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测规范▏拟修订《海道测量规范》之平面控制测量(一)

2016-03-16 海测规范修订组 溪流的海洋人生

【编者按】现编发国标《海道测量规范》“送审稿”(2012年)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业界人士相互学习、交流与讨论,并欢迎业界同行们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本行业作业需要,并根据新的技术发展进一步完善与补充,使之更加全面,具有更好的现势性和可操作性。;ouyangyz@sohu.com。为此,我们平台推出“海测规范”栏目,每周一篇,分篇编发“送审稿”里的章节内容,本篇是“平面控制测量之一”章节。当然,“送审稿”仅供大家相互学习、交流与探讨,在正式颁布前不能作为强制执行的标准,现有执行标准仍为《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1998)标准,特此说明。

一、一般要求

国家各时期布测的三角点(包括导线点、GPS点),凡符合GB/T 17942-2000和GB/T 18314-2009精度要求的,均可作为海道测量的高等控制点和发展海控点的起算点使用。

⒉ 岛礁首级控制测量

采用组网观测模式或基于国际IGS站点与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点观测模式进行作业。数据处理采用网处理模式与精密单点定位(PPP)数据处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①已有GPS B级点且最近两年未进行观测的岛礁,按照GPS B级点观测要求进行复测;

②无GPS B级点但有人居住的岛礁,按GPSC级点要求进行标志点选埋,按GPS B级点要求进行观测;

③有干出陆地但无人居住的岛礁,按GPS D级点要求进行标志点选埋,采用基于国际IGS站点与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点观测模式,观测不少于2个时段,每个时段不小于4个小时,采样间隔1秒。

海控一、二级点布测的方法主要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测图点可采用GPS快速测量法、导线、支导线和交会法测定。其图形布设要依据地形条件和仪器装备情况而定。

海控点的基本精度指标见下表。

海控点基本精度指标

限差项目

H1

H2

测角中误差(²)

±4

±6

相对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 m

±0.1

±0.2

测距相对中误差

1/50 000

1/25 000

测图点的基本精度指标见下表。

测图点基本精度指标

限差项目

HC

测角中误差(²)

±10

相对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 m

±0.3

测距相对中误差

1/25 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 m

0.2

1:5000比例尺地形图 m

0.5

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 m

1

小于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 m

2

注:用导线法测定测图点,由导线一端计算至另一端时,其坐标位移的限差与采用交会法测定测图点时的坐标位移的限差相同。

二、选点

⒈ 准备工作

实地选点工作开始前,选点人员应全面掌握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并备齐选点所需的文档资料(如:测区地形图、海图、控制网图等)和器材(如:望远镜、罗盘、测旗、手持GPS等)。

⒉ 实地选点

在通视的情况下,选、造、埋可同时进行。选点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①先从已知点和对全局影响大、方向多、等级高的点开始,到达点位后,首先检查标石存在情况,旧觇标能否利用。按已知方向标定地形图,沿新设计点方向寻找其方位,并记住新设计点的明显特征。如新设计点的方向穿越障碍物时,则应细致寻找,必要时考虑第二个图形方案。

②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点位一般都在制高点上,因此在点上可直接检查通视和确定标高。如果图上设计比较细致周到,山顶又无林木时,可省去该项工作,直接根据图上设计的点位,到实地检查通视、确定点位,随即进行造标、埋石工作。

③在平地、沿海防风林地区中选点,由于地势平坦,展望困难,可利用高树、高梯、高大建筑物等,登高了望检查通视。当有关方向都通视且角度也符合要求时,选点员逐次降低登高点,当达到能与各个方向通视的最低高度时,再确定觇标高度。在平地上如只有个别方向被少量林木遮挡,可征得当地政府和群众同意后,砍掉少量林木。点位决定后,应竖起明显目标或悬挂测旗,以便于有关方向查找。

④点位选定,除考虑通视、角度和能长期保存外,尚应注意便于水深、海岸地形测量的充分利用。点位离开公路、铁路不得小于50m,离开高压电线不得小于120m。视线应尽量避免从斜坡、陡岸边通过。当视线通过稻田、沼泽、湖泊、大片森林、较大城市及工业区时,应增加视线高度。并考虑不同季节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⑤点位选定后,都应作标记。在山地、丘陵地的石头上用油漆写字作标记,在平地可打入木桩。

⑥如发现有未列入测量计划的助航标志、显著物标,需补入测量计划。

⑦对测区内其它单位设置的控制点觇标和标石应尽量利用。

⑧GPS点位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应注意点位周围地平仰角,GPS点周围仰角15度以上应无障碍物,距点位1km内无强功率的电台、微波中继台、雷达天线等电辐射源。点位应尽量避开大型金属物体、大面积水域和其他易反射电磁波物体等,以免产生多路径效应误差。

⑨GPS点间至少应有一个方向通视,受条件限制无法通视时,应在GPS点附近设立方位点,方位点与GPS点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0m,其观测精度与GPS点相同。

⒊ 控制点的命名

控制点一般应取村名、山名、地名作为点名,并向当地政府机关、人民群众进行调查,对点名中的古怪字一定要询问清楚,点名中的方言字、罕见字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字音、字意,不得把人为的自造字写入点名中去,点名应用标准名称。点名一经确定即不再更改。当有两个或几个点设在同一村庄附近时,可在村名后加上所在的方向,如“李村东”、“李村北”。无人居住的小岛,经调查确属无名者,可根据地形特征命名或以点号表示。在海边或平坦地段既无名称又无地形特征时,可用点号表示。新旧点重合时,一般采用旧点名,如原来所依据的村名、山名、地名有变更时,则应在采用的新点名之后附上旧点的点名。在被破坏的旧点附近重埋标石时,不能采用原点名。

⒋ 控制点的编号

当对控制点编制点号时,应整体考虑,统一编号,点号应唯一,且适于计算机管理。

⒌ 选点报告书

选点工作结束后,应按下列内容编写报告书:

①绘出选点略图,填写选点一览表,说明已知点的标石、觇标完好或被破坏程度。新点要写上点名、标石类型、觇标类型、觇标高度及通视情况。GPS点位周围有高于地平仰角10度以上的障碍物或大面积水域时,需按附录C3绘制环视图。

②提出所需要的仪器器材数量及运送方案。

③测区内的社情、疫情。

④测区内机关、学校、补给点、车船(班次和时间)、医疗点的分布情况。

⑤作业组、队食宿地。

⑥已有点利用情况。

⑦点之记。

⑧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三、造标埋石

⒈ 造标

①控制点应根据需要建造测量觇标。觇标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觇标应力求标形端正垂直、结构牢固;橹柱根部用混凝土或根拉加固。觇标橹柱距视线的距离不小于10cm,标心柱与柱石标志中心应基本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②一般常用的觇标为单柱标,需要造高标时其建造方法和要求见GB/T 17942—2000附录。

③按GB/T 17942—2000附录建造的高标,应使仪器台以上标体成为方便拆卸的组合体,以便GPS天线的架设与信号的接收。

⒉ 埋石

⑴海控一、二级点及相应等级的GPS点均需埋设中心标石,测图点应作临时标记,标石按埋设地点规定如下:

山地埋设柱石一块;

平原和丘陵地区埋设柱石和盘石各一块;

沙地埋设钢管标石或混凝土柱标石一块;

建筑物及岩石上,刻“+”字或灌注标志一个。

各种标石规格及制作见附录A。

⑵应充分利用已有标石,在同一个位置,不得埋设两个控制点。已有的标石只要稳固就不必重埋。如标石部分损坏,盘石完好,可重埋柱石一块,但应使上下标志中心一致,其偏差不得超过3mm。并尽量使新标志面与原有标志面在同一水平上,并填写“重新埋设中心标石点报告表”(见GB/T 17942—2000)。

⑶为使标心柱中心与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需进行投影或用垂球对中。

用垂球对中埋石时,垂球应不轻于0.5kg,风力应小于5级。

标石面字体应一律朝北,标志应稍高于柱石面顶。

⑷埋设两块标石时,必须使柱石和盘石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差应小于3mm,并用钢卷尺不同尺段二次量取盘石面至柱石面的高度,量至厘米,中数取至厘米,记录在“埋石量高记录表”中。

⑸造标、埋石完毕后,应认真填写点之记。用钢卷尺量取觇标高度两次,量至厘米,两次丈量之差不得大于2cm,并取中数记入点之记中。

⑹造标、埋石时,应向当地干部和群众宣传保护测量标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以防损坏。

⑺在一测区造标、埋石结束后,需上交下列资料:

埋设标石报告表;

埋石量高记录表;

点之记;

委托保管书。

■本文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不作为替代现行国标《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1998)的版本。本系列文章谢绝其他平台转载,版权归《海道测量规范》修订组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