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胜利(五)丨鏖战长津湖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辽宁是抗美援朝的出征地,我们推出特别策划《正义的胜利》,回望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铭记来之不易的胜利史诗,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今天播发第五集《鏖战长津湖》。
2021年和2022年,两部以长津湖为名的电影热播,将人们重新带回到1950年那个寒冷的长津湖战场上。特别策划《正义的胜利》,今天走进冰天雪地的长津湖战场,重温那场让美军经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退却”的战役。
记者 王子骄
抗美援朝的第2次战役从1950年的11月7日打响,而东线最为著名的就是长津湖战役。在长津湖的战场上矗立着新中国军史上的若干座丰碑,其中一座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个特级战斗英雄,在我身旁的这件文物就是杨根思的墓碑。1950年的11月29日,杨根思率领连队打退了敌人的第8次进攻,而在增援部队赶来的过程中敌人又发起了第9次进攻,40多个敌人爬上阵地,此时已经负伤的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之后杨根思烈士的遗体被运回丹东,暂时安葬在了丹东市元宝区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983年被移交至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而在我身旁这块墓碑就保留在了丹东,供后人瞻仰。
1950年11月初,第9兵团入朝,10余万志愿军翻山越岭,隐蔽接敌,他们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悄无声息抵达了预设战场,并通过大范围的穿插迂回包抄,成功将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截为5段,形成了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整个行进过程未被美军空中侦察所察觉,被美国舆论界惊叹为“当代战争史上的奇迹”。11月27日黄昏,志愿军向美军发起猛烈反击,鏖战于长津湖,柳潭里、下碣隅里、新兴里战斗分别打响,这是中美王牌部队在朝鲜战场上的一次“强强”对决。
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 江赫
志愿军战士们就是以生命赴使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强敌激战10个昼夜,歼敌13916人,在人民解放军鲜血染红的史册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11月底,朝鲜的盖马高原雪积数尺,江河道路冰冻,夜晚气温降至近零下40度,志愿军们衣着单薄,粮弹缺乏,忍饥受冻,官兵体质严重下降,冻伤减员严重。由于天气严寒,志愿军部队配备的迫击炮70%无法使用,许多步枪、机枪栓被冻得无法击发。
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6团1营 江春太
看见美国鬼子逃走的时候,我们战士好多就跳出来冲过去就把他抓活的,结果还没跑到100公尺远,我们战士不会跑了,脚冻坏了嘛。
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174团警卫连尖刀班班长 古文正
一个战士发两个土豆,冻得和石头一样根本咬不动,有的战士放在腋窝里夹一夹,这样就能把它化了,有的战士用刺刀刮着吃。
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0师240团3营9连班长 丁建文
零下40多度,把那个人冻得,在雪窠里,俺那个连,那天冻死了62个人。
在长津湖新兴里的战场上,从无败绩的美军陆军第七师“北极熊团”被我军全歼,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以劣势装备全歼现代化装备美军1个加强团的模范战例,这场战役成为整个朝鲜战场局势被彻底改变的重要拐点。这面被缴获的北极熊团旗如今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供人参观。胜利的同时,志愿军也付出了极大代价,战场上,我军4个连队整建制被冻成冰雕,他们至死保持着战斗状态,等待着冲锋号的响起。在一名冰雕连战士宋阿毛的口袋里,有一张薄薄的纸条,上面这样写道:“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第九兵团司令宋时轮回国,行至鸭绿江边时,他停下车,面向长津湖战场泪流满面、深深鞠躬,因为那里矗立着一座座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国家丰碑。
监制/李莹
审核/于黎黎
主编/周默
记者/王子骄 刘晨昊
编辑/赵晨旭
来源:本台新闻中心 北斗融媒 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