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推荐|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素质教育不是一个新话题,素质教育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至今已近30年,为何今天又来讨论素质教育?因为基础教育改革走到今天,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需要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再认识、再实践。”在贵阳市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第二次理事单位学术专题研讨会上,该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点明研讨会主题“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再认识再实践”的意义所在。
再审视:基础教育哪里“跑偏了”
虽然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但是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这样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索,有两个误区,一是没搞清素质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模式,应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以育才取代育人,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以应试教育取代素质教育,以考试分数取代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将素质教育模式化,而实际上,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傅国亮说。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适度的教育,而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则是一种过度教育,具体表现在:一是功能过度。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让一个生物人转化和成长为社会人,过早地与成功、发达等宏伟愿景、远大理想对应起来,对于一个普通的未成年人而言,在现阶段是大而无当、虚幻空洞的。二是内容过度。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学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合适?目前普遍来说,学生的书包过重,所学内容过多、过深。三是责任过度。全社会关心学校,学校却“办”了全社会。校园内,购物、吃饭、安保、医疗等所有的一切都归学校管。校长充当了炊事员、采购员、保安员等角色,把所有事情都管了,唯独没精力管教学。地方官员大多把重视教育,简单地或者功利地理解成了办学校、建房子,很少关心教育本身。政府责任过度,往往就是政绩的过度、基建的过度、浪费的过度。教育本来应是家庭的事、团体的事、社会的事,现在却全部成了政府的事情。结果该有学校的地方都由政府投入,把所有的学校都搞成公办,民办教育没有了发展空间。这种过度的责任,还推高了群众择校的热情和对教育不公的不满。四是学制过度。现在孩子发育提前,结果该恋爱的时候在读书、在拼高考,等到上大学了,青春期已经过了,既不爱读书,也不会谈恋爱了。以人为本就是该干啥的时候让他干啥。基础教育,十年足矣。
贵阳市教育局局长赵福菓认为,当前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典型病症,主要表现为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知而罔行。
知而不行:几十年来,素质教育这一理念,无论是在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基层学校,无论是在教育内部还是社会各界,无论是在专家学者还是平民草根中,都得到了广泛认同,但现实状况是,素质教育在文件制度里有地位,具体工作中排后位;在专著论文里有高度,基层实践少热度;在办学理念上有目标,办学行为上无指标;社会舆论讲得好,个人家庭做得少。
知行不一:知行不一实质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认识与实践自相矛盾、互相否定。具体表现为: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追求,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分轻能的现象;课堂教学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但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言堂仍较普遍;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恶评不断,但仍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对学生苦、学生累、学生书包重、学生作业多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但“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根深蒂固,结果是让学生累倒在起跑线上。
行而罔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对素质教育的战略地位、核心目标、基本规律、重点要求、工作路径未能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解,以育才教育取代育人教育。具体表现在:育人片面化,以智育代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才轻德;育人特殊化,以少部分尖子生、特长生代替全体学生;育人形式化,课堂教学改革重形式轻实效,不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背离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育人盲目化,校训校规原则空洞,没有凸显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育人简单化,以开展体音美的活动等同于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仅满足于墙壁文化呈现,把社会实践仅仅局限在军训、农训或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出盲人摸象的态势。
专家们认为,目前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既有政策设计、体制机制的缺失,又有基层实践的缺位;既有价值取向的偏离,又有教育政绩的短视;既有用人导向的误区,又有育人方向的错位。这些问题折射出素质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基层实践的无奈与迷茫。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在素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再认识:如何将“素质”具体化
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长期以来,只有方向,没有明确的具体化的内容。这种理论上的“模糊”,既给基层实践者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让中小学校长、教师感到迷茫。
事实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基础教育的DNA、人才培养的指针。因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等的不同,不同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强调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掌握、公民素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等等。
目前,我国已经决定采纳上述国家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傅国亮说。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科研部主任、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成员王月芬介绍说,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意义非常重大。它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具体到课程改革上,将基于学科本质观来确立学科素养,基于学科素养来择定学科课程内容,基于学科课程内容来研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据介绍,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目前尚处于理论探索与建构阶段,到实践层面的落实,尚有一段路程,而基层的教育实践探索者对此充满期待。这次会议上,与会的代表就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师资队伍建设、评价导向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分组研讨,交流了实践探索中的创新经验。
不过,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校园围墙内的事,正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来没有可以离开社会环境的成长,也从来没有可以离开家庭环境的教育。李奇勇认为,我们要树立“泛教育”的理念,家居是教育工具,社区是教育载体,景观是教育因素,城市、乡村是教育场所;家长是教育者,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互为环境互为教育者。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都可以从自身改起,从现在做起。
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年5月13日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我是分割线————
>>>>推荐给好友
公众微信号:中国教育学会
或搜微信号:cseedu
>>>>内容分享
点击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