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儿杀害父母藏尸家中数月:爸!妈!好好在家陪陪我!

2018-03-14 娇娇妈 家庭治疗研究院



作者:娇娇妈

来源:娇娇妈(ID:jiaojiaoma8)


01


教育界有句流传甚广的话说: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总有一天会加倍地报复在你身上。


对此,我深以为然。


特别是无意中看到以下这条新闻——华裔父母被唯一亲儿残忍杀害藏尸家中数月。



据悉,嫌犯贾立天使用十字弩射杀了从新西兰赶来探望他的父亲。


之后,他又编故事把母亲骗来找他,用屠刀杀害了母亲。


由于担心尸体腐烂发出恶臭引起怀疑,他把房间的门缝都塞满了毛巾。


然而,在两个月后,仍被租客发现报警。


对于如此丧心病狂,无视骨肉亲情残杀父母的凶案,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当看到贾立天的成长背景后,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这场悲剧看似是荒唐,实则是必然。



据报道,贾立天的父母——贾及夫妇都是国内能力很强的高才生,后来投身商海。


由于事业起步,对孩子疏于照顾。


2000年,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前程,便同时申请了加拿大和新西兰移民。


2004年,因为新西兰移民得到批准,一家人便迁往新西兰居住。


同年,孩子进入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读书。


2005年,加拿大的移民也被批准,于是,他们便带着孩子移居多伦多。


一年内,几次三番的移民,对于适应能力弱的人来说,真的是一场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而此时母亲周实不舍得放弃自己在奥克兰大学的工作,于是便独自重返新西兰生活。


父亲贾及则忙于生意,常常返回中国。


可想而知,当时贾立天经历多次移居、转学、与双亲分居三地后,内心会有多孤独和彷徨。


而就在这不久后,贾立天就出现了强迫症等心理疾病,随后被迫辍学。


直至案发前,贾立天的心理疾病仍对父母隐瞒,而事实上,父母早已察觉。


当时父亲赶往新西兰探望他,就是希望帮助他接受治疗。


然而,一切的弥补已经来不及了。发疯了的贾立天将其残忍杀害,不久,也将魔抓伸向母亲。



02


有网友评论说:这是一场现世报。报复的是童年的缺失,爱和陪伴的丢失。


对此,我是赞同的。


而这种家庭教育导致的现世报并非个案。


看湖南卫视热播的《变形计》,富二代们进入青春期后变得叛逆、暴躁、狂妄,打架、逃学、怼父母一样不落,甚至沉迷于网游离家出走。


他们的“坏”,在父母看来,在节目组看来,是从未吃过苦头导致的“不懂事”“不感恩”“白眼狼”。


于是,把他们带去穷苦潦倒的山村里变形。


而事实上呢?


稍稍有点教育常识的人都会发现,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几近相同: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照顾,面对孩子的需求,直接用金钱和礼物打发。


他们的“坏”并非充裕的物质生活导致,而是缺爱导致。


很多父母心安理得地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为孩子打点所谓的未来,总是高喊着“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总是自认为“这是为孩子好。”


结果到头来,孩子不仅缺失该有的童年幸福,也失去了成人的机会。


曾国藩曾说: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老祖宗也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贾及夫妇们怎么就不懂这些道理呢?



0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之爱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性之上,应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


而不得不提出的一点是,当前的大多数亲子关系里,父母子女仅是身份,并无实质情感。


换句话说,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记得《快乐大本营》有一期节目,应采儿吐槽陈小春对自己的儿子不了解,他们之间很不熟。


而追过第五季《爸爸去哪儿》的人都知道,一开始的陈小春因为长期工作,对儿子的习性、爱好等全一无所知。


他面对镜头接受采访时也坦言:对儿子很不熟,了解程度几乎为0。


而在后续的节目互动中,他对待孩子的态度极没耐心,全程靠瞪眼和吼。


直到软萌的儿子对他喊出:Can you stop angry now ?(你能不生气了吗?)


他才恍悟和反省,自己需要多点耐心去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用心对待孩子!


教育作家尹建莉说:仅有血缘是不够的,父母和儿童之间的感情,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


的确,如果彼此相处的时间不够,程度不深,哪怕是独生子女,亲情照样会大打折扣。


在这一点上,陈小春无疑是幸运的。


因为演员职业的特殊性,让他有了把工作和带孩子结合在一起的机会。也正是这个机会触发他内心对孩子教育的觉醒,调整自己的步伐。


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外出打工者来说,抛开孩子成长中对父爱母爱的需求,一头扎进事业里,不懂得自发地去改变,那么,往往一辈子在心理上都无法和孩子再亲近了。



04


当然,这里也不是说,为人父母必须有一方辞职在家全职带孩子。


毕竟,生活里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孩子的教育、双亲的养老等,让这种做法显得格外不现实。


可是,既然生儿育女,就要担当起责任和义务。

至少,在下班的时候,在周末的时候,放下手机,放下杂念,尽可能地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他的内心需求,有条件的家庭更要带他一起去认识世界,享受人生。


尽可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花期”里,有你的参与。



有家长曾在后台留言问我:十四、五岁的孩子总不希望父母什么都管,为什么?


这里我回答你:因为他们长大了,会有自己的小世界,自己的小生活,会有超强烈的独立空间需求。


你进入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绝不会增多。


这是成长规律,无法抗衡的客观存在。


所以,请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好好陪伴,别等错过了花期再遗憾!


毕竟,花期有限,岁月难留,童年无价,光阴荏苒!



今日话题

你是全职妈妈/爸爸还是职场妈妈/爸爸?一天陪孩子的时间有多少?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与娇妈一起聊聊。

End


作者简介: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娇娇妈(ID:jiaojiaoma8)

预约亲子关系咨询师请联系微信13418107173





猜你还想看:

1、幸福的家庭,从来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2、同学聚会中,总有这样一种人“很丑”

3、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情绪,就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