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修复师们用双手小心翼翼的复原出残卷中的文明记忆

2016-08-05 搜见 最爱浙江

▲纸张上有些字迹还十分清晰,有些因为破损或卷起,或缺失。章勇涛 摄


手下是外行看不出门道却必须过硬的技法,

光阴在人与古籍默对间流转。


▲这是一套捐献的家谱,存放在天一阁修补。章勇涛 摄


在许多人眼里,

古籍修复是项神秘而神奇的工作,

那些出现虫蛀、发霉、破损的古籍,

经过古籍修复师的手,

再次“重获新生”。




▲纸张取下来进行分页。章勇涛 摄


宁波天一阁博物馆,

是12个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

目前中国有一千多万册古籍亟待抢救性保护。

修复师们用双手小心翼翼的复原出残卷中的文明记忆。

修复前的拍摄保存。章勇涛 摄


▲将一页古籍整平。章勇涛 摄


走进宁波天一阁,

董捷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弄着

案板上破损不堪的泛黄的纸张。


董捷在调纸的颜色。


 在古籍修复中,浆糊是必不可少的。章勇涛 摄 


这是《台东涧溪鲍氏家谱》中的一页,

由于书页破损严重,塑料纸下面铺一张

事先画好的与原书页尺寸一样的样板纸以做比对。

薄如蝉翼的薄棉纸在董捷手下十分服帖,

一会儿功夫,脆化需加固的一角就修补好了。



 把水分挤压出去。章勇涛 摄



▲用毛巾擦干水分。章勇涛 摄


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古籍修复专业的谢龙龙,

已埋头工作了四年。

一本破损程度较为严重的台东家谱,

是他近两个月的工作重心。

细节部分用毛笔去清理污渍。章勇涛 摄


▲毛笔、喷壶、镊子、浆糊都是古籍修复的基本工具。章勇涛 摄


修复古籍不仅要练就一双巧手,

还要借助喷壶、毛刷、镊子、

锥子、大针之类的简单工具。


▲用镊子修复破损的书籍。章勇涛 摄


古籍修复不仅对修复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

所经手的每一页纸张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这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对纸张甚至浆糊的要求也很高。

谢龙龙的工作台上有一盆打稀的浆糊,

用小麦淀粉手工调制。

有时,需要几次调制,才能达到要求。


染色后的纸张需要晾干。章勇涛 摄 


▲王萍正在查看修复好的古籍有没有漏洞。章勇涛 摄


浆糊里泡一支毛刷,取备用竹纸,

用美工刀裁开一条或用手撕出一角,

蘸上浆糊,衬在破洞背面,再将多余部分移去。

补在破损上的竹纸,只能留出约2毫米的多余部分。

修复后多余的纸张裁剪。章勇涛 摄


▲敲打古籍,在装订的时候才会平整。章勇涛 摄


当拿到一本泛黄古朴的书册时,

首先要进行纸张无损检测,

鉴定纸质酸碱度、白度等参数,

根据古籍的破损情况确定修复方案;

然后将书分解开来,拆书、洗书,

根据原书的纸张规格,

找到从纸质、颜色到装订线都相同或相近的修补材料;

接着进入修补阶段,一般采取“湿补”“加固”等技法,

要让修补的部分与原书融为一体;最后压平和复原。



▲由于两册家谱太大,放不进压平机,用石板压着。章勇涛 摄



▲修复后装订。章勇涛 摄


我们眼中的神秘,却是他们手中的日常。

古籍修复师对于古书的意义,

不止在于修复。

可以说,每一次相遇,

进行的都是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

物件是死的,人的情感是活的。

只有通过人的制作、欣赏和传承,

才能让这些古籍有了灵魂和生命。



百年无残页,故纸有遗香!如今,古籍修复的传统工艺已经成为一项冷门手艺,修书也要有一份匠心。



《搜见》现大量征集

人文纪实影像作品丨职人匠人图片故事

欢迎投稿

扫二维码关注更多浙江故事





◆《搜见》是新浪浙江新闻中心策划打造的原创人文纪实图片栏目,以多元化的视觉表达记录时代体温。

◆图文:综合自下里

◆编辑:卓丽丹

◆投稿:xlsoujian@sina.com

◆声明:图文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