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发布!厦门人快看,20项暖城工程正式启动,事关你我!

海峡导报 2019-07-28


说句悄悄话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你们知道吗?

海峡导报20岁啦!!!




1999年至2019年,海峡导报创刊20年


20年,不长,因为我们正青春,满怀激情,斗志昂扬


20年,不短,因为我们见证成长,从初生到蓬勃壮大


20年,7149期,我们就这样同甘共苦,见证两岸沧海桑田


20年,7305个日日夜夜,我们相濡以沫,不弃不离


20年,我们一路走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成功还是挫折,与您们暖心相伴



20项暖城工程
3月9日

海峡导报迎来了20岁生日

在这值得庆贺的日子里

我们联手20家企事业单位共襄大爱

正式启动

 海峡导报20周年 

 20项暖城工程 


点击视频可观看

启动仪式现场






海峡导报的20周岁

揭幕了20项暖城工程

一点一滴,桩桩件件

感动你我,温暖鹭岛


以下这些暖心的人和事

你,还记得吗?



我们的暖,给贫困的家庭


爱心改造家

如果你家墙壁泛黄,我们帮你粉刷;如果你家电线混乱,我们帮你规整;如果你家门窗破旧,我们帮你补换……“用爱筑巢”,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爱心改造家”,将联合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厦门)(以下简称“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发挥他们所长,为厦门岛内10个贫困家庭改造房屋,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之痛。


厦门岛内老城区、城中村,不少贫困户居住于此。经年累月,房屋年久失修,出现不同程度的墙壁泛黄、门窗破损等。导报主动对接街道,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兵分两路,深入住户家摸底调查,选取10户贫困家庭,搭起贫困户与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的修缮桥梁。

    

据悉,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是上世纪80年代第一批进驻厦门、服务特区建设的中央建筑企业之一。35年来,几代建设者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书写了厦门特区建设史的传奇。尤为一提的是,在富山国际展览城建设中,经过157天肩挑手扛、日夜抢工,创造了闻名遐迩的“富山速度”,并凝铸成“富山精神”。

    

被誉为“建筑铁军”的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也时刻践行着社会责任。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公司党员赴杏林马銮湾社区开展“党员进村居·服务进万家”活动,为5户留守的空巢老人送去油、米、牛奶等慰问品;“三八”妇女节,6位“爱心妈妈”代表前往福乐家园,与孩子们进行手工劳动、参观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并将精心选购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送到每个孩子手中。

    

此次“爱心改造家”项目,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活动专项推进组,由公司领导担任旧房改造领导小组组员,将亲自督办改建工作。待10户改造家庭选定后,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将组织公司员工、分包合作单位赶赴10户家庭,为旧房改造提出详细方案。

    

“很多都是老旧住宅,有的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有破旧的民房。我们承诺,将保质保量完成改建工作,用满满的爱,补上一砖一瓦,为他们改造一个舒适温暖的家。”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负责人梅志超说。


公益送光明

随着生活习惯和电子产品运用的普及,白内障、眼底病变等问题也日益突显,眼部健康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视力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随之也将影响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许多白内障患者,往往是眼病进入中晚期、有了明显不适时,方才想要就医。此时,不仅因晶状体硬度加大会增加手术难度,而且白内障久拖不治,还可能引发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做手术可以减少创伤,更能保证治疗效果。


由海峡导报携手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举办的“公益送光明”活动,即日起开始接受报名,计划为20位贫困和低收入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的手术,通过医疗帮扶,造福眼疾患者,给他们一个有光明、有梦想的不一样的明天。以往要花七八千块钱的白内障手术真的能免费做吗?怎么样才能报上名?

  

记者了解到,本次公益活动由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三甲眼科专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执行,该院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谢立信院士指导平台,是国内医、教、研发展均衡、且位于前沿的专科医院,在关爱眼疾患者、公益筛查上有着多年的经验。


本次活动启动之后,厦门地区患有白内障的低保户、特困人群可以拨打导报热线报名,报名参与者需提供户口本原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等,在审查合格后接受术前检查,符合手术指征的厦门眼科中心将开设绿色通道,及时安排贫困患者白内障手术。


我们的暖,给可爱的孩子们

 

千名外来娃免费参观科技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被称为“小候鸟”,他们跟随父母“迁移”而来,安居鹭岛。但面对很多新奇特,孩子们只能望而怯步。

    

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体验新科技”,将联合厦门科技馆让千名外来娃免费参观,畅玩高科技。届时,千名在厦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将由学校老师组织分批集体前往厦门科技馆。

    

据了解,厦门科技馆作为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实行企业化运营的科技馆,也是唯一一家取得成功的科技馆。自2007年开馆以来,共接待140万人次/年,其中免费接待33万人次/年。


“体验新科技”,“小候鸟”去厦门科技馆都能玩啥?这是升级焕新的厦门科技馆,春节前刚刚回归开放。更新升级面积超过5200平方米,是多年来改造面积最大的一次,117件全新展品能够体验更为新潮前沿的科学,从踏入那一刻起,你就进入了“声、光、电、磁、力”的神奇世界。 

    

比如“氢气火箭”,是一个可以多人参与的项目,孩子和大人们以最快速度转动手轮,给“火箭”充入能量,当“火箭”有了足够的能量就会瞬间发射,趣味和互动性十足;

    

比如“变硬的绳子”,软绵绵的绳子可以凹造型,握着手柄可以调整绳子变化的形状,感受绳子在空中肆意地变化;

    

再比如“跳舞回形针”,这个在科技馆就有可能,把打开按钮后,五颜六色的回形针瞬间像欢快的小兔子似的蹦来蹦去。

    

当然,也有经典展览。去年“影火虫乐园”最受欢迎的项目还在,挥动双臂,就看见花开花落的“花海”,驻足停歇、举步徐行,感受生命之美。

    

厦门科技馆馆长郁红萍表示,希望借此项目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让孩子们更加感受到厦门这座城市的美好和温暖,也让他们的父母更有归属感和荣誉感,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厦门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当中,促进城市更加和谐、快速发展。


关爱特教孩子

特教孩子是“折翼的天使”,他们成长道路上,要比正常孩子面临更多的障碍,也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关爱特教孩子”项目,将联合厦门台商协会,为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完善职业训练教室设备,助力他们毕业之前学得一技之长,今后步入社会能够自立更生。   


一直以来,海峡导报都持续关注特教孩子的成长,除了报道他们在学习生活与劳动技能上的闪光点,也号召社会大众给他们更多关爱。


“特教的出发点是面向生活培养孩子,培养他们居家生活的能力。”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陈莎茵表示,学校对孩子除了素质教育,还有职业教育,依据孩子的爱好和专长,打造不同的职业教室和家政教室,如烘焙、油画、花艺、石雕等,以利于他们今后更好融入社会,这些相关设备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    

    

在实地了解特教孩子的需求后,海峡导报牵线厦门台商协会,发动在厦台商群体帮助这些特殊孩子。厦门台商协会副会长、妇慈会主委高青卿表示,台协的会员以中小企业为主,跨足各行各业,所生产产品有的可直接捐赠给学校,也可依据需求再做购置。

    

高青卿指出,这次的公益项目并不是救助,而是希望孩子们能自力更生,“现在,我们结合台商的力量,配合学校,营造各项职业场所给孩子们,训练他们,让他们毕业踏入社会的时候,是有自信、有自尊的,而不是等待别人的救助。当他们父母老去的时候,他们还是有收入,可以自力更生,生活下去。”

    

特教孩子需要的关爱是全方位的。在教育方面,台湾在特教行业有可借鉴的做法,厦门台协今后也可以搭桥,请台湾老师过来交流;而校内的特教图书室,台版和外文版特教相关书籍,也可进一步充实;此外,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厦门台协也计划号召在厦从事文创的台青,发挥台湾在这方面的软实力,将想象力和创意落在校园的每个墙面和角落里,做更好的宣传教育。

    

导报记者了解到,台商群体在厦门,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持续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在厦台商“娘家”,厦门台商协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参与各种爱心公益活动,公益献血、爱心捐助、扶弱济困,把台商的爱心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正如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所说,“我们不仅要为厦门的经济发展作贡献,更希望通过协会带动更多台资企业、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公益事业,使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广为传播。”


为100个外来娃过六一

六一儿童节,永远都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专属节日。今年,我们将把目光聚焦到一个特殊且庞大的群体——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身上。他们出生在农村的青山绿水间,随父母迁移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下。虽然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沐浴在同样的阳光里,但他们的家庭关爱、生活条件等方面常常和本地孩子有着很大差距。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为100个外来娃过六一”项目,将联合厦门地区天虹,在五缘湾天虹购物中心为100个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过个欢乐精彩的六一儿童节,让他们都能参与、感受到儿童节的喜悦和美好,共同度过一个难忘也有意义的节日!


天虹自2003年“登鹭”以来,不仅持续为社会创造财富,更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位社会公民,默默行走在爱心的公益路上:2016年最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厦,厦门天虹协助灾后重建捐献物资;同年,厦门天虹联手宝贝回家平台,开展“荧光行照亮孩子归家之路”防儿童走失公益活动;2017年开展“天虹之星”系列公益,向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捐款;2018年,为动物保护协会提供场地,助力动物保护公益事业……

     

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区总经理薛薇说,自1985年天虹的第一家店诞生在深圳的深南大道旁以来,天虹股份一直坚定着“将天虹塑造成全国一流的零售企业”的初心,要实现这一愿景,除了商业价值,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也同样重要。

      

这一认知早已成为天虹股份上上下下的共识,所以各地贫困山区的校园里出现了天虹搭建的一个个崭新的图书角、边远地区滞销的农产品一次次被运往天虹门店销售、地震或台风等受灾地区总会出现天虹紧急输送的应急物资……据不完全统计,天虹每年在全国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超百场。

    

薛薇说,厦门天虹此次与海峡导报携手,共同行动和发声,希望能给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带去节日的温暖,也希望借助报社的力量,让每一份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爱,都能影响到更多人。

    

据介绍,目前厦门天虹已实现多业态、线上线下数字化智能零售发展,在岛内坐拥两家百货(汇腾天虹、大西洋天虹)和两家购物中心(君尚天虹购物中心、五缘湾天虹购物中心),在岛外拥有海沧天虹。


我们的暖,给辛劳的一线建设者


放下扫把 带你环“邮”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作息时间和你我截然不同,伴着凌晨的星光开始工作,做着这个城市最脏最累的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换来城市的清洁和美丽——他们就是有着“城市美容师”、“马路天使”之称的环卫工人。行走在城市街头,那一抹橘黄色的身影总是默默无闻,风雨无阻。我们的城市文明,离不开环卫工人的汗水与艰辛、执着与奉献。


《海峡导报》创刊20周年之际,我们携手中国国旅(厦门)、丽星邮轮等爱心企业,着手为环卫工人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我们将真诚地邀请20位环卫工人“放下扫把”,暂别繁累的工作,和他们的家人一起,登上丽星邮轮旗下的“双子星号”,从厦门出发,出海环“邮”。


搭乘邮轮出海旅行,是近年来最热门的出游方式之一。丽星邮轮是亚太区的领导船队,堪称“最了解中国人”的邮轮公司,非常适合邮轮初体验的选择,旗下”双子星号“,今年5-10月将以厦门为母港,展开以日本冲绳、宫古岛、八重山等为目的地,长达半年的航期。作为本次”放下扫把 带你环邮“公益项目的合作爱心企业,航期内的包船方之一——中国国旅(厦门)公司将提供20间免费邮轮舱房,丽星邮轮则为即将登船的环卫工人们免去了港务费及邮轮小费等相关费用。


届时,20名环卫工人们将乘坐”双子星号“国际豪华邮轮,享受这座”移动的五星娱乐城堡“所提供的丰富中式、亚洲及国际美食,体验精彩的邮轮娱乐,观看世界级的大型表演……凭栏听海,与家人、朋友携手在甲板散步谈心,或是仰望深海之上的繁星点点。从辛勤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短暂的四、五天时间,享受一段亲友相聚的蓝色海天假期。


我们的暖,给看不见的你们


黑暗音乐会

闭起眼睛,聆听最悦耳的歌声,在黑暗中,感受“逆光”的力量。在厦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看不见,却用音乐讲述了最动人的故事。如果你来到现场,也一定会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黑暗音乐会”项目,将联合厦门市晨昇义工服务中心举办一场“黑暗音乐会”,邀请残障人士和健全人士共同参与,彼此传递爱的力量。


在我国,在册登记的残障人士达8700余万,占人口总数6.5%。以往,大家对于助残公益,多数着眼于物质救助,对残障朋友的心理建设及精神需求关注不足。


厦门市晨昇义工服务中心是经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以推动残障人士交通出行、文化交流、信息获取、就业培训等无障碍化进程,帮助其自立自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为己任的民间助残公益组织。团队曾荣获“厦门十佳扶残助残好心人”荣誉,发起人顾苏强是2017年“厦门十大平民英雄”之一。 


15年来,晨昇公益通过体验式传播,以黑暗分享会、黑暗音乐会等创新方法,探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公益实践新方向,不仅能激励残障人实现真正的自强自立,从被动的等待救助向主观积极努力转变;同时也让所有参与的爱心群体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不同的心灵力量。


晨昇逆光乐队,厦门第一支全部由盲人组成的乐队。他们的成员,有参与过中国好声音、网络春晚制作的音乐达人,有歌喉美妙动听的多届歌唱比赛冠军,也有词曲演奏多项全能手。他们以黑暗为征程,用声音为自己以及身后1700万视障伙伴、1亿残障伙伴呐喊,他们以音乐为武器,用一曲曲动听旋律证明着盲人也可以灿烂生活,让音符有了更加美丽的颜色和生命。

 

“黑暗音乐会”上,逆光乐队将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演出,并分享他们的故事,邀请残障人士和健全人士共同参与、融合观赏,彼此传递爱的力量,同享一片蓝天。


我们的暖,给“孤独”的你


给自闭症孩子一个微笑

自闭症儿童,通常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或“小雨人”,如果说自闭症儿童像那天上的星星,那么爱心就是浩瀚的蓝天,让星星不再孤单。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给自闭症孩子一个微笑”,将联合厦门市爱心牵手义工协会(以下简称“爱心牵手协会”),共同为自闭症儿童办一场汇演活动,用气球、彩带与自闭症孩子产生共鸣,用爱心陪伴和走近他们,为星星的孩子点亮一盏灯。

    

据悉,厦门市爱心牵手义工协会由何奕璇发起并成立,于2017年7月经厦门市民政局批准,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慈善社会组织。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关注、扶持自闭症及智力残障孩子及其家庭。


自闭症儿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和影响,尤其是其家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闭症儿童,给自闭症儿童和其家庭带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爱心牵手协会会长何奕璇说,自闭症儿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此次导报与义工协会共同联合关爱自闭症儿童,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关注,从关爱孩子们的一天,到关爱孩子们的365天。

    

去年,爱心牵手协会为自闭症人士发放“爱心胸牌”,用能够避免包括自闭症人士和残障人士走失的胸牌,倡导全社会都来关爱他们;前年,爱心牵手协会促成24名学生和17位企业家成功“牵手”,从精神和物质多个层面为贫困学生带去关爱。

    

此外,爱心牵手协会通过原创绘画、手工等美术方面的培训和活动,组建“爱心牵手艺术团”;通过设立“爱心牵手柜台”,将自闭症孩子的手工作品与市场接轨;开辟“爱素食餐厅”、“爱心农场”实践基地等项目,让自闭症及智力残障人士能够真正融入社会……

    

“星星的孩子”天生孤独,他们像勇敢而努力的小蜗牛一样,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前行,在海峡导报20周年之际,海峡导报将于爱心牵手协会共同搭建平台,为这些“永远的孩子”送上一个微笑,开启一个窗口,为他们点亮人生的一盏灯。


我们的暖,给幸福的老者


社区幸福院子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养老需求,特别是更受老年人欢迎的居家社区养老需求,近年来快速增长。

   

 “导报20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社区幸福院子”项目,将联合思明区民政局,为瑞景社区和演武社区各建设一个“社区幸福院子”,承载起社区老年人的居家社区养老功能。


在瑞景社区,常住老人有1600多位,其中,四成的老人不与子女居住,同时,慢病老人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瑞景社区“幸福院子”,初步选址在瑞景新村小区,处于社区中心位置。瑞景社区书记郭美霞介绍,利用社区大学楼上闲置空间,改造成居家社区养老的场所,同时,根据居民的需求,加入配餐服务、交流议事平台和医疗服务等。

   

 “一楼则是原有社区大学,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学习、运动,大家对这里也很熟悉。”郭美霞说。    

    

另外一个“社区幸福院子”,则将落地演武社区厦大北村小区。社区书记张丹晖介绍,这个社区常住老人1179人,其中,高龄老人315人,空巢独居老人389人,慢病老人466人,居家社区养老需求大。

    

在前期调查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社区里的老人们除了居家社区养老的需求外,还普遍有参与社区治理的想法,希望增进与社区邻里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希望搭建社区青年和长者互相交流互动的平台。

    

为此,未来“社区幸福院子”的项目中,演武社区还将制定“青银共生 双百计划”的多元化志愿服务体系,外加“社区长者乐学堂”、“长者季度生日会”等为老服务,尽量满足社区老人的需求,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生活。

    

此外,动员社区青年党员作为志愿者先锋,参与社区公益服务,形成与社区老年人互为反哺的良好社区风尚。 

    

近年来,思明区持续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构筑幸福养老“生态圈”,正逐步显现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居家社区养老的“思明样本”。

    

思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幸福院子”项目的建成,将丰富思明区的养老服务形式,让居家养老真正扎根在社区,陪伴在社区,打造家的感觉,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街心小公园

思明区巡司顶社区不见天路,红日养老院老人们,有些烦恼,遛弯休闲实在不便。而离得近的一块空地,却杂草丛生,蚊虫滋养。附近居民也盼望着,要是这里能改建成公园,那该多好啊!

   

 “导报20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街心小公园”项目,将联合思明区市政园林局,将这块荒地,改造成可供市民休闲的街心公园。


这处空地,位于不见天29-39号,面积不大,仅约180平方米,却一直是附近居民的一块心病。

    

居民王阿婆告诉导报记者,由于无人管理,这块地就变成了荒地,长满了杂草。每到夏天,更是成了蚊虫的“滋生窝点”,附近的居民窗户都不敢开。

    

更重要的是,如今,小区里的车辆越来越多,居民们想要找个休闲遛弯的地方,都要走老远的地方,实在不方便。大家都盼着这块空地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变成休闲公园。

    

愿望更加强烈的,是附近红日养老院的老人们。养老院地块不大,老人们正愁着没有休闲空间可去。

    

去年,导报记者接到居民反馈后,把居民的这一“幸福心愿”,传达给了思明区市政园林局。

    

近年来,思明区全力打造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让城市发展的幸福成果惠及更多人。思明区市政园林局更是积极作为,按照绿化、彩化、花化的要求,全面提升优化城市景观,把一些城市死角、荒地变成街心公园,给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

    

这一回,居民的建议,也引起了思明区市政园林局的重视。该局和海峡导报一拍即合,于今年3月联手启动“街心小公园项目”。

    

街心小公园项目将于3月正式动工。工人们将结合现场情况,打造成一个街心公园,在清理原有场地后,移植苗木,加固挡墙,增设休闲座椅、花池、栏杆等,还将改造和铺装台阶,配套绿化和照明灌溉设施等等。

    

而巡司顶社区工作人员也早早动了起来,积极收集民意,并向上级部门反馈。而这些居民的建议,也将被悉数采纳,加入到改造计划中。



我们的暖,给莘莘学子


书香绿道

人文荟萃,底蕴深厚,书香浸润。文化气息浓厚的集美,因陈嘉庚先生而闻名海内外,嘉庚精神引领着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在这里求知、成长,随处可闻的琅琅书声弥漫着集美独特的人文气息。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书香绿道”项目,将联合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为集美莘莘学子打造一条书香气息为主题,艺术、生态和交流为原则的书香绿道。


项目建设内容


书香绿道(起点:工艺美术学院—终点:杏林湾路)全长3.2公里,主要由沈海高速及田集连接线的退线绿地组成,整条绿道串联沿线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厦门华夏学院、厦门工商旅游学院和厦门理工学院。书香绿道主要建设内容为宽3.5米绿道和1.5米人行道、3座驿站以及休闲廊架与配套服务设施。


项目设计亮点


本段绿道建设能衔接周边高校、串联公园绿地。结合高校区的特点,绿道以体现书香气息为主题,艺术、生态和交流为原则,采用闽南红传统和现代新型材料构筑物和小品,彰显浓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绿道途经的公园和退线绿化,采用和自然式的配置手法,形成环境怡人、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最终实现漫步绿道闻书香的建设目标。


项目期盼声音


厦门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郑楹非常期待这条绿道的建成,现在各个校区的互动不多,连接交通不是特别方便,书香绿道建成对本校与外校的连接起到一个很好的互动。对绿道的装饰她还提了些小建议,比如植入学校特色文化,学校的人文历史,理工特色的周末文化集市,可以边走边欣赏有文化信息的独特绿道,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厦门华夏学校商务与管理学院学生会代表郑婉婷,对行走在诗情画意的书香绿道充满着向往。在行走中可以感受书香绿道传递的文化知识,让行走成为一种体验愉悦度。建议绿道放些可以休憩的长条椅,可以让行走的人停停走走更加放松。


我们的暖,给乡亲邻里


中草药科普主题园

感冒咳嗽,阿嫲摘点金银花、鱼腥草熬个凉茶,嘴上还要念叨着“赶紧喝,退退火,咳嗽就好了。”这样的场景,不少年长一些的市民都有印象。鱼腥草、麦冬、蒲公英、车前草、白花蛇舌草等这些老百姓们耳熟能详的中草药,更是曾经遍布在闽南的田间地头,流行于民间的健康保健中。

    

不过,居住在城市小区里的居民们,要想再像以前摘到实用的中草药可就没那么方便,中草药养生知识的匮乏,也让不少居民对这些行之有效的养身、治病方法产生了疑虑。


“随着居民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升,中草药保健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湖里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称,在湖里区“健康湖里、中医强区”的大思路下,湖里区卫健局将同海峡导报社联手启动“海峡导报20周年20项暖城工程之中草药科普主题园”项目,在辖区内公园、小区、学校等建起一处处的“中草药科普主题园”,满足居民们对中医日常养生治病日益增长的需求,让居民们能在公园里学到中医知识,在家门口摘到新鲜实用的中草药,更让中医知识进入寻常百姓家。


据介绍,此次的“中草药科普主题园”项目中,将由湖里区卫健局、区市政园林局、区科技局共同建设,由市中医院指导,率先在位于湖里区的忠仑公园内建设起一处中草药科普园,依照初步的设想,将形成“一个主题园,一条动态线,一个系列体验点”的药草科普基地,种植近百种的闽南传统中草药,主办方还将开设系列的中草药知识培训、市民体验、专家义诊等活动,在弘扬中医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市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健康知识。

    

在禾山街道的禾缘社区中,也有这样的几处中草药“百草园”。结合湖里区小区治理工作的开展,禾缘社区鑫海湾小区的绿化带种植上了60余种、联发五缘湾1号24种、新景幼儿园30种中草药,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居民还可以摘取草药熬制凉茶,更有社区志愿者组织做成香包、药包让居民使用。此次的“中草药科普主题园”项目中,禾缘社区将对小区百草园进行提升优化,让更多居民受益。

    

下一步,湖里区将依托忠仑公园建起的药草科普园,向其他社区、小区延伸。社区、小区可以前来药草科普园观摩学习或引种,让居民们懂得识别、使用简单的中草药,更能在小区中就摘到新鲜的中草药。此外,湖里区还将在小区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依托小区医生服务站等,结合小区百草园将更多的中草药知识培训、中医义诊活动引入居民身边。


邻里书屋

在翔安区,各学校、社区、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都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建有图书室(文化室),但普遍存在一是藏书量少,更新不及时,甚至不更新,二是没有专职人员管理,很难定期开放,群众也不喜欢前往借阅,图书室形同虚设,效益较差。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邻里书屋”项目,将联合翔安区图书馆,除了目前已有8个联网服务的邻里书屋之后,助力图书馆与相关单位共建各类“邻里书屋”,增设服务点,让群众看书借书越来越方便。   

  

“明亮宽敞的阅读环境,丰富的藏书资源,这样的“图书馆”,将要建在我们附近,以后我们可以不用大老远跑到区图书馆看书了。”翔安区浦西社区居民听说在社区里建起邻里书屋,都十分高兴。


为了更加方便市民阅读,翔安区图书馆按照“我的图书馆”、“共建共享”的理念和“资源最大化,服务精致化”的要求,以学校为中心基点,整合片区各相关单位社会资源,共同建设“邻里书屋”,定位“建在厝边的图书馆”。

    

张胜峰介绍说,翔安区图书馆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最大限度满足翔安群众的文化需求上,提供读书看报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而“建在厝边的图书馆”,突出“近”和有效文化服务供给,图书馆不断增设服务网点,扩大覆盖面,以方便群众就近阅读。“邻里书屋”就是翔安区图书馆打造的特色图书借阅站点,作为区、镇(街)、村(居)三级服务网络的补充。翔安区图书馆已针对不同现实条件和需求,依托社区书院、企业职工书屋、部队文化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咖啡厅、商场等,整合社会资源,与相关单位、社团、企业、学校等共同建设不同档次、不同服务内容的“邻里书屋”47个,以“团借团还”和流动服务车进站服务的方式,提供读书看报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为方便群众就近借阅图书,与城区居民一样接受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翔安区图书馆还创新建馆模式,尝试以“学校(社区)+片区”的模式进行规划和布点,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分级服务、提质增效”的建设管理思路,选取片区中心点的学校、社区、单位共建片区图书馆分馆“邻里书屋”,盘活、整合原有资源,按总分馆制建设为区图书馆分馆,纳入联网服务,实现全市通借通还,有效地促进资源的盘活、整合、更新、流通、互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有效覆盖,而且不仅在设备、资源等条件方面,更把服务、活动向邻里书屋延伸,使片区居民在家门口即能享有区级图书馆的优质服务。


我们的暖,是大爱无疆


公益服务车

有时候,你会看到这么一幕:9月开学季,大一新生报到,拉着行李,找不到车;重阳节,七旬老人和老友聚会,路边苦苦等候,拦不到车;春运期间,外来务工人员返乡扛着大包小裹,舍不得打车。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公益服务车”项目,将联合滴滴出行组建“海峡导报&滴滴出行敢扶公益车队”,届时,将在大学开学季、高考、重阳节、春运等重大节点,为老人、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免费公益出行服务。


比如,大学新生开学季,“海峡导报&滴滴出行敢扶公益车队”将在高崎机场、厦门火车站、厦门北站、长途汽车站等交通枢纽送大一新生免费到校园;春运期间,为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家到厦门火车站、厦门北站、长途汽车站出行服务。

    

据悉,滴滴出行是卓越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为5.5亿用户提供出租车、快车、专车、豪华车、公交、代驾、企业级、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外卖等多元化的出行和运输服务。

    

记者了解到,滴滴出行先后在全国22个城市组建30多支敢扶公益车队,开展扶贫济困、抢险救灾、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150余场,帮扶弱势群体超20000人。作为司机公益社群的重要载体,滴滴敢扶公益车队致力于携手当地政府和媒体、社会机构、公益组织,组织开展基于出行服务特点的公益活动,为创建美好城市尽力添彩。

    

其实,早在2018年,海峡导报就联合滴滴出行发起“爱心送考”公益活动,6月7日-6月8日这两天,30位熟悉厦门道路的司机师傅加入高考爱心车队,在厦门六中(东渡)、科技中学、厦门二中(高中)三个考点随时待命,免费为考生提供送考服务。

   

 低碳绿色出行,是滴滴一直奉行的理念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海峡导报&滴滴出行敢扶公益车队”将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提供免费公益出行服务,减少碳排放,一起守护厦门蓝。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滴滴出行平台上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超过40万辆,约相当于全国新能源汽车的20%。目前,滴滴平台上厦门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超过5000辆。

   

 “在厦门,滴滴将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提前投入,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体系,不断倡导低碳绿色出行。”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希望通过这种公益活动帮助老人、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为他们的出行之路保驾护航,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导报“律师来了”进社区

小区业委会成立难,怎么办?业委会掌管多少钱,谁来监管?业委会对物业不满,可以换物业吗?……


业委会成立难的背后有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厦门一些小区每年的公维金高达百万元,因此有业主质疑,业委会成立难,或许与利益有关。

    

遇到业主维权的这些问题,你可以找导报“律师来了”,我们帮你解疑释惑!今年3月份起,导报将携手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和福建自晖律师事务所开展“导报律师来了进社区”法律援助活动。这一次,我们将走进多个社区,面对面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竭尽全力为市民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导报“律师来了”栏目是“老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我们邀请了厦门律师界各领域的优秀律师组成律师团,服务导报读者。本栏目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开展多期公益法律咨询活动。


除了小区业主维权的相关问题,市民遇到其他的法律问题也可以咨询。例如消费者被侵权,如何维权?劳动者被欠薪,该怎么办?夫妻闹离婚,财产怎么分?无论您遇到哪一类的法律问题,导报“律师来了”都将一一为你们解答。另外,导报和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还将从现场咨询的案例中,对经济困难、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予以免费援助,免费帮市民打官司维权。

      

除了现场咨询外,有需要的读者还可以发送问题到本栏目邮箱812885838@qq.com,通过电子邮件向我们提问题。另外,读者也可以通过微信留言向我们提问,只要扫描微信二维码或搜索并关注微信号“xmlsll”即可提问。 


公益活动律师:

    

林敏辉:厦门市湖里区法学会自贸区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自晖律师事务所主任,从事律师工作十余年,成功代理过多起争议标的额大、具有较大影响的诉讼案件,具有非常丰富扎实的办案经验,擅长处理金融、房地产及重大、疑难民商事案件,同时担任数十家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和多家金融机构法律顾问。 


洪宗新: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志愿者律师


湖里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翔安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翔安区人民法院家事调查员。擅长领域:合同法、劳动法、公司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事。

    

谢少良:福建厦信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志愿者律师,2017年执业至今办理了各类近百件案件,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公益事业。

     

葛牧: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志愿者律师,也是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资深援助律师。在拆迁行政、刑事案件、合同纠纷、房地产、劳动工伤、交通、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投资等民商事领域等法律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年均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百起,审查或起草合同百余件。 


我们的暖,是无私奉献


三明商会爱心献血

“医院缺血,病人正在手术台上等待爱心人士献血。”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大家一定不陌生。一滴鲜血,一份真情,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渴望。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爱心献血”,将联合厦门市三明商会(以下简称“三明商会”),联络三明十个县市区商会,邀请预计超过300多名企业家以及上百个导报同仁共同献血,将这份有温度的正能量传播。

 

据了解,2008年3月16日,三明市人民政府驻厦门办事处(以下简称驻厦办)方贤瑾主任主持召开驻厦办办公会议,决定由驻厦办陈新副主任牵头着手筹备成立厦门市三明商会。


血液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有着勤奋纯朴、百折不挠、拼搏进取的三明人,为追赶时代潮流,于当年9月正式在厦门成立三明商会。十年来,三明商会在服务社会、服务会员上成绩卓越,被厦门市民政局授予AAAA级商会,被厦门市总商会授予厦门市十佳“四好”商会……


在公益方面,三明商会也一直走在前面。2012年12月23日,由厦门总商会、厦门市中心血站和厦门市无偿献血者协会共同组织“百商千人献血公益行”活动在厦门中山路启动,三明商会共30多名会员参加。

 

此后,三明商会在多次爱心献血活动中积极参与,前后有超过几百位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献出爱心,用实际践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并因此与厦门市三明商会等8家商(协)会授予荣誉牌匾。


 “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爱心献血是传播正能量,也让企业家们更能理解企业公民肩负的社会责任。”三明商会相关人员表示,海峡导报20周年之际,与三明商会共同发起献血活动,意义重大。


据悉,此次的爱心献血活动,不仅有数百名企业家参与,海峡导报员工、热心读者市民,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健康进社区

知名的医生,走到“家门口”为您诊病;最科学的健康知识,“打包”送到您跟前。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健康进社区”项目,将联合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组织大型义诊团队,走进社区为百姓免费义诊,同时为居民带去健康咨询,传播科学健康知识。


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创办于1994年12月14日,是大陆第一家佛教慈善机构,开创大陆佛教的慈善先河。自创办起,即为中华慈善总会的永久会员。

 

时刻铭记妙湛老和尚“勿忘世上苦人多”的警训,在南普陀寺方丈则悟大和尚的领导下,二十多年来,南普陀寺慈善会始终恪守佛教“慈悲济世”的宗旨,不分地域种族、不分国界信仰,对受助大众普同对待,一视同仁。


从祖国的西南边陲到黄土高原,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藏的世界之巅,南普陀寺慈善会的脚步跨越了无数的沟渠涧壑,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村村寨寨,慈善足迹遍布福建、 湖南、湖北、河南、甘肃、重庆、西藏、新疆、内蒙、贵州、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二十几个省市和地区。


这些年来,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关爱弱势群体,救助孤老病残,履行社会责任,每个月面向养老院、孤儿院、残疾人和贫困边远地区义诊施药。南普陀寺义诊院,由妙湛老和尚创办,于1995年12月19日正式开诊,免费为群众提供义诊施药服务,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佛教义诊医疗机构,也是南普陀中医院的前身。


义诊院开诊二十多年来,以慈善义诊的形式为群众提供免费医疗与施药服务,累计服务病患30余万人次,现设有中医内科、西医内科、针灸科、骨伤科等科目,义诊医生队伍近百人。


“救”在身边急救知识公益宣讲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心脏骤停而丧命,一旦心脏发生骤停,能救活的不到3%,主要是因为等医护人员到现场再施救已经来不及了。有医学专家称,当心脏骤停发生后,如果1分钟内得到有效心肺复苏,90%的患者可以救活。所以,在很多国家,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既是学校必修课,也是一些行业的“必备技能”。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救”在身边急救知识公益宣讲项目,将联合漳州市医院,走进漳州学校、企业及社区,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能够学习先进的基本救护理论和技能。在危机时刻,不仅能救自己,还能把握好救援的黄金时间,在第一现场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主要内容是,每场急救宣讲活动都是先由漳州市医院医师向大家讲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即用PPT形式进行急救知识的演讲和介绍,随后再进行实践操作的环节,每位参与者均有机会对模特(由漳州市医院提供)进行现场模拟急救,并接受医师在一旁的精心指导,从而加强亲身体验,进一步保证急救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活动开展期间,海峡导报也将派出记者随行,现场感受每一场急救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在报纸或微信开辟专栏,进行图文报道,让更多没能到现场参与的人员了解急救知识。

       

此次活动时间从3月起,每周举办一场,共约10场,具体时间和地点再定。凡是有意开展学习院前急救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企业、单位及团体均可拨打导报漳州新闻热线0596-2056315报名参与,或者向漳州市医院(科室及电话下周补)报名。


我们的暖,更惠及民众


农村幸福路

家门口的路顺畅了、平坦了、明亮了,村民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导报20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事暖城”之“农村幸福路”项目,将联合海沧区政府、海沧交通局、海沧街道办,为海沧街道锦里村村民改造家门口的公路,抚平它长久以来因地下管道修复、人来车往、风雨侵蚀等留下的累累伤痕,完善排水设施,并为它铺上沥青,路旁新建太阳能路灯,为村民及机动车安全出行打造一条“农村幸福路”。

  

海沧区海沧街道角嵩路南侧锦里村外围,有一条大致呈东北走向,长约1.6公里的农村路,是锦里村村民回家的必经之路。在这条宽约7米的水泥混凝土双向车道上,白天行人和车辆时不时得走"S"形,躲避路面破损的小坑,凹陷不平的井盖。到了夜晚,光线昏暗,行车的颠簸感便明显加强,车轮压过井盖的回弹声,更与村里宁静的夜晚格格不入。

  

“因排水不畅,修复地下管道的需要,对路面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海沧街道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路面破损,村民出行安全隐患大,车辆行驶噪音大,确实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为解决村民的身边事,要紧事,海峡导报将联合海沧区政府、海沧交通局、海沧街道办对这条路进行提升改造。

 

 “目前路况的主要问题是水泥路面局部板块有破损,检查井有破损且字迹不清,排水不畅,照明设备待提升。”海沧街道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将对较好完整的路面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再加铺沥青,对路面破坏较严重路段,先挖除破损路面,加铺沥青,对现状雨水箅、检查井的改造加固,并更换现状井盖,以及新建太阳能路灯。

 

“无论干事业还是过日子,都希望有一条顺畅的路。”锦里村村民林先生听闻家门口的路将改头换面,十分期待。“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农村路是连接农村和城区的通道,农村路路面顺畅了,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表现。”

   

据悉,目前该工程预计4月招标,5月进场施工,争取年底完工。海峡导报将实时关注工程进展,记录它的蜕变过程,敬请关注相关后续报道。


宜居工程

链接海翔大道与漳州同城大道的孚莲路通车了,佳福花园、佳隆花园这两大安居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通达集团、厦顺铝箔的扩建,都为这片区域带来了人气,孚莲路上一幅宜居的蓝图正在慢慢变为现实,然而,宜居舒适的环境,还少不了绿化的装扮。

   

 “导报20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 暖城暖事”之“宜居工程”项目,将联合海沧区政府、海沧建设局、海沧城建集团提升孚莲路(翁角路—鼎山中路段) 两侧绿化景观,在道路旁种上花草绿植,赏心悦目的同时,也为居民生活空间隔起一道天然屏障,抵挡道路的扬尘,降低马路噪音。


“这条路还没通车时,尘土飞扬,现在路通了,边上的安居房也快建好了,周边住人渐渐多了起来,如果路边能种些花草树木,这条路的颜值马上就高了,也更适合居民散步。”在通达集团上班的刘先生就租住在离这条路一公里外的小区,下班习惯走回家,他这个步行族注意到了,“硬设施”道路通了,但“软设施”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目前仍“留白”。

     

 “随着孚莲路高架桥的通车,两侧工厂、安居房建设的推进,为营造宜居环境,孚莲路(翁角路—鼎山中路段)两侧绿化提升工程提上议事日程。”海沧城建集团园林公司工作人员林先生介绍,项目范围为孚莲路两侧,道路全长约1350米,面积约40440平方米,立项总投资约362.71万元,目前已完成方案、施工图设计,正在开展招标工作,主要在上面种植香樟、小叶榄仁、黄金榕球、红车、马尼拉草等苗木,并安装浇灌系统等。“通过该项目建设,完善道路两侧绿化配套,提升道路两侧整体绿化景观效果,改善周边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项目建成后,将很大程度上减少道路扬尘、噪音对居住小区的污染,营造舒适居住环境。”

    

据悉,项目将在5月底进场实施,预计10月完工。海峡导报将实时关注工程进展,敬请关注相关后续报道。



20件平凡小事

20个暖心故事

直戳心窝,触及心灵,温暖人心

你也被感动了吗?



 临海,听风,读两岸!


海峡导报1999年3月9日创刊,历经20年征程,这份全国唯一以台海新闻为特色的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始终温暖如初,已成长为一份扎根厦门、影响闽南、辐射海峡两岸的主流媒体。


20年来,海峡导报以笔为犁,为广大读者“种”出累累硕果,维持着这城市上空的温度。

而今迈步从头越

不忘初心,不负芳华

新起点

我们“从心”一起再出发!



来源:海峡导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