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酒驾最新检验标准发布,明年3月1日起实施→

北斗融媒 2024-04-26

近日,酒驾最新检验标准发布,该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网上热议“酒驾有新标准,酒醉驾的违法程度和处罚力度方面更严”,引发广泛关注。事实真是如此吗?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01


最新酒驾标准都有哪些变化?

1、更严格


新国标将饮酒驾驶的上限50mg/100ml降低到了20mg/100ml,也就是说,只要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超过了20mg/100ml,就属于违法行为。


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 80mg/100ml 的认定为醉酒驾驶,醉驾属于犯罪行为。


2、更准确


新国标将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旧国标只规定了气相色谱法作为实验室检测方法,而没有规定现场检测方法。


3、更科学


新国标将血液中乙醇含量与呼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从 2100 调整为 2300 。这是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统计数据,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代谢特点。


02


喝多少啤酒、白酒会达到酒驾标准?


从人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变化来看,正常人喝一杯200毫升的啤酒后,酒精浓度即可达到20mg/100ml饮酒驾驶标准。
如果喝了 3 两低度白酒或 2 瓶啤酒,酒精浓度可达80mg/100ml醉酒驾驶标准。
当然,每个人体质不同,这个数字可能略有差异。


03


喝酒后多久才能开车?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饮酒后大约10分钟,酒精就会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1个小时到1.5小时就达到最高峰


如果只饮一杯啤酒或饮一杯红酒,至少要经过6个小时的代谢,才能再开车;而如果是饮了低度白酒3两以上,考虑到个体和环境等差异,至少要经过20到24小时才能开车。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一般来说,酒精在体内的降解半衰期大于6小时。根据个体差异,有的代谢时间长的可能要超过10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


注意:酒后驾车不会以司机的自我感觉作为评判标准,也不会以酒后时间长短界定,而是以人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


04


这些水果开车前别吃 有“被酒驾”风险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还碰上了“冤枉事”:并没有喝酒,只是吃了点水果,却被查出“酒驾”,这是咋回事?


据交警测试,一口气吃下好几个荔枝后,立马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为30mg/100ml,确实达到了酒驾的标准,但过10分钟后再测,“酒驾”状态就轻易解除了,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假性酒驾”


除了荔枝,榴莲、菠萝蜜、龙眼、葡萄干、杨梅等糖分较高的水果也有可能让吃它们的人“被酒驾”。


除了水果,开车前吃这些食物也有可能“被酒驾”——


1、腐乳、酒酿等发酵食物


日常的发酵类食品,其制作过程或者发酵后会有酒精,食用后也容易“中招”。


2、糕点类点心食物


很多小伙伴经常吃提拉米苏、蛋黄派、瑞士卷、酒心巧克力这类小点心,大多含有酒精的成分。


如果开车前吃过上述食物,休息15~30分钟后再开车。开车前可先用清水漱口


如果因食用上述食物被误查酒驾,可向交警提出10分钟后重测,一般口腔内酒精成分都会自然消散,吹气数值会猛降至安全值内或者归零。也可向警察提出进行抽血化验,检查血液中酒精含量。


注意:食用含酒精类食品和饮酒不是一回事!真正的酒后驾驶,几分钟后检测不但不会降低酒精值相反还有可能升高,所以大家不要心存侥幸哦。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些药品中也含有大量酒精,常见的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这些中药在制备过程中要用到高浓度乙醇作为溶剂。服药后不要开车。



饮酒驾车面临何种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相关规定,饮酒醉酒驾车处罚如下:


01


饮酒驾车处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02


酒驾车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务必牢牢记住!




监制/李莹 

审核/于黎黎

主编/英楠

编辑/李佳孺


来源:北斗融媒 东北新闻网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普法 科普中国 厦门日报

国家疾控局发布指引 这些场合应佩戴口罩→

辽宁连续两年提前完成这一创建目标!

北斗现场 | 世界首座“绿”汽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