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观察|课改必须改变“车推牛”!
陈铁,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江苏省如东县九总小学副校长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引起了中小学界的广议,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郝金伦,因在全县实施“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而被县委县政府叫停,本人也激情辞职。中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绝对没有错,而且必须改革,这是社会进步的需要。问题是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改革没有牵引力,让人感觉到的不是“牛拉车”,而是“车推牛”,这样的教学改革,其效果很难说好,自然老百姓也不会满意。中小学教学改革必须依靠高校教学改革、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教师潜能的激发,让“牛”拉起中小学课改的大车,才能阔步向前。
让高校教学改革拉动中小学教学改革
培养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紧密相关的,而大学面对的是毕业生直接走进社会,因此,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大学最为关键,建设现代化的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那么大学的教学应率先进行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是为大学输送学生的,大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自然会影响中学的教学改革,你不改革,输送的学生在大学就不能适应,甚至一些学生到大学里不能完成学业,老百姓对这样的中学教育也就不会满意,自然要中学进行教学改革。目前,我们的教学改革是中小学走在了大学的前面,让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推动大学的教学改革,就好像“车推牛”。应加快高校的教学改革,让高校的教学改革拉动起中小学的教学改革,使整个教育体系相互紧密衔接,形成整体联运的教学改革体系,以高校教学改革为引擎,拉动整个教育的教学改革。
让高校招生制度促动中小学教学改革
老百姓心目中让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读大学,这是完全正确的想法,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这样的,中国的家长是这样,外国的家长也是这样。你进行教学改革,结果使孩子上不了大学,家长能愿意吗?不愿意自然不会满意。孩子上中学的目标就是直奔大学而去的,只要能让孩子进大学校门,家长就会说你的教学是优秀的,是成功的。你的教学改革再好,孩子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升,孩子的能力很强,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但高考过不了关,不能让孩子们升入大学学习,无论你怎么说,学生、家长、社会都不会认同。
高考是中小学教学的“指挥棒”,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只有对高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才能有效地促动中小学的教学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一改革,原本用“题海战术”能让学生上大学的,现在行不通了,自然就要寻求改革,否则,老百姓不愿意。高校招生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小学的教学方向,要让中小学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那么,在高校招生上就要让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学生才上得了大学才行。当然,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大事,需谨慎而行,小步前进。只要改了,对中小学的教学就会有促动,几十年不变,就会把中小学教学变成“死水”一潭。
让教师自我激发驱动中小学教学改革
目前,中小学的教学改革多以行政推动来维持,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不是科学的做法。涿鹿县课改的流产,行政推动,全县教师人人上同一种模式的课就是主要原因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同于工厂,不是生产出的不变的死东西,而是教育出有思想有灵魂的人,这就要我们的教师发挥智慧。教学是复杂的,有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教学目标的因素,还有教师的因素,某一种教学方法只能对一部因素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师自身特长来决定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教学改革要让教师自觉地行动起来,激发出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与动力。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是教师,而且教学过程也是千变万化的,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让他们从实际出发,研究符合学生、符合教学规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改革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过程更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色。让每一位教师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学改革就会春风常在。
特约观察员|基教观察
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是中国教育学会为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拓宽一线教育信息的社会来源渠道,加强学会对基础教育战线信息的汇集、传播和共享而经社会公开招募,最终遴选出的,致力于通过各位观察员的视角,传递来自基础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存在教育问题的观察和反思,传播并一起探寻问题可解决之道。
学会微信特推出“基教观察”栏目,在这里,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寻求教育的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