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忆▏90年代的中国社会光影

2015-12-27 溪流 溪流的海洋人生

“90年代”是指一个世纪的最后十年,现在通常指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化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极大的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90年代,是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缓解紧张的产品短缺问题。因此,90年代国营体制改革成了主旋律,企业重组的重组倒闭的倒闭数千万工人下岗,一时间下岗问题成为那个时代的焦点。各级政府不得不鼓励自谋职业,并大批发放个体营业证,个体经济就这样在政府默许下发展壮大起来,并最终成为一种合法的所有制成分。

同时,在90年代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与国家对它的投资不相称,使国家财力吃紧,生产资料和人民生活资料长期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为了摆脱资金、技术和经验严重匮乏的局面,中央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要求必须坚定地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吸引国外投资。在中央缓解短缺问题的政策推动下,三资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了初步发展,为90年代外资的大规模涌入奠定了基础。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品经济真正在大陆开始大规模的活跃,从农转工,持续到现在的民工潮开始起涨。


90年代,流行文化开始打破黑白蓝、工装裤、中山装,97年前后,港台娱乐文化如洪水猛兽般席卷大陆。同时,贸易的开放导致恶性事件抬头,犯罪率开始抬头,火车站、汽车站成了是最鱼龙混杂的地方。

90年代,中国大学开始大规模合并重组,扩大招生。那时的校园,既不像现在的开放与混杂,也不像刚恢复高考时的僵化与保守。诗人遍地,海子、顾城、北岛、西川、骆一禾、舒婷,据说在北大,随手一抓就是一把诗人,文学、艺术、社会、人生,每个青年都在憧憬并好奇。那个年代,文艺青年开始出现,地下摇滚猖幻。大学生,承载着理想的同时也背负着叛逆。

1994年3月26日,马来西亚零售商百盛进入中国,超市出现了。第二年,家乐福和普尔斯马特等蜂涌而至,将超市演变成国人最喜欢的购物场所,先是柜台式超市,然后仓库式的大超市也来了。1996年《新民晚报》一篇文章报道,在上海中原路上,竟一字排下华联、三角地、锦江、振原、联农、星地、黎明、为民等17家超市。超市在今天中国已经遍地开花,逛超市成了很多闲来无事的人的首选,很多男性一直不喜欢去商场,但他们都会喜欢逛超市。

90年代是个伟大的时代,也是新生事物纷至沓来的年代。改革开放促使经济腾飞私营股份制、暴发户出国劳务、四大天王、游戏机房、古惑仔和少年犯、地摊书刊和盗版光碟、大哥大和BB机,等等。许多经过这轮改革的暴发户们一夜暴富,满大街都是耳根子挂着大哥大掐着人民币的新贵族。

  90年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呢?大家如果记忆有些模糊,那么,就请在下面展示的图片里找到答案,找回你已经逝去的90记忆吧!

1990年北京交道口路边打家具的人

1990年山西河曲县小学,尽管生活不富裕,家长们也要让孩子穿上最好的衣服上学去

1991年青岛市一个广场上的群众交谊舞会

1991年上海南京路,好八连官兵学雷锋为群众服务

1992年北京西单路口,一妇女一边擦皮鞋,一边接听电话

1992年四川成都市红庙子兴起的民间自发股票交易

1992年刚收割完水稻的四川南充地区的农民打起背包南下打工

1993年海南省海口市,“白领”到人才市场上去请保姆

1993年武汉市沿江大道小动物市场,一个体老板把购得的名犬搁在自己的小汽车上

1994年江西赣州市南门广场,两个人专注地看着呼机上的信息

1995年北京什刹海一群快乐的年轻人

1996年磁卡收藏热在杭州兴起,市民熬夜排队购买“龙卡”

1996年青岛市机关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务员

1997年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喻家湾村,4名村干部接受了村民代表的信任投票

1998年天津老城厢一群孩子打小桌球

1998年三峡库区移民

1999年深圳,陶醉在夜色中的年轻人

■有关图文资料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