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子关系:没有死勒猛拽的父母,就没有所谓的青春叛逆期

2016-10-25 绿林好菡 家庭治疗研究院

点上面蓝色字【家庭治疗研究院】关注我,微信号strken


作者/绿林好菡

来源:初心客厅心理疏导平台(xinlishudaozixun),联合国际心理协会,打造“线上心理疏导,线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01


有一种甜蜜的负担:家有小女初长成。



咿呀学语的小棉袄,转眼就亭亭玉立,长成青春期的大姑娘。



当妈的又骄傲又焦虑:

每天都有少女早恋私奔未婚生子丢厕所的新闻,拨弄妈妈敏感的神经。



不管,出了事,就是“灭顶大事”,一辈子追悔不及;

管,她和你闹得水火不容;

管太严,长大后不会谈恋爱,情商低,不会处对像,弄不好就剩女恨嫁。

管太松,挑人不淑,单亲妈妈……



妈妈们恨不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斗智斗勇,慎进谨退!






02


有的妈妈,就能举重若轻,轻描淡写化解这青春期的洪荒之力,简直和女儿处成闺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什么早恋、上学,都能和妈妈摆在台面上,有商有量,哪有什么叛逆期!



海丽姐就有这本事。

第一次见她娘俩,我就很诧异。



我们正聊天,女儿蹦蹦跳跳进来。

一看有客人,立刻敛声静气,大大方方地问了好。她请示妈妈,能否和某个同学出去玩,妈妈很温柔地回:

“当然可以呀。”



我立刻捕捉到那温柔的语气,瞬间很内疚:自从有儿子后,说话声音都是高八度,日常说话基本用吼的。之前还调侃,一个小熊孩子就能干掉一打淑女。可海丽姐人家对孩子说话就这么柔声细气的。



女儿走后,我憋不住,问:

“姐姐你不盘查一下去哪?都有谁,何时回?”

“没事,她有分寸。”



她见我爱听,就和分享前几天的一件事。

事关早恋、换位,和老师沟通,母女沟通。






03


开学女儿升初二,放学回家长吁短叹:

“老师要换位,没法和小海坐一起了。”



海丽姐以前就常听女儿说小海,一说起来,眉飞色舞,带着那种又害羞又欢喜,憋不住的神情。



早恋苗头,当妈妈的怎么破?

掐死在萌芽中?正好趁老师换位,调虎离山,给俩人中间隔道银河?

严防死守?和老师统一战线,严密监视?



丽姐,是这么处理的:


首先,了解事实,及女儿真实想法:

丽姐和女儿亦友亦亲。开明的妈妈,能得到女儿的更多分享。



汇总小海的片断,可以判断,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小男孩。女儿尤其欣赏他,经常称赞小海不像有些学霸,爱藏着掖着,不管谁请教,小海都耐心辅导,也不会瞧不起学渣,讲解完后再耐心地问:

“我说清楚了吗?要是我没讲清楚,再讲一遍。”

冲这句话,这孩子可交。



女儿谈到小海,虽有娇羞,但磊落大方,这喜欢是同类相吸,是对美的欣赏和爱慕。谁不喜欢和优秀的男生作朋友?又能补习自己短板的数学?



事实基础上,丽姐表明态度——

支持女儿继续和小海同桌。



支持的态度,是对女儿的信任。

孩子也更愿意信任母亲,进一步倾诉,求助。






态度摆明,接下来授人以渔:

教女儿独立解决问题。

循循诱导:“你可以自己和老师说,申请破例。”

老师那可是权威呀,去直接对话,女儿有些胆怯。



继续分析做的后果:

1、老师可能会同意。

2、即使老师不同意,也会对她留下好印象。一个有勇有识,善于主动沟通和表达的独特女生。如果妈妈是老师,一定会非常喜欢这样的孩子。



打消女儿顾虑后,进一步传授具体执行方法:

1、挑好时机:瞅准讲课老师状态好的时候。

2、设计话术:开头寒暄,察言观色——我有一个小问题请老师帮助。



陈述小海的辅导风格,表明自己很希望提高数学成绩,申请是否可以不调位,并申明:出于学习考虑,并无非分之想。

非分之想这四个字可直接说。




换位事情搞定,女儿很雀跃。

不只是“留下小海”,更在于和“权威”对话,并达成正向效果——遇到问题,想方法独立解决。

这解决的过程,和大人同气连枝,共商进退。



首战告捷,换位搞定。隔了几天,母女闲话,闲闲地逗女儿:

“最近和你的小男朋友怎么样?”

“妈妈,他不是我男朋友。”

他还不错呢!可以考虑一下。



女儿正色:

“妈妈,现在谈朋友,我还太小了,你之前也说过嘛!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互有好感是很正常的,但是大家都不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样,有亲密的举动和关系……我们都还小,把这份感情放在心里就行了。”






04


青春期从来不是一夜叛逆的,横冲直撞更多是死勒猛拽的反噬。

压制有多大,反抗就有多强。



明朝那场知名的谋逆案,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女,最后置身家性命不顾,把汗巾勒向皇权——人在被极端压制下,反抗有多强!



海丽姐的方法看着简单,但从第一步:孩子和父母交流。这一点恐怕很多父母就作不到,她们明明心里全是孩子,愿意为她生为她死,可是不知道怎么,就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对孩子,他们是色厉内荏的纸老虎,从来不是拉下身段的小伙伴;

他们是执行双标的暴君,从来不是言行合一的楷模。



曾看过一个叛逆的女生的日记,力透纸背写下自己的人生目标:

赚足50万,还给父母,或者毕业就远嫁——从此和他们一刀两断。



这女孩后来逃学私奔、丈夫家暴、生下孩子送人,这种种难道就归结一句:

这孩子天生反骨!



反得是谁?为什么反?

大禹治水,疏胜于堵……听过太多道理,依然教不好孩子,大约是太当自己是家长,自己说得就是天条,不容忤逆。也许你是赢了理,但丢了情。






都是第一次当妈,谁就那么有经验?

你就保证自己都对?

纸上谈兵,金科玉律也未必适用所有人。



倒不如别摆谱,别被害妄想症,和女儿当个闺蜜,听听她心里怎么想。也让自己,和女儿一起成长。



多年的父子成兄弟,大约说的就是这样吧!




长按识别以上二维码即可关注“家庭治疗研究院”



作者:绿林好菡,温柔未遂女菡子。广告人,设计师,梦里有片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