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麻石楼,高明35年教育一中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高明新闻 Author GMTV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国家的发展。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教育事业日新月异。
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这期间,有着35年历史的高明一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每一步变迁,都是高明区教育事业的印证和缩影。
来,和教育君一起乘坐“高明号”时光机
回顾高明一中的35年
第一站: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1983年,高明恢复建制不久,当时在财政并不充裕的情况下,主抓教育的赵其俊副县长提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应该要建一所重点中学。
当年高明一中的奠基石现正陈列在他们校史博物馆的门口。
龙老师是在高明一中任教了35年的老教师,他也是见证着高明一中从最初到现在的发展。
1984年,龙海升老师来到了刚刚建成的高明一中任教,他说,最初的教学楼只有一栋由花岗岩建成的三层大楼,运动场的地面都是砂石铺成,一遇到雨天全是泥水。
高明一中老师 龙海升:以前的高明一中跟现在差别很大,以前都是花岗岩建成的教学楼,还有学生宿舍和教学楼,现在留下来的就是当时饭堂。后来拆下来的麻石就铺成了部分路面。
高明一中老师 龙海升:印试卷和作业,用钢板刻蜡纸,再拿去油印,这种情况持续到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
第二站:五年培养出三个高考状元
尽管条件艰苦,但高明一中却卯足了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2008年被确立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创建学校。
2003、2005和2007年,高明一中学生谭志佳、卢晓宇和严俏华相继夺得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五年培养出三个高考状元,这在全省的同类学校中,绝无仅有。
第三站:高明教育中的龙头地位
如今的高明一中已不复往日的模样,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伫立校园,体育场所也换成了绿茵草地、橡胶跑道,教室里都配备了最新型的信息化设备。但唯一不变的,是高明一中在高明教育中的龙头地位。
2019年9月1日,沧江教育集团挂牌成立。
集团由高明一中、沧江中学、沧中附小,以及区机关幼儿园等学校组建,形成“1+2+N”(1所龙头校,2所种子校,多所加盟园校)的协作型集团化办学模式。这是高明区集团化办学的首度“试水”,计划三年内打造全市一流的品牌教育集团。
沧江教育集团总校长、高明一中副校长 赵文林:作为高明一中,因为它有比较长的历史积淀,这种历史积淀就能更好地把沧江附小和沧江中学,乃至我们机关幼儿园,去进行优势资源整合,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一起来建设优势的品牌课程,这种品牌就包含了信息化,各种的学科竞赛,让我们的孩子在高明一中的龙头作用下,将孩子的培养的方式、模式、机制可能就打通了。这样我们可能就会为更好的高等教育,比如说清华、北大、和全国十大名校,输送更多的高明学子。
高明区教育局局长胡琦华认为,当前我们正面对新高考改革等教育发展重大变化,这是高明教育实现“换道超车”的最好契机。
高明区教育局局长 胡琦华:将高明区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校,串联成紧密有力的纽带,高明一中要当好全区教育的火车头,重点提升普通高考这一基础教育的出口质量,沧江中学和沧中附小要利用其区域品牌的初中和小学的资源优势,为高明一中提供更加优质的学生和课程资源,机关幼儿园要形成头雁效应,领好学前教育办学的方向,让更多教育优质资源通过集团化办学汇集更多的高明学子。
35年来,高明一中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名声大噪。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始终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当年的校舍墙壁,如今成了每个一中学子入门必走过的路,似乎是在提醒着大家,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同时也承载着前人对后人的祝福,传承过去、展望未来。
▊ 推荐阅读(戳下方标题)
素材来源 | 高明新闻
编辑 | 高明教育微信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