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快报 2018-05-26



  自千禾社区基金会公众号向社会展示怡乐社区老建筑后,这些老建筑广受社会关注。新快报深读新闻版记者在千禾社区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多次走访社区,经过多方访问,更深层地挖掘老建筑历史,通过报道向公众呈现了更多鲜为人知的怡乐往事。

  在此转载报道,以飨读者。

  千禾社区基金会近日将举行怡乐往事分享会,邀请怡乐历史研究团队为大家讲述怡乐往事,并邀新老街坊一起分享怡乐记忆。感兴趣的伙伴或怡乐街坊可扫上方二维码进群,关注分享会信息哦!


鲜为人知,被广州文化遗产普查遗漏,这里藏着一个民国时期岭南大学教师村


广州历史建筑普查民间版   第五季

 岭南大学怡乐教师村

  提名榜1号

 怡乐路95号  

 怡乐九巷3号

 怡乐九巷10号  

 怡乐九巷11号

 怡乐五巷16号、怡乐三巷16号

 怡乐七巷6号

 怡乐七巷11号-12号

 怡乐一巷3号

 怡乐一巷7号



策划统筹:何 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  姗  黄婷 


 摄影 何 姗 黄婷 陈嘉俊


提名人


提名人:千禾社区基金会


千禾社区基金会(以下简称千禾)于2009年9月1日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成立,是国内首个以社区命名的基金会,扎根珠三角,通过与各方力量一起推动珠三角城市社区融合、社区环保,让社区更美好。目前驻扎在怡乐社区办公,关注怡乐社区的发展。


发现经过

搬进民国老宅办公 挖掘社区记忆


2017年初,千禾正式搬进怡乐社区办公,所进驻的民房就是一座保留着红砖琉璃瓦、壁炉拱窗的民国老宅。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了社区内几座同样外表不凡的老房子,后来为了寻找居民的共同记忆,开始聚集老街坊、大学生、学者、民间团体、媒体等各方力量,挖掘史料,开展导赏,让这些老建筑“走出”社区,得到更多公众关注。


建议:  期待更多力量挖掘保护


怡乐村在上世纪20年代建村及以后的发展离不开岭南大学的扎根和扩张,其早期农业发展离不开岭南大学农学院的教研;在这个空间,也存在着传统善堂、不同宗教的交集。社区内现存的老建筑,一砖一瓦一草一树都藏着很多故事,都期待更多力量来共同挖掘及保护。



现场踏勘


有岭南大学早期建筑影子 或为西方建筑师建造

 

广州有这样一片鲜为人知的历史聚落,曾经是中山大学前身岭南大学的教师村,在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岭南大学的教授们在这里买地建房,红墙绿瓦的别墅似曾相识,却并非中山大学康乐园里的模范村,而是在中山大学西门附近怡乐路旁边的深巷里。


如今,这些民国老宅被成片上世纪60年代后陆续建起的小平房、单位宿舍楼所包围,它们默默地见证着历史变迁,深藏着几代人的悲欢,别具价值,却被广州近年最大规模的文化遗产普查遗漏。所幸部分风烛残年的老房子已迎来了一批年轻人,他们修缮老房,办公益组织、文创公司,开书店、咖啡馆,为老房子带来了活力。

 

◎怡乐路95号

曾是博尔赫斯书店

或为民国时期教会建筑师建造

  博尔赫斯书店,对于很多广州人来说并不陌生。2003年,书店主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侗租下的这所房子——怡乐路95号,却有着不寻常的身世:

两层的独栋别墅,四面的绿色琉璃瓦坡屋顶,淡黄色的外墙。据陈侗回忆,这栋楼本来是红砖墙,但租用时已经被抹上各种颜色,他只好简单重刷了一次黄漆。

在现场,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见长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彭长歆判断,这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倡导的现代中国风格,与当时岭南大学的建设有一定关系,或是教会建筑师设计、建造的。

“这种端部曲卷的屋脊似是而非,充满了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想像”;“其建筑基本上是西方式的平面、立面和坡屋顶的组合,并缀以中国传统装饰,从总体来看是西方建筑师在处理中国风格时的常见做法。”

彭长歆估计这个房子建于上世纪20年代早期,“因为和岭南大学同时期的建筑高度同源,从风格、材料等方面来看也能作出同样的判断。”

据距离这所房子不远的另一栋民国别墅的继承人介绍,这房子的主人是岭南大学教授,与其继承的房子的主人都是岭南大学的同事,互相认识,解放后就出国了。目前这所房子由省总工会管理。

去年,博尔赫斯书店搬走,目前广州公益慈善书院在这里办公。

 

◎怡乐九巷11号

门楣、砖拱,砖过梁,拱心石,壁柱设计细致

或为岭南大学建筑师建造

  这栋两层红砖楼的立面“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彭长歆对很多细节都赞叹不已,“包括窗上的门楣、砖拱,砖过梁,拱心石,壁柱等都做得很细致,有西方古典之风。”

  红砖楼的右侧有一个大大的圆拱窗,“这个圆拱做得很棒,像岭南大学早期建筑的做法。”再加上采用屋檐斜撑和硬山做法,与岭南大学模范村有相似之处,彭长歆判断,这所房子应该是岭南大学的建筑师设计。

  在二楼,可以看到屋架非常特别,“采用豪式屋架,下弦水平,但两边不对称,这种做法不太常见。”彭长歆说。

  业主继承人介绍,这是民国26年的房子。“师公刘世龄和他岳父都是岭南大学教授,他们都是学力学的,花2000大洋买地来起楼。”

  2015年,公益组织广州拜客绿色出行将老房子租下来,投入30万元修缮改造。目前进驻了广州拜客绿色出行、千禾社区基金会等5家公益组织。平时,也成为广州市的公益组织交流聚会之地,更常举办各种公益活动。


◎怡乐九巷10号

体形组织丰富,“好架势”

  与大部分老房子已经易主或已出租给外人不同,九巷10号仍住着建房者的后人,唐氏四兄弟就是在这个老房子长大的。这个房子是他们的爷爷1927年建的。“父亲在岭南大学教书,我爷爷就给钱买了这块地起楼。”四兄弟之一的唐生说。

  这也是一栋红砖绿瓦的独栋别墅,尽管做了改建,仍可看出原来的房子正面有外廊及陶立克柱。

  “房子的设计很靓,体形组织丰富,真系好架势啊。”彭长歆边走边感叹道。他说,“栏杆设计十分精巧。平面组合复杂,檐口是用钢筋混凝土做的,这是岭南大学后期建筑的做法。”

◎怡乐路五巷16号、怡乐三巷16号

红砖拼绿色玻璃,怀士堂趣味

  这两座红砖绿瓦的秭妹楼,门口都有门廊,红砖墙上镶嵌着琉璃花砖,琉璃屋脊,脊端卷曲,有生硬模仿中国屋顶之嫌,“显然由西方建筑师设计。”彭长歆指出,房子的建筑风格与岭南大学有一定关系。建筑时间在20年代中期左右。

  房子的壁柱上镶嵌有非常精美的琉璃花,彭长歆谈到,这种做法类似于康乐村怀士堂,“红砖拼绿色琉璃,做得比较精细,基本上是怀士堂的建筑趣味。”

   

  目前,这两座楼都住满了租客。


另有西式洋楼  部分为岭南大学教授所建

  怡乐社区里除了红砖绿瓦的中国风格的别墅,也有一些西式洋楼或中西合璧的建筑。


如有着菱形窗的摩登风格的怡乐七巷6号;


怡乐七巷11号-12号略带西班牙风格;


怡乐一巷3号是英国乡村住宅风格,又带有中式的屋脊;


怡乐路一巷7号则是一座有英国乡村住宅风格的大宅……


这些房子有些是岭南大学教授所建,有些身世待考。




后人回忆


1927年,爸爸在岭南大学教书,爷爷买地起楼


 唐立德(怡乐九巷10号业主儿子,69岁)

 上世纪20年代初,我的爸爸唐耀祖在岭南大学读农业,后来教书。我们这个房子呢,是我的爷爷起给我爸爸结婚,自己买的地自己起,1927年起的,1928年落成。一路到中大的围墙边,都是我们的地。我们以前是没围墙的,但是现在剩下来就是你现在看到围起来这个部分。“文化大革命”期间就有人开始占地起楼。

抗战的时候,这个房子被日本人强占过给日本军官拿来办公。一直侵占到日本投降。那时候我们一家人去到广西避难。

上世纪50年代之前这里一直都是荒地,这两条巷(怡乐九巷、七巷)一直都只有这几间屋。怡乐路1949年之前就已经有,当时路两边种左尤加利树,好大棵啦。原来条路冇咁阔,呢边(怡乐九巷、七巷)多点屋,对面就系三间。

之前上一辈人,几间屋的人互相都很熟。1949年之后,其他屋子的人都出国了。我的爸爸没有走,他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现在我们墙上还挂着我们爸爸与周总理的合照,很多老照片都没有了,唯有呢张相我们一直珍藏着。当时,爸爸作为农业甘蔗专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派去非洲工作的专家,周总理访问,他就在当地接待。1964年回到中国。后来一直都在农科院工作,曾担任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一辈子都没有退休,一直在工作,1989年在这里去世,那时候是86岁。

上世纪50年代,就留下第一层给我们来住,上面几层给了国家做经租房。

1980年王震(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来广州见我爸爸,问他有什么问题,我爸爸说孩子都长大了,急需房子住,上面是国家经租房,可不可以申请退还给我们。1981年,国家把房子退还给我们了。当时我们还算是退还比较早的私房。

我们的父母从起呢间屋开始就住这里,在这一片区域,现在只有我们这个房子还是原来的主人后代住。我们四兄弟这一辈住在这里,孩子都搬出去住了,我们呢度算系老人院哈哈。


民国26年,师爷是岭南大学教授,花2000元大洋买地起楼

 

萍姐 (怡乐九巷11号、七巷6号管理者) 

这两栋都是我先生师爷的房子。我师爷叫刘世龄,曾经是岭南大学的教授,后来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都80来岁了。他是第二代业主,第一代业主是我师爷的岳父。

民国26年,师爷和他岳父花2000大洋买了这个地,一直买到新港西马路南面,这一整块地就是他家的,我在省档案馆查过,这一片的住宅基本都是岭南大学教授的,有好几十栋。

抗日战争,日本人占领过。师爷一家离开了岭南大学,去了香港。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把房子归还给师爷。后来,房子被用来做经租房,师爷自己留了七巷6号二楼的一个房间,

2006年,我办好房子产权,刘世龄知道这个房子拿回来,很高兴。现在,他经常回来看房子,他担心房子会垮掉。

2008年,房子收回来以后,我花了十几万修七巷6号,也不便宜。我把九巷11号给了中大的学生做青年旅社,没做多久转做了员工宿舍,最后我不同意,提前收回来,我宁可不租,也不要损坏它。现在我租给了一家公益机构。我对他们讲,这一个时代的房子,我是怎么维护的。我当时提了,不能动梁,不能改窗。



专家评点

怡乐村历史建筑与岭南大学早期建筑同源,是升级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彭长歆)

怡乐村的这批历史建筑可以确定与岭南大学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因为主人是岭大人,秉承这所教会大学一贯的建筑风格是强调身份识别、彰显荣誉感的最好办法。来自美国的驻场建筑师相信扮演了设计者或指导者的角色,举手之劳的结果是将岭南大学的既定风格复制到怡乐村。坚定这一看法的是怡乐村的中国风格充满了西方人对中国风格的想像,并与岭南大学早期建筑高度同源。我们甚至认为岭南大学的营造商们同样承担了怡乐村的建造,因为材料、构造、细节如此的相似,乃至如何避免岭大在营造上的缺陷和错误均有回应,怡乐村更像是总结经验后的升级版。


作为建筑人,心系庙堂,本想看到一个完整的、岭大化的空间聚落。遗憾的是,它们零散地分布着,无法形成岭南大学那样高度统御的建筑风貌。聚落以另一种形态存在,其历史进程是后来者不断地侵入的结果。通过宅基地的织补和填充,以及空间和样式的竞争,后来者扭转了怡乐村的岭大化,并使其呈现出今天这样的多样化。


情怀于内,怡乐村最吸引我的不是风格,而是社会。经由年轻人的进入和操弄,一种特殊的、迷人的社会空间正在形成,并逐渐改变了怡乐村的遗产化路线,它影响着、扩散着、重塑着怡乐村的社会性,并使其有了重塑自我身份的可能性。

 

 

城市记忆

1928年

岭南大学校员购地建房,建怡乐村

 

  岭南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888年,当时美国长老会在广州沙基金利埠创办了一所名为格致书院的高等学府。


  1900年,格致书院迁往澳门。1903年,格致书院改名Canton Christian College,中文校名亦改为岭南学堂。1904年,岭南学堂决定迁回广州,并在广州河南康乐村购下三十多英亩土地,成为日后岭南大学的永久校园。


  1912年9月,学堂的中文名称改为岭南学校。


  1927年1月,岭南学校亦正式易名岭南大学。


  1927 年,岭南大学与南方牛奶公司(时在怡乐村)合作,开创集教学、科研、技术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以农养校。


  起初怡乐村的原地为荒废之地,1928 年,(岭南大学)校员徐君父平等集股建立公司收购该地,建立怡乐村。在该村建立房屋数间,水池一所,均校为农村最新住宅图示,所有马路,街道、花园、码头等已次第建设,适值本校增加商科及女高中附校教职员日益增多,教职员住处人满为患,遂由校董会决议向该公司商买地址数十井建筑教职员住处三间,经本校建筑住宅委员会召匠开投,由何秋数投得,计每间约需建筑工料费四千元,均用红砖绿瓦玻璃窗扇铜纱门户铁枝走廊厨厕,一一周全,宅外数地均开作花园,其水塘侧更由怡乐公司自行添建住屋一间,计楼三层。


  1940 年,修建岭南大学至怡乐村前马路。


  1947 年,中国神召会迁往到怡乐村。加拿大神召会的宣传士马礼逊早年来华宣教,创办神召神学院,并在村内设置简易教堂-怡乐村堂,并担任学院首席院长。


  1949 年,广州基督教青年教会多次在怡乐村“胡继雄住所”召开应变会议。


  1952年底,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岭南大学的康乐校园变成了中山大学的校园,原有的课程或科系拼入广州其他院校,曾经是国内著名学府的岭南大学正式解体。


  1952 年,陈序经建议当时的中山大学负责人,收购怡乐村的房产,扩充校园。

 

康乐园早期建筑群是广州市建筑发展的重要标志

 

  康乐园近代建筑是我国早期引进西方建筑技术的典范,其大部分建筑用硬制红砖墙,绿琉璃瓦顶,建筑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部分建筑设地下室。康乐园早期建筑群是广州市建筑发展的重要标志。


  康乐园早期的建筑和规划都出自纽约第五大道的斯道顿建筑事务所。教会在中国经历了许多排挤与冲击之后也开始思考本土化的进程,在1906年建起的第一幢永久性建筑——马丁堂的红墙、敞廊典型英国风格之中生硬地加入中国式的屋顶。正是外来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矛盾产生了康乐园早期中西折衷的建筑风格,而在之后发展过程之中不断加深了彼此的相互认识、产生相互交融,在后期折衷式的建筑中在保留许多西方建筑语汇符号的基础上融合了更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留下了怀士堂、格兰堂、黑石屋等兼具中西风格的独特建筑作品。


  模范村中国教授住宅群属康乐园早期建筑群,位于中山大学校院内永芳堂之西北,又称西区住宅。1915-1930年间,以校友捐赠和学校拨款相结合的方式兴建,主要解决岭南大学中西教员住宅问题。住宅均为山形屋顶的两层小楼房。整个模范村保存较完整的仍有13幢,已拆除1幢。


(参考文献:岭南大学官方网站大事纪要及历史;李瑞明:《岭南大学》;民国时期社会调查资料汇编(第三册);李霞:《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以岭南大学为个案分析》;张苏:《中国近代奶牛传入与引进的研究进展》;李霞:《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私立岭南大学校报》1928 年;《工务月刊》;《广东文史资料精编》存稿第 4 辑;《海珠文史》;《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十辑;《广东省志·工会志》;《康乐红楼记》;《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汇编--海珠区卷》,感谢谢晨晓提供部分史料)

扫码关注 新快报深读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