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见|信仰的苦情戏

2017-04-19 郑益 郑益铸信工作室 郑益铸信工作室

前段时间写过关于“巨婴国”的一篇文章,发现我们的心理仿佛不像想象中那么健全,甚至是一种病态,我也希望多分享一点心理方面的分析,感觉如果群体心理都被扭曲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宣教者们用一些“特别”的方式“爱”着我们,他们用心良苦,然而这些却是不利于伊斯兰发展的,这种苦情让人们哭笑不得。今天简单谈几方面。

 

1

你与你们,我与我们


昨天看了一个叫“使命”的电视剧,主讲贪污腐败、黑白勾结、上下勾结,上面有一幕非常有意思,与这一部分讨论的话题一致。在市委的一个讨论会上,大家在讨论是否要给一个面子工程捐款的问题,一个副市长不同意,说这样群众的压力就太大了。但是市委书记不同意,说“市长,你怎么不和党委保持一致呢?”市长说,“这是讨论会,还没有结果我就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吗?不同意你就是不同意党委吗?


这个对话很有意思,电视剧中的党委书记把自己当成了党委,也就是分不清“我”与“我们”,自己并不能代表任何人。有的兄弟姐妹经常把自己打扮成真理的化身,把自己当成了“伊斯兰代表者”,然而自己的缺陷如何与完美的古兰经接轨?如果知道自己的渺小就不会出现以“正统”、“绝对真理”自居的人,也不会出现“断人”“扣帽”的行为。


再比如说,“你家中的任何一个人让我不快,我就要找你麻烦”,“你让我不爽,我就找你全家的麻烦。”再或者,群中的群友的言行不太符合主流,他们就把这个责任归结给群主,认为这是群主的过错。或者把群主犯错就把他的群员都归结成“坏人”。这里是分不清“你”和“你们”


这些例子如果写在纸上看起来很奇葩,但却是我们经常遇到的。

 

2

没功劳,也有苦劳


这是中国家庭主夫(妇)经常有的情绪,很多男人在外辛辛苦苦工作支撑着这个家,所以一般来说有这种情绪的男人在家的地位是膨胀的。以至于即使以后他们没有贡献甚至犯了一些错误后还会用这种情绪来弥补。也有很多妻子辛辛苦苦的的操持着这个家,但是脾气越来越差,但是还用“苦劳”来找自我安慰


其实上面的行为都是独立,辛辛苦苦和犯错误没有关系,操持一生与脾气大也没有关系。

在清真寺里也经常出现这种心理,每当群众发现一点问题时,师娘阿訇们总是把自己的清贫、拮据、辛苦、奋斗一生倒出来转移话题。虽然我也能理解那种艰辛,我也在经历那些艰辛,但是我不理解这些这些与犯的错误有什么关系,有错误改错误就好了,与其他的真的没什么关系,而不是非常让群众为私人的情绪负责。

 

3

坚持拒绝直接交流


有问题直接交流其实是最好的,即使不能直接交流发个微信、发个短信也能把事情说清楚。即使原谅不了也不会变成仇人的地步。但是国人总有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AC不满,但并不对C直接说,而是通过B或者更多的人来传到C的耳朵里,这种表达方式是非常不利于沟通的。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媳妇与婆婆不太容易沟通,于是选择老公去沟通;同学之间闹矛盾拉不下脸来勾通,通过其他人来勾通。


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很多原因的,由于AC的关系非常不好,并且AC有着不切实际的要求,“如果C不听我的,或与我的想法不同,那么恨不得C去死。”所以他们如果直接沟通肯定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再者,如果A直接去说,很容易让别人感觉自己很无能,并且如果是别人传过去的自己可以推掉责任


所以在有了微信之后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先删了你或踢了你,把群清理干净后再去骂那些被清除的人。这种交流方式肯定会结仇的,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换句话说,当事人缺乏强大包容的心。

 

4

都是为了你好,一切为了真主


这是全世界最可怕的语言,父母小的时候用“都是为了你”来剥夺我们所有的爱好,老师用“都是为了你好”来压制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的欲望,阿訇用“一切为了你好“天天说这个非法、那个不对,更有甚者打出“一切为了真主”的旗号说“我要杀了你,我要为主道奋斗(知感主的是这种人并不多,而且很怕死)……”

 

春假放了几天假,全国各地出外打工的儿女都回到家,父母都好像感觉孩子平时吃不到东西似的拼命的给孩子吃东西;走亲访友时拼命的问你谈没谈好,如果没有就拼命的介绍对象;有些非穆斯林一起吃饭时也有不把你渴倒就等于没招待好一样的思想……


这种好意,就好像是强买强卖,对方的“好意你必须接受,否则就是不给对方面子。所以有一种逻辑就是“我骂你们是为你们好,我打你们是替天行道。”估计不去歹猜,只把他们都当成好人,那么他们的这种善意则是“封闭了心,切断了爱的给予。”这种给予没有办法让别人接受,甚至讨厌接受,最后的结果也是别人不会接受。

View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