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益见|求知路上的暗箱

2017-01-20 郑益 益点信仰思辩



你信仰伊斯兰有多久了?你了解伊斯兰多少?

你读过古兰经吗?你能理解古兰经多少?你读

过穆斯林学者的著作吗?能理解多少?遇到与

学者不同观点的时候,你该怎么办?你是不是

感觉在学习伊斯兰的时候好像被人误导了,你

学习的路,是不是对的?


本文共2521字|建议阅读时间3分10秒


小益曾提出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为什么学者们不去做系统的网络教育?他们明明是有能力做这些事情的,但最后我都没有得到答案,可能是他们忙吧!


本文将带您一起打开学习伊斯兰的暗箱,当然,这需要你跳出你的舒适区,学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知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有的时候总感觉伊斯兰特别的复杂,学了很久之后,还是一团乱麻;有的时候也感觉有些东西特别不可思议,根本无法理解。如果没有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思路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清晰。


大学时总是稀里糊涂的信仰,那个时候,关于伊斯兰的书籍非常的多,大概有两三箱,但是越看越糊涂,越看越迷茫。过了两三年之后再去回看那些书,好像那些书真的不适合穆斯林学习。一是质量太差,错别字连篇;而且内容根本就不适合宣教,大多数书籍都是自说自话,有的甚至将一些伪圣训和一些神话传说夹杂进去。


我一直不得其解,但是我没有放弃,经常去思考这些问题,一直在信仰的边缘苦苦的挣扎。

所以我经常反省中国穆斯林的教育机制。在中国,伊斯兰的信仰教育主要分成三种。

第一种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口传身教的将自己理解的信仰传递给子女,这种方式对于信仰基础比较扎实的家庭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一些家庭父母的信仰本来就没有基础,也就根本不可能把伊斯兰信仰传递给后代,甚至传递的都是负面的东西。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懂得骂人、打人,有时候骂人的对象,竟然是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当然不只是穆斯林家庭,非穆斯林家庭也非常常见。这就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如果父母从小就给他一定的规范并且父母也以身作则的话,根本不会出现这种状况。所以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呀!


第二种则是经堂教育或者是阿校教育,可惜的是,有些学校已经变成了外语学校,主要目的只是教外语片翻译家,给孩子灌输的信仰却非常少。你懂事了我们培养出来的很多翻译者素质并不是太高,身为年轻人的他们也无法将伊斯兰传递出去。


这里还有一个潜在的背景。以前,信仰状况比较好的家庭都会选一个最聪明的孩子送到寺里去念经,让他可以继承伊斯兰信仰,将其发扬光大。但是现在恰好相反,父母总是将自己管不住的考不上初中或者高中的孩子、或者想让他当翻译挣钱的孩子送到清真寺里去,当然很多的孩子在这里受到性教育之后改变了很多,但是出现学者的概率就降低了很多。


第三种则是自我教育,其实信仰是非常明白的,只要识字,通过伊斯兰的汉语书籍,也可以学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伊斯兰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复杂,说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之类的,古兰经本身就是引导人类的,人类怎么可能看不懂?只不过人的层次不一样,从古兰经中领会的精神不一样罢了


这是由于各方面的问题,今天我们讨论一下,在中国我们怎样伊斯兰?或者简而言之说在中国学习伊斯兰我们应该注意怎样的逻辑关系?或者说,学习伊斯兰时是否有什么暗箱我们并没有发现,如果我们将暗箱打开,就会一片光明。


首先,我要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讲的是中国伊斯兰而不是伊斯兰?在这里只做简述,如果想看详细的请看前几天的“伊斯兰从未离开本土化”那篇文章。

因为伊斯兰作为一个抽象的天启概念,它必须要与当地的精神文化相结合,才能被当地人接受。那是古兰经降示的阿拉伯,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当伊斯兰传递到中国的时候,呈现的当然也是中国伊斯兰文化。所以,这里提到的中国伊斯兰并不是狭隘的,而是伊斯兰天启文化与中国现实的有机结合。


其次,我们要懂得先贤穆斯林学者是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下做学问的?

是在儒释道作为主体文化的大环境下求知。所以如果我们不懂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就很难理解先贤留下的伊斯兰作品。比如《天方典礼》、《天方性礼》、《清真大学》、《正教诠释》、《祝天大赞》等,这些都是前辈将伊斯兰文化与儒释道文化的完美结合,如果我们不懂,就很难将这些精华传承下来。不能传承我们就很难将伊斯兰继续走下去。


但事实确实很残酷,别说能看得懂古文,就是现代文,很多穆斯林都是看不懂的。即使有些能认识字,但是自身的逻辑思维非常的差,交流或者辩论的时候,根本就理解不了对方说的话。这样的水平怎么可能将伊斯兰继承并发扬光大呢?


古兰经降示的第一节就是“你读”,要想读你得先认识字所以说识字就成了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或者直接买一本康熙字典或者说文解字,在家里一个字一个字的认,任务完了就可以看得懂古文,现代文更不在话下。这是南怀瑾先生提供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或者就利用背经的方式学习古文,进而达到认字的目的,比如背背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这样慢慢的,我们才会有一点文学功底,才能看得懂穆斯林学者给我们带来的知识宝藏,这个宝藏真是太丰富,太丰富了,可以说我们现在讨论的所有的问题他们都讨论过。我们现在还在耿耿于怀、争论的问题他们早就已经解决了。我们之所以在争论,就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看书。


第三个大背景则是,中国穆斯林是逊尼派为主体思想的群体。这个大背景就告诉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想跳出牢笼,就必须了解逊尼派、哈耐菲教法学派等的边界在哪里?否则我们在传承先贤思想的时候,就很容易被他们思维中的教派,教法学派所束缚。


就比如昨天有一个兄弟问我,“国际上的穆斯林学者都不怎么怎么样,你为什么怎么怎么样?”我反问他,“您懂阿语吗?”他说“不懂”。我说,“既然您不懂阿语,我就知道国际上的穆斯林学者都怎么怎么样?”

后又回复了他这么一段话,“问题就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信息都是被“学者”或者“翻译家”过滤的,他们会去翻译他们不认同的东西打自己的脸吗?


我看到市场上大多数的作品都是逊尼派的那点东西,就是因为翻译者从小就被接触到的东西框死了,没有人会花时间去翻译那些自己不同意的观点。造成了“国际学者都反对”的假象,事实真的这样吗?”


这就是一种大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从小就被一种思想影响的话,以后的判断,很可能都与这种思想有关,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在学习的时候,有一种效应非常有意思,就是我们很难看到自己不认同的那种观点。比如说我们拿起了古兰经,看到的全都是我们认同的,批评我们的警告我们的,几乎都看不到。做学问的时候也是如此,拿起来笔记本将用我们自己相同的观点记录下来与我们观点不同的视而不见。


掀开暗箱,让我们在学习信仰的旅途中柳暗花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