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迎接六五环境日 | 从新时尚到好习惯 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

北斗融媒 2022-10-31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如何号召全民参与,让这种“时尚”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我省打造“看得见”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链条,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让垃圾分类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

配套健全,“时尚”才能被接受。我省用智能科技改造投放点。在沈阳市大东区,这个收集废旧织物、塑料瓶、纸张等可回收物、集自动称重、反馈积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环保屋成为居民的日常“打卡地”。


沈阳市大东区城管局垃圾分类指导科 杨娜

“投放完以后呢,它会即时把积分反馈到我们的手机上,那再来看这边,这个就是我们可以积分兑换的一些物品。”


沈阳市民 李素清

“习惯了就好了,因为咱们已经享受到了,老百姓本身受益了,卫生环境也好了,咱们的文明素质也提高了。”



群众认同,“时尚”才能成为主流。大连市西岗区大胜街的“教师大院”是一个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为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大院”安排垃圾分类督导员3名、协管员1名。每天他们都会定时定点“上岗”进行垃圾分类督导,帮助居民将家里的生活垃圾“精挑细选”、准确投放。 


大连市西岗区教师大院居民 高春梅

“我们自己老百姓就养成了习惯,就是能够自己分,而且自己去扔。”



大连市还通过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让居民从服务对象转化为社区治理主体,成为小区环境建设的“主人翁”。


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五郡社区党委副书记 刘颖

“今年1月到5月,我们已经组织垃圾分类的主题党建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覆盖人群约6000余人。”



目前,沈阳、大连作为垃圾分类国家试点城市,已基本建成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体系。沈阳市建设集中投放点1020个。打造398个“四分类”精品小区,补齐厨余垃圾分类短板,居民家庭厨余垃圾日分出量达100吨。大连市优化垃圾投放点位布局,补齐分类箱桶缺口,累计配备分类投放容器11.5万余个,累计增设580多个分类房和暂存间。 


沈阳市小学生 郭天娇

“厨余就是吃剩的东西,有害垃圾有废电池,垃圾要分类,要不然地球就会很脏。”



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时尚”才能成为习惯。近年来我省聚焦末端处置能力的提升,重点推进生活垃圾焚烧设施。2021年底实现并网发电的抚顺市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上网电量约1.6亿千瓦时。该项目使抚顺市告别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历史,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多赢”。


抚顺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经理 杨洋

“焚烧发电一个是把垃圾也处理完了,废物也利用了,也发电了,变废为宝,抚顺的生活垃圾每天入厂量800吨左右,我们设计的是1200吨。”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并运行焚烧发电项目16个,合计日处理能力2.13万吨;在建项目10个,日处理能力8450吨,建成后合计日处理能力2.975万吨。


监制/王雪冬

审核/刘允

主编/朱晓琳 

记者/刘彤 付刚 孙建 尹帅

编辑/金山


来源:辽宁新闻 北斗融媒 东北新闻网



更多新闻


我们的新时代 | 浓情端午 家国安康

辽宁恢复跨省游!

辽宁省内这18个国家湿地公园,免费开放一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