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像大众化的愿望: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平遥带摄影回归生活

2016-09-18 中国摄影出版社

点击上方 “中国摄影出版社” 关注我们


第16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将于明日(9月19日)在平遥古城拉开帷幕,本届大展期间(9月19日—9月25日),中国摄影出版社将在老地方——平遥古城柴油机厂A2展馆,为您带来一场接地气的“影像生活”盛宴。


当我们谈到摄影史,可能会忽略了一个细节,摄影作为媒介被发现的时候,在由弗朗索瓦·阿拉贡和路易斯·达盖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有过这样的保证:摄影事实上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它“向所有人敞开大门”。在摄影术发明后的50年里,这个声明只是影像民主化的一种愿望,在当时技术和成本的壁垒下,这个提法显然不符合民主实践的标准。19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摄影工业发展,摄影的业余爱好者显著增加,摄影的大众化和民主化才开始成为现实。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移动媒介的普及,每个人都成为影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我们的生活被“影像的海洋”所包围和激荡。 


布展现场


 

中国摄影出版社本次在平遥推出“影像生活馆”的概念,就是希望通过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四本“摄影社会”系列丛书《摄影与文学》《摄影与探险》《摄影与科学》《摄影与旅行》,和小米老师的《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以及分别由策展人、比极画廊创始人尚陆,新西兰策展人约翰·B·特纳,评论家、影像史研究学者孙慨等人策展的《布鲁诺·巴贝“在路上”回顾展》《汤姆·哈金斯 1956年的中国》《江南旧曾谙》,并山西本土摄影师刘凤林的《家·30年》8个展览,表达从摄影被发明到今天,摄影与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暧昧关系和发展脉络:于文学,于科学,于探险,于旅行,于生活;之于纪实,之于观念,之于艺术,摄影再也不用为自身的日益平凡而困扰,在不断再造、改变和升华中,无论是作为记录、发现、游戏或是精神理念的投影,摄影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了文化生活的主体,并发挥着你不曾意识到的作用。


即将展出的部分作品:


选自:影像生活主题展


选自:摄影与科学展


选自:摄影与探险展


选自:摄影与旅行展


选自:摄影与文学展


选自:展览《江南旧曾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摄影出版社围绕“影像生活”的主题概念,将于19日(明日)14点,在又见平遥剧场举办出版社系列新书发布会暨中国摄影出版社知名作者、译者见面会&影像生活专题研讨会。届时包括《沙与水》《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摄影与文学》《摄影与科学》《摄影与探险》《摄影与旅行》《心镜》《中国纪实摄影家成长实录(上卷)》在内的 8种新书将同时首发,罗伯特·普雷基、晋永权、米玉明(小米)、张响贤、宋靖、张国田、王武、柴继军、傅拥军、孙慨、傅拥军、王勇、张悦、沈珂、范兆军等出版社新老作者、译者及相关专家学者,将在介绍新书策划初衷、编写理念和思考的同时,分享、阐释各自关于影像生活的理念思考和实践经验。


《沙与水》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6年9月出版



《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6年9月出版


《摄影与科学》《摄影与探险》《摄影与旅游》《摄影与文学》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心镜》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6年9月出版



《中国纪实摄影家成长实录》(上卷)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6年7月出版


本次展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赵迎新总策展,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对于总体策展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摄影与文学、摄影与科学、摄影与探险、摄影与旅行、摄影与艺术、摄影与生活,中国摄影出版社担纲的本次影像生活馆,将给大家带来怎样的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将展现怎样的宏观与微观世界?又将表达怎样的摄影社会化功用?展览与相应的图书首发和专题研讨会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结论如何?明日可见分晓,敬请关注期待。



中国摄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阅读与生活

微信ID:cpphphoto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