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翻过了六月到了七月,其实我已经明白那是“溪流的海洋人生”微信公众平台将要迎来一周年的日子,也很早就在酝酿该写点什么。写点什么来表达我的心情?写点什么来回馈读者们的关注与信任?如同歌中唱道的那样“我拿什么来奉献给你,我的朋友?”,千言万语,百感交集,有道是,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
意了部分微信公众平台的周年庆,大多以派送礼物的方式进行庆祝。限于平台技术和财力,我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还是撰文纪念方式比较靠谱。况且“溪流的海洋人生”微信公众平台是以我个人名义注册的,与公司无关,算是给不派送找到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那就由着思绪,写写我个人一年来的探索与反思,如果对朋友们会有所启发,就算是有所收获了。 记得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微信追梦之路”,对当初的起步过程进行了回顾,这里就不再复述,搞得像祥林嫂似的,婆婆妈妈不是我的风格,此处可多省几个字……。何况对于当年的参选岁月也不想再作回顾,毕竟那一页已经翻过了,不愿再作停留。是啊,过去的风景即使最美也都成为往事,不必再作停留,因为时光注定要远行。 写过“岁月留痕”,本篇取名“岁月如歌”,是因为在这一年的成长记忆里我深切感受了这如歌的岁月。岁月如歌,如歌岁月,不必埋怨时间已远,更不必感叹岁月蹉跎,只有经历过才会有所收获。一年来自己埋头走路,同时也抬起头看看外面的风景,满怀疲惫,却也收获了快乐的心境,拥有了连自己都羡慕的那段美好时光,倒是今生无憾!众号注册建立以后,意味着新的一页开始了!找到自身的定位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反复试验各种题材,观察读者的反响,有时属于误打误撞,但总体的定位必须有,那就是以海洋与测绘为主线展开,不能偏离了这条主线。现在以海洋或测绘为主的公众号很多,大多也订阅了,多以资讯类、浅阅读为主,做深度阅读的平台不多,毕竟读者的时间宝贵,碎片化阅读已成快节奏的当代生活的主要阅读形式。 从一开始编发文章,我就留意到一个现象,我们平台读者阅读方式的与其他多数平台不同,那些深度阅读的文章更有市场、更被关注,说明读者们多以专业人士或学生为主,那就需要对目标人群进行修正,找准自己平台的定位。人贵有自知之明,无论从专业视野或学识水平,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是万万不能达成的,只有依赖于网络,通过大量的分检、搜索,才能找到适合编发的文章,正可谓自知无知才求知。于与《海洋测绘》编辑部达成了某种默契,编发他们杂志的文章,为专业人士提供阅读内容。但由于《海洋测绘》属于双月刊,可供并适合编发的文章数量有限,必须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补充。曾看到网络上有海洋二所潘国富研究员关于浅层气方面的文章,想编发就小心翼翼地与他商量,能否编发,因为顾及版权问题,怕给自己惹上麻烦。但他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既然是公开刊物上发表的,只要注明作者及出处,就不用征求意见。在此,万分感谢他的提醒与支持。 需要告诉朋友们的是,我平台刊发的所有文章都是我一人所为,但公司的资源必须加以利用,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手下有帮助下载论文的,有帮助转换格式的,也有负责编辑发表的,倒也各司其职,用其所长,不亦乐乎。时光流转,光影斑驳,转眼间走过了四季的轮回,平台编发了多少专业阅读类文章已经不想再统计,只是感觉编发的文章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好在网络有其神奇的力量,总能挖掘出各类题材,在思维转换中不断推陈出新,但今后的难度升级也是必然的。起来自己有个比较好的习惯,就是愿意不断反思与总结,也愿意在不断学习中变通。每天基本固定的推送时间,不追求文章的数量,不为讨巧编发哗众取宠的文章,不做标题党吸引读者眼球,等等。由于公司经营的需要自己平时也较忙,如果一味追求文章的时效性估计也很难如愿,所以往往会待自己余暇之际多准备一些文章,一般需要准备两周以上的文章,以备出差时也能每日推送,当然看到有好的文章会进行微调也是必须的。 自媒体长期生存下去的根本在于原创能力,在于文章编发的唯一性,于是每周一篇的原创文章也是自己给自己加压的结果。当然,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题材多样化也离不开各位朋友们的无私帮助,在这里就不一一道出名字了,只好委屈请他(她)们做无名英雄了,在此一并表达谢意,谢谢你们!自己订阅了许多相关类的公众平台,其目的不是为了转载他们的文章而是为了不相互撞车,以体现唯一性。看到有好的内容,从网络阅读中汲取营养而非从自媒体的平台中搬运,就需要自己收集相关素材,进行再创作。所谓自我组稿即为如此,以体现自己视野在其中。于我们的平台是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非市场化媒体,属科技类自媒体,不片面追求阅读量和粉丝数,所以不会为此编发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比如鸡汤、养生、谣言、成功学,等等。这类文章确实是可以带来一些貌似众多的阅读量,或者读者因一时好奇而关注了你的公众号,但当真正推送想要推广的文章时打开率却很低。自媒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科技渠道发声,成为一个媒体。自媒体更重要强调的是人的本身,媒体只是依附在自身上的一种属性而已。如果过分追求媒体的传播属性,就会淡化自身属性,这种片面追求数量方式就必然会导致舍本逐末。 真正的自媒体不应该片面追求粉丝数,应该追求的是粉丝质量,即定位好自身的受众对象,为他们服务。必要时可以勇敢地做做减法,让真正的粉丝分享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文章类型的多样化也是有必要的,不能让读者们每天面对一种色彩,生活需要多重色彩,就如美味佳肴是由各种色彩、菜品组成一样,人们也需要时常更换口味。于是,周末时间编发一些散文、随笔、杂谈、资讯及美图等等就成了调味品,当然这些也离不开朋友们的支持与帮助。 常常看到有些朋友在朋友圈推送一些哗众取宠的奇葩文章,感觉应该不是他们自己订阅,而是源于从朋友圈的转发。那是无良平台编辑们惯用的手法,不说明文章出处,标题党行为,各类奇葩主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粉丝数量。要知道当你平台的粉丝数量达到10000+,广告商们便会找上门,他们的广告定价也是按照粉丝数来计算的,所以当你们看到那些每日文章数量众多的平台,你就应该理解了,那是他们被广告商所捆绑后的无奈之举,所谓拿人钱财替人办事。于是各类可笑的文章满天飞,他们做了媒体的搬运工,由于缺少版权保护,也无形中伤害了公众平台原创能力的培育。实,我更在乎我们平台在行业从业者心中的认可,当他们在有某些方面需求的时候是否会关注到你,是否会选择在你的平台发布他们想要发布的文章,等等,以体现自媒体的自身价值所在。好在这些,通过一年的平台运行我也基本做到了,达到了我想达成的初衷,这是最值得自己欣慰的。 看到吴晓波先生有篇文章,题目叫做“自媒体本身是人物经济”,文章指出,人代替了商品成了一切信息的核心节点,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圈层里,所有自组织的行为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的前提下进行的,因为共同的审美和价值观而聚集在一起。是啊,我们因为共同的价值观相聚在一起,建立了各类微信群,大家相互学习与交流,相互支持与鼓励,让原本冷冰冰的世界有了体温,变得柔软,在互动中找到知己,找到爱意。年来,自己在其中付诸了大量的精力与心血,把别人的娱乐当作自己的工作,有挣扎、有磨难、有奋斗,也有快乐和感动。在跋涉和征服中慢慢走来,把人生当成苦旅,收获的是艰辛和岁月的磨难,把行走岁月当成享受,收获的是无数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岁月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用来珍惜的,只有珍惜过的岁月才能体会到人生快乐的味道,而你快乐的心境也能在此将岁月延长,无论是回首青春还是吟咏当今,无论是静思还是慨叹,也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如歌岁月,走过的便是风景,定格在流年里的曾经,让我感慨,让我感动。一年了,“溪流的海洋人生”微信公众平台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平台的朋友们,感谢倾力撰文奉献的朋友们,感谢提供无私支持的《海洋测绘》编辑部的朋友们,感谢与我们互动交流的素昧平生的朋友们,让我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出一片色彩斑斓的余辉,与你们一起分享我喜悦且兴奋的心情。 因为专业、专注,我们收获朋友,因为用心、用情,我们收获感动。一年光阴过得很快,一路走来,回眸往事,我们汇聚了人心,收获了感动,累积了经验。不能用派送礼物来回馈朋友,只能说声抱歉!前路漫漫,我们只好用真情、真心来祝福朋友,道声珍重!再长的话也有结尾,最真的情就体现在今后编发的文章里。
如歌的岁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备注:由于2014年9月15日前平台推送方式过于随意,无法进行精确统计,故统计结果为此后的文章阅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