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胜利(一) | 跨过鸭绿江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辽宁是抗美援朝的出征地,我们推出特别策划《正义的胜利》,回望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铭记来之不易的胜利史诗,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今天播发第一集《跨过鸭绿江》。
记者 郭点点
很多人对于丹东的印象,始于鸭绿江上的这座断桥。这座桥见证过伤痛屈辱,也见证过英勇无畏,这座桥上曾经回荡着令人热血沸腾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73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就是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开启了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 姜春阳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我们的志愿军多少人都是在这个地方过去的,都是我们丹东的乡亲们他们贡献了一切,你要粮我给你粮,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甚至我们勒紧自己的裤腰带也要支援你们。我一提到这个,我感到骄傲,我们丹东所做的事情,那真是四个字:无私奉献。
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 朱俊贤
我们在鸭绿江边上进行宣誓,我记得鸭绿江的边上,那天晚上来了好多乡亲向我们欢送,沿路丹东的人民都拿了红花,向我们献花 “英雄们,祝你们出国凯旋而归,我们在这里等待着”。
记者 郭点点
1950年到1951年期间,入侵朝鲜的美国军队为了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对这座大桥进行多次的轰炸,把大桥变成断桥。如今,断桥上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而这座被摧毁的大桥,如同屹立在鸭绿江中一位不朽的老人,成为抗美援朝那段硝烟岁月的有力见证,也吸引着更多的人走到桥上感受抗美援朝的精神。
北京游客
对于“10后”吧,在这方面可能就是很陌生,然后到实地来感受一下。记者 郭点点
也算补上这一课。
北京游客对对对。一般都是在课本上学到,在现场来说可能更有心灵震撼吧。
上海游客
我也圆了我父亲的梦想,一直想叫我来看一下。他1952年进去的抗美援朝,今天我总算圆了我父亲的梦,一直叫我们来看一看。记者 郭点点您觉得老人家让您来看什么呢?
上海游客
就是回想一下他怎么进来的,现在变化怎么样,现在看见丹东的情况,现在非常繁华。
记者 郭点点
会带后辈再来?
上海游客
来,肯定来。
记者 郭点点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祖辈抗美援朝精神。
上海游客对对对。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 王馨悦
这份手稿是国家的一级文物,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志愿军炮兵的一位政治指导员,叫麻扶摇。根据战士们的决心,写下了一首出征诗,当时被新华社的随军记者发现之后,经过了个别字词的修改发表到了《人民日报》上。作曲家周巍峙看到后深受触动,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谱好了曲子,这首歌曲在全军全国广为传唱。
一直到今天依然在传唱。
1951年,这首只有4句话43个字的出征诗,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战歌中有军魂、有国魂、有民族魂。歌声嘹亮,勇往直前、舍我其谁。一批批志愿军唱着这首战歌,抱着保卫和平、保卫家乡的信念,毅然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
监制/李莹
审核/朱晓琳
主编/英楠
记者/郭点点 宜天
编辑/梁思晗
来源:本台新闻中心 北斗融媒 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