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种精神叫“彰武治沙”(一)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北斗融媒 2022-10-31
阜新市彰武县紧邻科尔沁沙地南缘,在历史上,沙化土地面积曾占到全县总面积的96%,是辽宁最大的风沙区。70年来,面对内蒙古高原呼啸而下的肆虐风沙,42万彰武人寸步不退、誓守治沙,以愚公移山般的勇毅,硬是在荒漠上干出了一片新绿洲。在人类与自然博弈的最前沿,一代代彰武人形成了独有的“治沙精神”,它以穿透时代的生命力,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清晨的辽西北小城彰武,细雨蒙蒙。这片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下,是彰武最早迎战风沙的地方,也是第一代治沙人刘斌长眠之所。每年春季,十里八乡的乡亲都会来看望他。 


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教师 刘斌重孙女 刘莹
1953年,东北人民政府号召大规模营造东北西部防护林,时任辽西省义县县长的太爷爷,带着孩子们举家搬迁来到了章古台。



刘莹,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第一任老所长刘斌的重孙女,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爷爷、父亲走过的道路,回到彰武,成为一名治沙精神的传承者。


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教师 刘斌重孙女 刘莹
我们家人用咱们老话说就是有点“凿”,因为我太爷爷他们是从抗日战争烽火里过来的,他就觉得我做一件事,就要干到底,那时候我太爷爷说“我就不信这治理风沙,比打败小鬼子还难”。  



1953年,48岁的刘斌来到彰武治沙,他面对的是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科尔沁沙地东南端的风口,一年中每秒5米以上的起沙风就有240多次。


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 陈其华
在阿尔乡都不敢往回走,属实刮得相当大,到家一瞅电线杆子都折了。


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 董福财儿子 董伟
早上起来,沙子给大门埋一半了,包括我们村都住南炕,下一夜沙子,刮被窝里。



茫茫科尔沁,要想栽活一棵树,谈何容易。刘斌和同事们走进风沙、开展试验。


原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长 朱德华
越风大,越出去。观测风沙怎么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为我们这个固沙造林摸索这个规律。这个需要24小时观测。这个白天淌的是一身一身的汗水啊,到晚上得披上大衣,在外面露宿。



排除万难,刘斌和同事们仅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选种、育苗、试种,将原本在寒温带的野生树种——樟子松,硬生生南移了8个纬度,落户地处温带的彰武,创造了中国沙地造林的奇迹。 



“以灌木覆沙为主,以沙障为辅,前挡后拉,分期治理的固沙方法,终于使白茫茫的流动沙丘逐步固定下来。”



今天,挺拔常青、平均高度20多米的樟子松在彰武随处可见,这种耐旱耐寒耐瘠薄的树种也已大面积铺洒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前不久,固沙造林研究所更名为沙地治理与利用所,从造林到富民,这个科研院承载着新的使命,踏上新的征程。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所长 于国庆
新时代我们传承他们的精神内涵,造福沙区人民,这是我们的时代重任。



彰武县最北端的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因为深入沙漠腹地,被叫做“沙窝子”。上世纪90年代,上面派来的工作组调研后曾得出“不适合居住”的结论,建议整村搬迁。可村民们不服输,党支部书记董福财带着大伙,和风沙干上了。 


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 董福财儿子 董伟
我爸对种树的劲儿特别足,一到春天种40天,跟种地正好挣时间,必须把干土撤走,把坑挖好了,让树拔不起来,甚至咱村民有时候栽树的时候,我爸检查得非常细,栽完了必须拔不动,拔动了肯定训你。



沙漠里栽树,水只能用马车往里面拉,车轮陷在沙坑里,大家就一起推。


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 马义
拉一桶水去栽去,200棵都栽不上。 



父亲几年前走了,董伟经常一个人来边界林,察看父亲当年种下的树。20年间,全村300人硬是在沙坨子上植树2.6万亩,建起了一道15公里长、3公里宽的松林防护带。北甸子村不仅没有消失,还将抵御风沙的防线向科尔沁腹地推进了13公里。


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 董福财儿子 董伟
我有时候骑马上山溜达一圈,树林走不到边,我心想当年怎么能把这些树种活,我也40多岁了,我也像我爸那个劲得干呢。



在彰武,“誓把沙地变绿洲”的豪情激荡在每个人胸中。退伍军人李东魁1987年到章古台林场阿尔乡护林点当护林员,在没水没电的条件下,守护8500亩樟子松林,一干就是35年。今年71岁的侯贵以一己之力承包沙地种树,20年种植杨树30万余株,造林面积2400余亩。



我就不信,治住这风沙比打败小鬼子还难。——刘斌只要我不死,还带着大伙儿去种树。——董福财 守护好这片林子,就是给子孙后代造福。——李东魁有生之年,我不下山。——侯贵 



70年,彰武人接力治沙,六座万亩流动沙丘被固定下来,林地面积由18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0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9%增加到34.5%。42万彰武人在荒漠上辟出了一片新绿洲,守护了家园,更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守住了生态底线。


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 侯贵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咱们这个家乡,现在这个状况是来之不易的。


从南方到北方,我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一辈子不遗憾。 

——原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长 朱德华


我觉得我是地地道道的彰武人,对彰武有一点贡献的话,我觉得自己很自豪。

——原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长 宋晓东 


我们彰武从沙漠变成了绿洲,我觉得我们四代人的坚守是非常值得的。 

——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教师 刘斌重孙女 刘莹


我们就应该守护好他们植的这片林子,带领咱们老百姓共同致富。 

——李东魁女儿 李明明


这也是一个个普通人身上,折射出的共产党人的闪光之处。

——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校长 翟钟龄




监制/王雪冬

审核/刘允

主编/英楠

记者/韩冰 佘翌南 刘晨昊 宜天

编辑/金山


来源:辽宁新闻 北斗融媒 东北新闻网



更多新闻


2022年辽宁高考一分一段表发布!

2022年辽宁高考分数线公布!

辽宁省2022年高考成绩即将公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