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愿为青藤一蝼蚁

2016-12-17 留恋芭蕉的常老师 常言道

 

二十年前,和睡在上铺的小虎一起逃课去美术馆看故宫藏画展,被一幅芭蕉惊得流连忘返,叶片青翠欲滴又盎然舒展,仿佛在叶柄中存着一种桀骜之气,却又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饱满,看看标牌,作者徐渭,于是点点头,怪不得,那个疯子徐文长啊!



绍兴,大乘弄,沿着巷子走几十米,就能看到“青藤书屋”的牌子

来的这天正好下雨

整个世界都安静且温柔




若不是因为巷口的标志

这样的小小院落

特别容易被人忽略


徐渭命运多舛

出生于趋向衰落的大家庭

生母乃是其父徐鏓晚年纳的小妾  出身卑微

徐渭百天,生父去世

十岁时生母被赶出家门 由苗氏抚养长大


二十一岁成婚

入赘潘家

徐渭才华横溢 满腔热血 还曾参军打仗

后来被总督东南军务的胡宗宪所招,入其幕府掌文书

但没料到 政治斗争 胡宗宪被迫害

徐渭没了靠山

本就生性偏激 又连试未中

对人生彻底失望后发狂

前后自杀九次(命真大)

后 杀妻 入狱



徐渭五十三岁出狱

晚年穷困潦倒

死的时候只有老狗一只

就是这样一个

“打得了仗 编得了剧 做得了诗 画得了画”的天下奇才

被袁宏道誉为“光芒夜半惊鬼神

而徐渭说自己 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据说徐渭爱吃蟹

晚年其门生经常用真蟹来换画蟹

对于一个同样爱吃蟹的常老师

真是看着画就馋了

我深深明白

如果不是对螃蟹的美味有着这么深入骨髓的爱

根本画得不会这么赞~~~




徐渭手书“一尘不到”


书桌面对一窗

窗外一池

名曰“天池”




池中几尾活泼泼的小红鱼

在满是青苔的映衬下

格外灵动可爱



而池对面的青藤

原为徐渭手植

却在一次大火中一分为二

半生半死

文革期间

那半棵活的也被连根拔起。。。。

小园中绿意盎然

苔痕处处

游人稀少

倒也生的肆意

而它们却也仿佛那么熟悉

在徐渭的画里




园中文字

皆徐渭手书



一代大才子

恍若江南一梦

在悠长的历史长河里

是一支铿锵又令人扼腕的曲




郑板桥称愿为青藤门下一走狗

常老师觉得自己简直就算是做一只青藤门下的蝼蚁

都是幸福的呢!



从书屋出来

依旧是江南绵长的巷子

早晨的雨

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小水洼


街巷里

满是绿意盎然的市井气息

老婆婆不知道在话着什么家常

破旧的门板上

是跑男中陈赫的名言

“你是猪吗?”


整个人都仿佛投身在一张湿漉漉的水墨画里


巷子中间

买桃子和无花果的大娘

笑的合不拢嘴



和兜小姐兜兜转转

停在一间茶室门口



店里的姑娘为我的薄荷茶剪了两盆薄荷的嫰尖


饮一口茶

翻开徐渭的画册

在找找我梦中的芭蕉

起个探春一样的笔名

“蕉下客”



去年盛夏的时候去了绍兴

但是只在去的当天写了一篇我来看你 正是雨季

南方的雨

让旅程始终湿漉漉的尴尬


最近一直在写比利时

那天忽然翻出绍兴的照片

是时候

说说青藤书屋了啊


欢迎关注常言道

欢迎留言和常老师聊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