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23

这可能就是泰国独有的慈善文化吧!


多年前在《读者》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描写的是曼谷郊区的一家锡克教寺庙,这家寺庙的庙堂建设不是很大,但寺庙却附属着一个可供几百人同时就餐的“舍粥场”!文章是这样描述的:


这家寺庙始建于两百年前,附属的“舍粥场”也有90多年,粥场开办之初,寺庙就立下规矩:任何人不用付钱,都可以在这里吃饭!并同时接受来自各方信众的馈赠与捐献!


从那以后,这个“舍粥场”就成了一个免费的公共食堂,24小时全天候对外开放,寺庙里十几个僧人充当厨师,每天可以准备几百人的素餐斋饭,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只要你饿了,随时都可以在这里吃饭,包括政府公务员,公司白领,快递员,出租车司机,小商小贩,打工者,乞丐甚至小偷,都可以在这里免费吃一顿,问题是,食物够吗?


不用担心,这个“舍粥场”从开办以来,哪怕是饥荒年,都从没发生过食物短缺的问题。



泰国是个全民信佛的国度,他们对佛教的笃信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己身体的重视,每个男孩儿都必须有修行的经历才会被认为“成人”,佛教“普度众生”的教义深入人心,每个信佛之人都以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与天地共存,他们与佛的沟通,只限于自己把真实的内心,尽量靠近极乐世界的一种心理诉求,没有太多的功利思想,泰国的小乘佛法基本上属于佛教的原教旨主义,但同属原教旨主义,泰国的小乘叫法却很少出现极端宗教主义现象。


在“舍粥场”吃饭的人很多,但捐献的人更多,特别是佛教节日期间,捐献者人满为患,有钱人拉着整车的大米或者蔬菜排队捐献,钱少的扛一袋大米,甚至几斤米,三个葫芦,两个黄瓜,不嫌多也不嫌少,从来也没有人感觉捐的少而害羞,更没有人感觉捐的多而自豪,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时候捐献的食物太多,厨房不得不拿出多余的食物赠送给附近的穷人。


这篇文章最打动的是,有些打工者或者长期生活在附近的穷人,平时也不怎么捐献,但每次去吃饭仍然吃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也没人看不起他们,但他们绝不是白吃你的,闲暇之余,他们会主动帮助帮厨房干点杂活,比如卸车,买菜之类的,甚至有的乞丐还经常把讨来的钱捐给厨房。(这让我想起了美国一次慈善晚会上,有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有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但荣获“慈善之心”的却是一个只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姑娘露西,慈善晚会的标语是:捐出的不是钱财,是心意!


我们经常在问:慈善的意义是什么?捐得越多,越有善心吗?我认为,捐多捐少只是你的捐赠发挥了不同的运用,但你的善心无法用金钱衡量!


泰国佛教所倡导的这种“共予之,共取之”的理念,如果放到现实社会来实践,一定会与现实矛盾发生冲突,虽然这种慈善的形式只能存在于洁净的无极世界,但如果人类社会真到了这一步,也许人类真的就实现了“生而平等”的终极境界了!


泰国买房.扫码咨询

最新资讯

★ 海南限购“封杀”数千亿!买房养老还能去哪?!

★ 曼谷中心区各地段全解读,投资要明明白白!

 曼谷、芭提雅、清迈投资怎么选?

★ 五一去泰国买房,你猜有多少人?

来源:泰国旅游攻略

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请直接在公众号留言,以便我们及时更正,多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