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 改革赋能教育,绘就“学在高明”发展图景
日前,全市首个区级幼小衔接课程培训基地在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揭牌。这意味着,高明有了全区性学术型幼小衔接教研基地,以系统化的课程,垂直化的管理,为全区幼儿园、小学师生提供综合交流探究平台,将一改零散、不成体系的幼小衔接现状。
这是高明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又一缩影。今年以来,高明教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破题,优化教育体制,完善教育资源布局,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育质量内涵发展,推动高明实现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描绘“学在高明”发展图景。
一级化办学
全区一盘棋优化教育布局
一年前,地处凤凰路以西、丽景东路以北的西江新城第一小学投入使用。这所投入2.1亿元,按照省一级化学校标准规划建设的学校,在建成伊始就定位打造为珠三角地区基础教育标杆名校,肩负着高明市民的厚望。
近日,西江新城第一小学举办了第二届体艺节
“建校之初,荷城街道拨款100万元作为新城一小的启动资金,为学校建设发展奠定基础。”新城一小校长冯结莲表示,不过,新校的发展无论是硬件配套设施,抑或是校园文化建设,仍需要持续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作为支撑。
今年秋季开学,高明区实施《佛山市高明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在全区初中一级办学基础上,推动全区小学、幼儿园全部收归区直管理,实现全学段教育管理、经费投入、教研科研、师资配置的一级办学、一级管理。
与三年前公办初中的一级办学一样,成为区直属学校后,公办小学迅速感受到本次管理体制改革的红利。在经费请拨上,一改过往额度低、层级多的申请审核流程,由区财政部门统一实行点对点义务教育经费的划拨。
“经费快速到校,让学校各项工作顺利稳步推进。”冯结莲算了一笔账,新城一小今年学生从原来的500人增加至近1400人,按照全区生均公用经费1490元来算,今年区财政部门就划拨了近200余万元的教育经费,成为学校大型活动的开展、师资队伍的培训以及各项开支的重要保障。
公办小学实现办学管理权“上移”的同时,也带来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过往,各镇街学校教育经费使用权限一般为2万~3万元,超过即需提请所属教育部门的审批,如今使用权限金额进一步放宽至30万元。“区一级化办学后,让学校拥有了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学校可根据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高效地推动教育项目、教育配套设施以及各类开支的迅速落地。”高明区教育局财基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洲中学新体育场已建成投用
“区级管理为主、各镇(街)协助”的区镇合力模式下,进一步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今年,全区投入1.19亿元,持续提升优质学位供给。数据显示,沧江中学新教学楼和综合宿舍楼、西安实验小学新教学楼和综合楼、崇步学校新教学楼的扩建,共新增竣工校舍面积约2.83万平方米。加上广外佛山外校(二期)扩建投用,北大培文实验学校建成开办等,公民办中小学共新增学位3000个以上。
此外,蓓蕾、明珠、福源、梅沙、明德5所幼儿园同年建成开办,新增学前教育优质学位2300余个。
构建教育智库
全区教研网络培育优秀教育者
成立“四位一体”的区级教师发展中心,构建全覆盖中小学“教研网”,开启“智慧+教研“的高水平教研探索……如果说,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是高明教育的关键,那么,教研则是高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今年9月,高明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升级转型为区教师发展中心。“四位一体“的区级教师发展中心,设置了教研部、学校发展部等6个内设机构,4个镇街分设镇街教育服务部,打通全区教研科研、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的任督二脉。
除了推动教研体制改革,高明还发挥学校各优势学科的带动与辐射作用,锻造名师、学科骨干教师,聚焦学科载体建设,为教育质量提供保证。具体而言,在创建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4个首批学科基地外,今年秋季开学后,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5个学科教育研究基地亦扬帆启航。多元的教研平台,构建中小学全覆盖的“教研网”,打造全链条式区级教学教研。
召开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
数据显示,首批学科基地建立仅7个月,撰写论文70篇,召开主题研讨会55次,开展示范课59次。与此同时,高明还发布《高明区中小学学科教育研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推动学科基地建设成为全区学科课程教学改进的试验田,服务全区各学段学科的教育,助力提升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
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副主任钟明介绍,基地将采取“2+1+N+n”模式运营,即由区级学科教研员和区级学科带头人共2人领衔,1名基地学校学科组长为主持人,全区若干名学科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若干名学科青年教师为组员,实行“区教研部门、基地学校、学科组、区级学科教师”四级联动,调动多方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一级办学管理体制下,学科教研基地学校落户一街三镇不同学校,让教研网络进一步延伸全区。在此背景下,高明还全面开展基地学校到联盟学校送教送研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区级教研资源切实下沉到镇街学校、镇街教师之中,让学校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得到更有力的支持。”杨和中学校长刘胜荣表示。
中小学校长研修,开展“基于学校发展的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
高明在教师队伍的培训提升上不遗余力,在名师、名校的培育上,同样下了大功夫。今年,面对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区教育部门一方面争取编制人事部门对教师编制的支持,到优质师范高校开展专场招聘,另一方面,打破镇域教师交流藩篱,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鼓励名校长、名教师到偏远学校交流,促进新教育理念的多维普及,提升全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围绕佛山市‘三名’工程,发挥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的培育引领作用,加速全区基础教育‘三名人才’成长。”高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高明将继续进行科学规范的名师梯队建设,推进校长专业阅读与培训,提升校长科研水平,优化校长任期目标考核,探索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同时实施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学制改革创新
助推高明教育弯道超车
伴随着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加快规划选址,高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高明该拿什么来承接机遇,拿什么来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办好教育,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无疑是新时代高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沧江教育集团揭牌
今年秋季开学,高明“沧江教育集团”正式启航,该集团以高明区第一中学为主导,沧江中学、沧江中学附属小学以及高明区机关幼儿园等各学段为龙头学校,强强联合,打造“1+2+N”(即1所龙头学校、2所种子学校、多所加盟园校)协作型集团化办学模式,剑指全市一流教育集团。
与此同时,沧江教育集团已在学制、课程、招生和教学评价、教师交流等方面展开详实的规划。其中,在创新学制改革方面,沧江中学、沧中附小将推进“5+4”(5年小学、4年初中课程衔接)学制改革。目前,沧江教育集团向家长发放了学制选择的征询表,已有七成以上家长选择“5+4”学制。据悉,明年春季学期开始,集团小学将开始正式按照学制改革分班,即分为“6+3传统教学班”和“5+4改革实验班”,但不会影响初中学校的选择,后者将更注重初小知识衔接,以及学习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等课程的引导。
“‘5+4’ 学制的改革主要围绕从育人的质量到育人价值观,再到课程结构改革的主线展开。”沧江教育集团总校长赵文林表示,学制改革的立足点在于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通过科学的育人价值取向,让每个学生每一步都走得坚实。立足于此,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从内容结构、课程结构以及人员结构多方发力,真正做到为每一个孩子着想,为一个地区着想。
无疑,沧江教育集团创新性地从传统的“6+3”课程结构走向“5+4”学制的探索实践,成为集团化办学推出后最受关注之处。“实际上,‘5+4’学制改革,最大的好处是让人成为人,让思维成为思维。”赵文林认为,“5+4”学制打通了人才育人模式的结构变化,可促进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符合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沧江教育集团是高明优质学校从组合走向融合的创新尝试。自推动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来,创新办学机制体制,成为高明教育的自我突围之路。
三校合并后的广二师高明附校
同样在今年秋季开学,由原富湾中学、富湾小学和少年体校三校合并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高明附属学校正式揭牌,探索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的教学模式改革之路,借力广二师高校资源,通过其教育理念、推荐管理团队、指导学校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估等工作,将打造成全区有规模、有特色、有品位的优质学校。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推动教育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努力实现高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集团化和九年一贯制等办学实践,推进各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进一步扩大公办义务教育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让“学在高明”发展图景一步步落地开花。
▊ 推荐阅读(戳下方标题)
素材来源 | 佛山日报今日高明
编辑 | 高明教育微信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