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迪丽热巴摔倒带上热搜,第九届“北影节”如何打破尴尬处境?

梁唯 文化产业新闻 2019-05-14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新闻

作者:梁唯

美编:颜碧云


一个电影节,一座城。

 

4月13日晚,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终于如期而至,数百名中外著名电影人汇聚北京,共襄盛举。作为区域乃至世界的电影交流、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今年的北影节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呢?




四大关键词带你走进第九届“北影节”

 

一个主题


 

与往年一样,今年电影节的活动也十分丰富,包括了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北京市场、电影嘉年华以及闭幕式暨颁奖典礼这七大主题活动。

 

而由于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因此,以上所有活动都将围绕“家·国”这个相同的主题来展开。

 


在昨晚举办的开幕式中,组委会还将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拍的讲述冼星海故事的《音乐家》作为开幕影片,重现了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时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并以此来诠释家与国的水乳交融。

 

两大特展



对于全国影迷而言,历届北影节都是一场“战役”,展映片单奔走相告,开票当天光速抢票,手速+网速+人品=看展映。在今年的展映单元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主办方特别分设了两大特展。

 

一个是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特别策划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展,其包含“流彩时光”、“镜寻东方”两大子单元。“流彩时光”精选一幅幅记录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伟大变革的银幕画卷,展示了中国电影人与时代的强力共振;“镜寻东方”则从追溯东方美学传统着眼,将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搬上大银幕,照亮中国电影的艺术魅力。

 


另一个是“19391959 2019:光影奇遇”特展,这也是今年北影节展映单元的头号重磅,主办方特意选择了影史拜年发展历程上“好莱坞往事”、“新浪潮回声”、“华时代风景”这三个重要节点,通过时间的流变来勾勒出电影艺术在美学上发生的巨大变革。



两个致敬



在今年的致敬单元中,分别致敬了亚洲的两位大师级人物。

 

一位是拥有日本电影巨匠称号的导演黑泽明。在随后举行的展映会中,观众便可欣赏到《罗生门》和《豪勇七蛟龙》等影史上举足轻重的经典巨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影节“致敬:摆渡西东黑泽明”是去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纪念黑泽明逝世20周年放映活动的升级版,影迷们绝对不容错过。




另一位是我国的武侠大师金庸。去年,94岁的金庸老先生溘然长逝,这是文学界的一大憾事,无数书迷、武侠影迷为之叹息。而今年北影节上,观众们将看到源自金庸老先生作品改编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东邪西毒:终极版》等经典武侠电影。

 


三大创新



在本届电影节中,首次搭建了全球电影版权交易版块,打通了境外影片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通道。电影节的主办方还邀请了法国、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蒙古、韩国等10家国际知名版权商,国内的电影公司将不用再远赴法国戛纳电影市场、美国电影市场展等国际知名电影市场参与交易,在家门口便可以与他们沟通,引进好内容,让自己的作品“走出去”。


同时,在今年电影节中,“项目创投板块”也首次设立了“制作中项目”单元——专门为已获得拍摄许可证的优秀项目提供前后期支持,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关注未拍摄项目。事实上,项目创投一直被视为电影界的人才孵化器,每年的项目评选都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去年担任选片主席的是知名导演宁浩,今年则是管虎。

此外,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还首次纳入了青少年科学影像单元。据了解,此次青少年影像展评活动共收到141部报名作品,包括科学纪录片73部、科学微电影48部、科普动画20部,其中,38部入围作品受邀来京参评参展。其中不仅有北京的青少年,还邀请了来自俄罗斯、捷克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的学生参与。




记录屡创新高,处境却十分尴尬?


从2011年到2019年,办至第九届的北影节,无论是活动规模还是在普通观众间的影响力,都在逐年递增。

今年,北影节的展映环节在票房、用户抢票速度等核心数据上接连创下多项纪录,热度达到历史顶峰,甚至都有外地影迷开始相约明年北影节期间来京合租。

然而在这些影迷狂欢的背后,北影节自身却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作为一档原本打算兼具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开放性和高端化、市场化的大型电影主题活动,其核心的电影却没有掀起很大水花。

从昨天的开幕式现场来看,除去“迪丽热巴表演完退场时摔倒”、“周冬雨怕冷把走红毯的长裙换了”这些与电影本身关系不大的事件上了微博热搜,真正与电影内容本身相关的新闻,热度却没有很高。

除此之外,作为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的设置也十分鸡肋。自2013年第三届北影节设立主竞赛单元以来,这一“重头戏”的受重视度一直都不算高。


2015年的第五届“天坛奖”颁奖,近半数获奖者未到场,由他人代领奖项;2016年的第六届“天坛奖”,更是无一人亲自到场领奖,十位获奖者均为代领。

造成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和其他电影节参选影片都为热门影片或者有名导加持不同,天坛奖入围、获奖影片一直都因太过于小众而为人所诟病。

例如在今年入围天坛奖的影片中,除去《流浪地球》这一具有全民话题热度的电影外,其他诸如《野梨树》、《非正统之路》、《侍者》、《战火球星》、《第十一回》等之类的影片,都过于“文艺”,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许多影片听都没听过,而这也让天坛奖自设立以来就面临“注孤生”的结局。


显然,作为一个想要“成为亚洲第一、跻身世界三大”的电影节,目前北影节对于热门佳片的吸引力并不算大。

相关专家表示,现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太多了,大家都疲于奔命地去颁奖领奖,会有一些精神疲劳。虽然中国电影市场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大多数国家的电影人还是更认可美国和欧洲的电影市场及电影节奖项。

北京电影节作为B类电影节,对于电影主创的吸引力也不是那么强,即使是中国内地的电影节,很多创作者也更希望在上影节这种专业性更强、影响力更广的A类电影节上展现自己的作品。


结语

不可否认的是,与国外拥有着数十年历史的电影节相比,北影节要去思考和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但这并不代表要将其努力否定。

正如此前陈可辛导演所讲:“我觉得北京电影节跻身三大电影节,确实是很遥远的,三五年达到不容易,但理想是可以有的,又不花钱的。我们的电影市场很大,全世界电影人都对中国市场越来越看重,外国人来参加北京电影节,也说明他们希望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内地市场电影票房总计达到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其中国产片票房378.97亿,占比62.15%;2019年2月11日内地票房突破100亿,用时42天,刷新纪录。毫无疑问,与这些数字相伴的是中国电影市场环境的优化,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成熟,也是中国影片质量的提升。

 

最后附上北京展映完整片单:




部分资料来源:北京电影节官网、影视产业观察、新华网、壹娱观察、青春北影


往期精彩(点击文字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