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地▏说说贝类小海鲜
白贝贝壳略呈卵圆形(上图所示),质坚固,一般壳长24~28mm,宽20mm左右,高10~14mm。壳背部中央隆起,两侧坚厚而低平,在壳后方相当于壳长1/3处,两侧突然扩张,形成瘤状突起。灰黄色或黄白色,背部蓝灰色,有白色细纹;多数具橙红色细纹,有的背部灰绿色或蓝灰色,少数有3条不明显的深色带,并有棕色斑点。气微,味咸。生活于潮间带中区的珊瑚礁及岩石间,在我国分布于南海。 白贝里面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白贝可以用来做出很多种美味的菜肴来,我们可以将白贝拿来煮汤也可以用白贝来炒菜,用白贝来煮粥也是种不错的选择。常吃白贝有利于保护我们的肝脏并且有清热的功效,白贝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多吃不怕肥胖。 花蛤(gé),贝类中的珍品(上图所示),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花纹而得名。放射肋细密,位于前、后部的较粗大,与同心生长轮脉交织成布纹状。贝壳表面的颜色、花纹变化极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组成的斑点或花纹。贝壳内面淡灰色或肉红色,从壳顶到腹面有2~3条浅色的色带。花蛤是市场上常见的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广东、辽宁、山东、浙江和福建等沿海产量较多,旺季在春末夏初。可食用做菜。 花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各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所有人都可以吃,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花蛤等贝类性多寒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花蛤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贝类应经吐沙、熟透后食用。丝瓜花蛤汤,是夏季里推荐的一道鲜汤,两者搭配,丝瓜的清香沁入了花蛤中,花蛤的鲜嫩融入了丝瓜中,简直就是天衣无缝的鲜美,清爽不腻,此款汤品烹制时间很短,花蛤蜊入沸水烧开即熟,丝瓜也是如此,烧纸简易又方便。 油蛤也是贝类中蛤蜊的一种(下图所示),壳有花纹、光滑,油光发亮的,大约因此名字里有了个油字。油蛤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油蛤与花蛤类似,基本吃法也类似,只是油蛤肉质稍嫩一些,这里就不多花笔墨介绍了。 蛏子(上图所示),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贝壳光滑,黄褐色,有光泽,壳质脆薄;表面突出,背缘与腹缘平行,后端纯圆,呈长方形,生长线明显,长约11厘米,好像两枚破裂的竹片,故称为竹蛏。贝壳内面白色,有的能见到淡红色彩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浙江和福建沿海等省,都用人工方法养殖。 蛏子,适宜生长于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夏天是盛产蛏子的季节。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是蛏子中的极品。 蛏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医药作用,具有补虚的功能。蛏肉甘、咸寒,用于产后虚寒、烦热痢疾,壳可用于医治胃病,咽喉肿痛。蛏子食法很简单,洗净后,放养于含有少量盐分的清水中,待蛏子腹中的泥沙吐净,然后用薄刀片轻轻剖开蛏子背面连接处,倒在沸水中,稍为停留,加入葱末,即可捞起食用。肉嫩而鲜,风味独特,是佐酒的佳肴。当然,铁板蛏子也是其中的一种,在铁板上铺上厚厚一层精盐,将铁板烧烫,再将新鲜饱满的蛏子一个挨着一个插进精盐中。靠着盐的温度和咸度做出来的蛏子肉嫩入味,还保持着充足的水分,是笔者的最爱。福建的莆田、福州、泉州、福清及周边地方的人都很喜欢吃蛏子干。厦门人煮咸饭、火锅,都习惯要用蛏干。 小刀蛏属竹蛏科刀蛏属(下图所示),在我国只有在舟山市嵊泗海域才有,主要分布在马关、青沙一带的滩涂里。嵊泗小刀蛏食用时因其无泥质,肉嫩鲜美而著称。小刀蛏因外型美观、清爽,肉味鲜美而深受消费者欢迎,价格远远高于缢蛏。 毛蚶属海产经济贝类(上图所示)。常见的壳高3厘米,壳长4厘米,宽3厘米。壳质坚厚,长卵圆形,通常两壳大小不等,右壳稍小。壳面有放射肋35条左右,肋上有方形小节结,状似瓦垄。壳内白色,壳缘具齿。铰合处很窄,呈直线形,齿细密。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 毛蚶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较高,有化痰、软坚、散瘀、消积等功效,可治痰积、胃痛、嘈杂、吐酸、症瘕、瘰疬、牙疳等病症。由于毛蚶是生长在浅海软泥质或沙质海底,所以,毛蚶体内会积留一些毒素或致病菌,因此,食用毛蚶最好将毛蚶煮熟,以免病从口入。 血蚶(下图所示)是南方沿海地区生长的一种贝类海洋生物,生长在滩涂里。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拨开壳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在东南亚和江浙广东福建沿海一带认为这个东西很滋补,补血。血蚶的吃法以白灼血蛤为主,烧一锅开水,放些香菜,把毛蛤放到开水里8~10秒就可以了。只要能拨开就可以,千万不要等到他都张开了,都张开的话,就没鲜味了。煮好剥开,连肉带血直接吃,可以浸一点醋,或者辣酱。 学名贻贝(上图所示),是我国重要经济贝类之一,是驰名中外的海产珍品。淡菜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也是属于双壳类的一种贝类,它的身体构造跟蚶子和牡蛎、蚌等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它的左右两个外套膜除了在背面连接以外,在后端还有一点愈合,所以在后面背方形成一个明显的排水孔。外壳呈青黑褐色,生活在海滨岩石上。淡菜在中国北方俗称海虹,是驰名中外的海产食品之一。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养殖,特别是北欧、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养殖贻贝很盛行,生产数量也很大。 淡菜是大众化的海鲜品,营养价值很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淡菜蛋白质含量高达59%,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量为7%,且大多是不饱和脂肪酸。另外,淡菜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锌和维生素B、烟酸等。由于淡菜所含的营养成分很丰富,其营养价值高于一般的贝类和鱼、虾、肉等,对促进新陈代谢,保证大脑和身体活动的营养供给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有人称淡菜为“海中鸡蛋”。 淡菜可以蒸、煮食之,也可剥壳后和其他青菜混炒,味均鲜美;也可煮熟后就浸一点醋,直接吃。由于淡菜产量大,收获后不易保存,历来多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可浓缩金属铬、铅等有害物质,所以被污染的淡菜不能食用。
海瓜子是一种白色的小蛤蜊(上图所示),大小形状如南瓜子,是一种在滨海滩涂生长的小水产品,因状如南瓜子而得名。海瓜子贝壳呈长卵形,长仅2厘米,壳极薄而易碎,表面灰白略带肉红色,常潜于泥涂中约5至6厘米处。肉肥,盛产于梅季。海瓜子是舟山、宁波一带特有的著名海水特产,多产于潮汐频繁的泥滩中,海瓜子因其形状大小似瓜子而得名,学名梅蛤。
海瓜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海瓜子壳甚薄,体表有粘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等多种营养成份,含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大众化海产品,海瓜子在3月和8月这二个月为最佳,此时的海瓜子头大脂厚,体黄,味道鲜美。
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待沥尽水分,在锅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热炒,放少许葱末、姜片、盐或酱油,炒至海瓜子薄壳弹开即可装盆食用。肉细嫩,味极鲜,是佐酒佳肴。
当然,在我国沿海地区生长的贝类小海鲜还有很多,比如生蚝、螃蟹、扇贝、明虾、海螺、牡蛎、龙虾、鲍鱼等等,限于篇幅,就不再一一罗列了,留点遗憾待今后有时间再来谈论。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贝类是海中寄生物的主要寄主,由于贝类的特殊结构使其体内的寄生物不容易杀死,烹调时一定要高温煮熟、煮透。另外,在寄生虫病高发期与高发地区,应尽量不食或少食贝类海鲜。
由于自己平时工作性质及所处环境,吃海鲜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件非常普遍也实属正常的一件事。当然,作为海鲜中贵族,鱼翅、鲍鱼、龙虾、刺身、象鲅、扇贝、石斑、皇帝蟹等就不是一般工薪阶层的选择,价格高得离谱。那就不吃也罢,文中所提及的贝类小海鲜,同样可以满足人们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带来食尖上的快乐体验,是食觉与视觉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