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立秋 这些养生知识请收藏

北斗融媒 2022-01-15


今天14时54分,我们将迎来“立秋”节气,意味着夏尽秋来,金风渐至。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秋令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万物开始由“生长”向“收藏”转变。秋季分为初秋、仲秋、深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各自的气候特点,养生的注意事项也各有不同。

初秋

  伏天未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防暑仍需继续。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其间,8月10日进“末伏”,8月20日“出伏”。今年的“立秋”恰在“中伏”末尾,秋后尚有一伏,“立秋”后一段时间,仍可能处在炎炎夏日当中,要当心“秋老虎”发威。要正视防暑降温、补充水分的重要性,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避免湿热之邪侵袭机体。

仲秋

  仲秋是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这个时段,人的汗液蒸发较快,人体易虚火上升,出现“秋燥”,多犯于上焦肺系,表现为咳嗽、口唇干燥、皮肤干裂、毛发脱落、大便燥结等,应养阴防燥润肺胃。

深秋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天气转凉。甚至会气温骤降,中医称为“凉燥”。凉燥当令,最容易激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在这个时候诱发与加剧。故养生重点除防燥邪损伤以外,还预防寒邪伤人,可逐渐进行一些耐寒训练,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来源:网络综合 北斗融媒客户端 东北新闻网


监制/王雪冬

审核/李莹

主编/刘允

编辑/经纬



更多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数字驱动创新 激发辽宁智造新动能

辽宁省总指挥部召开全省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议

“铁桶式”闭环管理 筑牢“外防输入”防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