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66文艺独家】用传统文化塑造人心

2014-10-13 文艺之声

【用传统文化塑造人心】



(文艺之声记者胡宇)为了充分挖掘典籍文献内涵,突显传统文化魅力,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2014中国图书馆年会期间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论坛分别邀请社会知名学者、中国图书馆学会古籍整理与文献保护专业委员会成员和各省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参加。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在论坛上做了“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的主题演讲,针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王蒙说。


王蒙:传统文化为什么在今天还有这么大的意义吗,就因为我们今天在这种物质的格局、生产力的格局,出现了空前的新的局面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世道人心,问题还非常大。孔子两千五百年前就讲过这样的话,人之不修,仁德你没有好好的去修养,你没有很好的本着仁德的精神去修养。学之不讲,你又不讲学习,你又不讲学好,你知道很多道德的,治国平天下的、修身的、修心养性的大道理,可是你没按照它去办,不善不能改,那个时候孔子就对世道人心非常的忧虑。


论坛上,王蒙谈到大家最关心的核心价值观该如何践行的问题时,他说,核心价值观应来自历史、文化、生活、人民,但最重要的是人心。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价值判断的标杆,而价值的积淀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


王蒙: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大街上摔倒了,要不要去扶她,这个骇人听闻,这有什么可讨论的。而且居然真有你扶一回,她就讹上你了,以至于说去扶一个摔倒的老人之前,先要用手机照相,先要找两个人作证,证明这不是我碰倒的。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改善人心、优化人心。而改善人心、优化人心的一个路径之一,就是从我们人心里面挖掘出那些美好的东西。价值观的本质应该在我们的心里,因此价值观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培育人心,优化人心。


【许鞍华谈《黄金时代》】



(文艺之声记者张涛)《黄金时代》上映之后,无论是电影结构还是无高潮的平铺直叙甚至是人物的念白都备受争议,导演许鞍华近日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回应来自坊间的种种质疑,《黄金时代》正在上映,影片以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全视角呈现一个文学创作井喷的年代,关于创作这部电影的源起。

许鞍华说:2003年左右跟李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大概是准备拍一个两个女人的故事。然后就说不如拍丁玲和萧红,一直到2007年拍完《姨妈》,《姨妈》的老板袁枚就说很想拍萧红,那的时候我的反应是“啊”然后李樯说他很想写萧红。

许鞍华今年67岁了,从1975年入行开始,半生都在和电影打交道,她曾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是少见的兼顾电影商业创作和艺术表达并关怀女性命运与社会现实的作者型导演。曾经历过获奖无数,也走过迷茫的创作期。行将60之际,许鞍华却拍出小成本影片《天水围的日与夜》,更以《桃姐》再登事业巅峰。导演许鞍华说这部《黄金时代》的题材是她一直想要拍的。

“开始的时候觉得特别有吸引力的是几十年前,觉得她挺悲惨的,很传奇,可是隔了40年后再做准备工作的时候,观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还是很吸引的主要原因是我和李樯都想拍一个从事创作的人的生涯的故事。我觉得也不是要去表达什么,看看她们是怎么创作的这种故事。特别有吸引力。”

在谈到自己心中的萧红时,导演许鞍华说:

“她的悲惨的命运跟她作为一名女性完全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不要她上学了,要她嫁人安排一个婚姻,她逃出来了。她所有以后的动作都是因为封闭的家庭,然后这个家庭主要是对女性的歧视。她说到她的黄金时代其实挺惨的,那个时候在她的生活里特别富足的,有钱的,不饿的,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也平安的,可是她是在日本跟萧军分开了,所以她的内心是痛苦的,可是生活还是平安的,这已经是她的黄金时代了,是一个反讽的东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