少了82.66%。


因此,有媒体解读为“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



但在8月22日,有《读者》内部员工向有关媒体表示,“发不出工资’的说法不实!”


还有就是读者近期遭遇的高层人事风波。


今年6月,甘肃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永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甘肃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读者集团对此表示,王永生被立案调查是因个人原因且其涉嫌的相关问题并非发生在本公司工作期间,而是发生在原工作单位,均与本公司及公司所属的上市公司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无关。


随后的6月22日,读者传媒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变动,王永生的继任者陈泽奎向董事会提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陈泽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任免通知(甘政任字[2018]11号)显示,陈泽奎已转任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在2018年半年报上也可以看到,陈泽奎已经离任,目前赵金云担任读者传媒副董事长。


如此频繁的高层人员动荡,更是加剧了外界对于读者经营不善的猜测……


此舆论风暴显然已波及到了读者传媒自身。根据最新股价显示,读者传媒下跌2.08%。



在传统媒体凛冬已至的大环境下,任何一家传统媒体的倒下都令其风声鹤唳,更何况是读者传媒这种庞然大物,“发不出工资”的消息一出,身处焦虑中的传统媒体立刻炸锅也是必然!


传统期刊:曾经——风光无限、千万人追捧,现在——熬不过去的凛冬,看不到的前路



作为老牌文学期刊——《读者》创刊于1981年,曾经的它是知识分子家庭的标配,是消磨时光的“快手”,是记录生活的“抖音”,购买甚至收藏《读者》成为一种习惯,更甚曾一度成为每个学生的必备“阅读神器”。

 

读者的文章极富正能量的基调,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风格,使它成了家长为孩子、老师为学生挑选的首选读物。尤其是在在文娱生活匮乏的小城,对于有很多小伙伴来说更是文艺的休憩方式。

 

当然不仅仅是随随便便读一读文章,当消遣那么简单,一些文章甚至被选为初高中语文考试试卷上的阅读理解。



读的意义还在于启蒙了一代人的“文学梦”,那时候,很多人都曾向《读者》杂志投稿。



但时过境迁,经历商业大潮和电子化冲击之后,心灵鸡汤处处可见,《读者》再也不能凭借美文一枝独秀!碎片化的轻阅读占据主流,隽永美文早已在阅读市场上失宠!此外大多数传统文学期刊的读者虽然年龄偏大却也在不断流失。

 

时代在发展,文学的读者也在代代更新,即便拥有了新的分发渠道,《读者》也在慢慢失去读者。

 

除此之外,广告主也在逐渐抛弃着“传统媒体”这个曾经的宠儿。

 

伴随着受众逐渐大规模转移到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广告主开始逐渐尝试将广告投放至其他的传播渠道——例如让传统纸媒颇有微词的“自媒体”,金主们不再仅仅“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这也间接使得传统媒体的广告营收下跌。



因此,《读者》的同仁们日子也不好过。随着移动端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急速发展,传统杂志原生的内容优势与渠道优势渐渐式微从《东方早报》、《京华时报》到《上海壹周》、《外滩画报》再到《时尚新娘》,《芭莎艺术》,几乎每年都有8到10家报刊迎来末路。截止到目前,已有40多家报纸宣布停刊。

 

整个纸媒行业处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回望着来路,探寻着何处是归途。


突围之路维艰,转型创新、拥抱新媒体,传统媒体就能赢吗?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些传统媒体也在试图从寒冬中突围。

 

比如读者的母公司主营业务在扩张、在改变。


此前读者传媒传统的主营业务一直以教辅和期刊为主,但近年来其它业务却快速增长。2017年年报显示,其它业务为2.72亿元,首次超过第一大营收教辅2.47亿元。


读者为了突围,涉及的其他业务,倒腾的花样还挺多的。


为扶植手机报,涉足手机等智能设备。2010年5 月,读者传媒成立子公司读者数码,推出了“读者”电纸书、“读者”手机和“读者”平板电脑,各终端产品中嵌入了加密的《读者》30 年内容。



除了手机业务,读者传媒从2011 年开始涉足影视领域。比如2012 年,读者传媒投资3000 万元分别联合摄制了《广州十三行》、《天伦》和《定远舰上的男人们》三部电视剧,2013年,读者传媒又斥资5000 万元投拍《武媚娘传奇》、《爱情万万岁》等四部电视剧,回报依然有限,仅有1015.84 万元,约为投资的两成。



2016年,读者传媒更是跨界开始做金融,以自有资金2亿元参与发起设立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



不过最近 “读者”又回归了老本行,在外滩开了一家最美书店——读者书店上海旗舰店,围绕西北风情,力图打造融合型的文化传播和消费平台。



实际上,读者的转型变迁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代际变迁。

 

传统媒体像是一个处在中年危机的男人,处处碰壁却依然四处追寻着新媒体那如年轻人般的勃勃生机,但期刊的衰老和失落早已成为时代命题。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时间的列车飞速发展,读者群体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甚至有人至今没有翻开过一本杂志,但已在数字阅读软件上阅读了大量书籍。虽然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噩耗,但这或许也是时代在进步。



部分资料来源:观察者网、媒通社、快科技、凤凰财经、传媒柯南等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视觉中国



粉丝福利请向公众号后台回复以下文字获得


回复:产业政策。获得2017-2018年文化产业政策全套电子版,共210多篇文档。


回复:扶持资金。获得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电子版,共79份扶持政策信息。


回复:行业报告。获得200份文化产业各行业分析报告。


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