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悲痛!厦门活字典、知名文史学者洪卜仁逝世

厦门日报社 / 厦门日报 2019-07-25


厦门地方史专家洪卜仁

今日上午因病辞世

享年91岁


洪卜仁(资料图 本报记者 姚凡 摄)


4月20日,洪卜仁第一次缺席一贯由他主持的“厦门文史沙龙”。大家问起,这才知道,清明节那天老人家因呼吸困难,被120救护车送到市中医院。身患前列腺癌的洪老,高血压、糖尿病缠身,还有多年的慢阻肺病史,但此次病情来得凶险——感冒引起肺炎,又因住院期间病情一度加重转入ICU,通过有创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同时施行抗感染治疗。


其实,洪老晚年一直在与病魔做坚强的斗争。2009年进行过肠道癌切除手术,术后没过一个月就开始工作。此外,虽然眼睛患病几近失明,但他仍手持高倍放大镜看书、审稿、剪报。即使住进ICU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洪老意识清醒时,第一件担心的却还是手头未完成的工作。



人物名片

洪卜仁,1928年6月16日出生,1935年就读于渔民小学,1937年搬到鼓浪屿,改上养元小学,1940年小学毕业。1940年秋季,就读同文中学初一年级,1941年12月8日,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停办,1942年转校至厦门第一中学。1943年在英华学校(厦门第二中学前身)读高一,1944年父亲因生意关系积劳成疾,洪卜仁停学。


1949年在《厦门日报》晚刊做记者、编辑,1950年开始经营文具店;1954年担任五联文具公司副经理;1955年开始在四中、二中、厦门女子中学代课做历史老师,后在厦门六中正式成为教师;1983年2月,开始担任厦门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


洪卜仁被称为厦门的“活字典”,在厦门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开发利用,以及地方史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洪老历任厦门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市方志办副主任、厦门市社科联副主席、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等,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成员、厦门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高级顾问、厦门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


鉴于其长达半个世纪以来从事政协文史工作所作出的突出贡献,1995年、2009年全国政协办公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先后两次颁予洪卜仁先生荣誉证书。 



他的家族是厦门历史的缩影


洪卜仁的家族

其实也是厦门历史的一段缩影


他出生于鼓浪屿小康之家。洪卜仁家中共有十个兄弟姐妹,三女七男,他是二哥。初中时期就遍读中外名著,办起文学社。


16岁,父亲病重,他辍学回家,骑着用稻草做轮胎的残破单车,风雨无阻,只为让父亲每天都能喝上牛奶。


17岁,少年失怙,他看墓地,办丧事,抛头露面拿主意,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大家子。


19岁,得知在台工作的大哥因政治原因被捕,他毅然渡海,22天奔走活动,终于救回了哥哥……


2018年5月9日

厦门日报《家话》栏目

曾邀请到洪卜仁四兄弟谈往事说家常



兄弟四人都已雪鬓霜鬟,回忆起往昔时光却仍历历在目,趣事逸闻不断,时而热烈讨论,时而相视而笑。(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刊登于2018年5月9日《厦门日报》)


以下为2018年5月9日《厦门日报》刊登的

洪卜仁兄弟四人谈话↓↓



他是文学迷中学办手写文学刊物曾用笔名“文耕”


记者

从简历上看,洪老的学历是高中肄业,早年经过商,后来才改做了历史老师。这和大多数文史学者的“科班出身”实在有些不同,能谈谈洪老同文史结缘是从何时开始的吗?


其实我二哥很小就是个文学迷。他在念鼓浪屿英华中学(1942年-1943年)时就办了一本刊物,叫《曙光》吧?把志同道合的同学聚在一起,那时候的出版刊物可都是用手写的。


老四(洪樵甫)


洪卜仁


是《曙光》没错。我喜欢文学是受大哥洪笃仁的影响,他作文写得好。我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看书,四大名著那时都看完了,巴金的小说、散文也都看了,还有茅盾、鲁迅等。当时我周边也有些爱好文学的同学,大家就说出点钱,一起搞一个文学社,我做主编。有个同学叫陈以章(已去世),字写得很漂亮,就让他来负责手写。


二哥过去还有个笔名叫“文耕”。要按学历算,二哥其实只有高中一年级。不过他上过私塾,在古典文学方面有较深的功底。


老七(洪贻德)



洪卜仁


确实,当时课余时间基本都泡在书里了,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很重要的。那时没有代沟的说法,什么事大家都可以讨论。父亲也很支持我读书。1944年父亲因生意关系积劳成疾,我便停学照顾父亲,从学校离开后,我提出还想继续读书的想法,父亲也非常支持,请来李禧担任老师,为我在家补习中国古典文学,包括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持续了两年多时间。


二哥他自己也一直保持着学生年代的文学兴趣,始终笔耕不辍,有段时间去做生意,但也一直坚持写作。我记得,(上世纪)50年代就跟别人合写了一本小册子出版。


老七(洪贻德)



洪卜仁


1945年父亲过世了,我在父亲和别人合股的金银首饰铺担任店员,1950年开了文具店,而后文具店合营,我还做过五联文具公司副经理。出书是1956年,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书,是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郑成功收复台湾记》,记录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


他是顶梁柱17岁失怙当家做主忙到误把墨汁当酱汁



我和二哥差四岁,所以小时候一起玩得不多,各有各的圈子。不过我印象很深的是,在父亲生病后,才读高中一年级的二哥就毅然辍学了。风雨无阻,他每天清早从鼓浪屿坐轮渡过海,上岸后步行到镇邦路,再骑破破烂烂的单车,连轮胎都是用稻草做的,就这样到坑内找一位姓沈的朋友去拿牛奶,回来给父亲喝。


老四(洪樵甫)


父亲生病后,因为大哥在外地,我二哥就成了顶梁柱,逐步地把家庭重担顶起来。


老七(洪贻德)


是啊。父亲53岁就过世了,我当时才13岁,二哥也才17岁(1945年),但父亲的丧事都是他去操办。


老四(洪樵甫)



洪卜仁


父亲过世那年,还在抗战后期,大哥在国统区(建阳)、我们在沦陷区(鼓浪屿),交通断绝,他回不了家,家里做决定,一些抛头露面的事,比如看墓地,都要我去做。


二哥一直都没有怨言,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老四(洪樵甫)


我长期在外地念书,工作后也不常在家,对家里的事不大清楚,但我们兄弟以前没分家,一直住在一起。听我老伴讲,有人曾上门造谣,说我二哥在外面花天酒地。当时二哥在《厦门日报》晚刊当记者编辑,其中有负责编娱乐版,为了工作他经常出入娱乐场所,便有了风言风语。当时那个年代经常有人上门调查背景,便去家里了解情况。我老伴作证,说他生活很简朴,每天吃稀饭,有一次太忙了,还误把墨汁当酱油,蘸起来配饭。


老六(洪福泽)



洪卜仁


是的,是有这回事。



家族情鼓浪屿上的小康之家家庭氛围民主和睦


少年洪卜仁(左一)和弟弟妹妹的合影。



洪卜仁


我们家族是清末从惠安的玉霞乡山前村搬来厦门的,祖父以航海为生,我的大伯父、二伯父都做过船长,老爸是我祖父的第三个儿子。他个子很小,只读过几年私塾,来厦门后以贩鱼为生。一两年后,有个钟表修理店的老板经常向他买鱼,熟悉了以后,看他很聪明,五官端正很清秀,就主动问他要不要来做学徒,后来因为钟表店要迁移,他就去金银首饰店当学徒。出师以后他也自己开了金银首饰店,起初在厦门港,后面搬到镇邦路65号,店名叫成兴金铺。家里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小康之家。抗战爆发后,日军炮击轰炸厦门,因为祖父母年纪很大,就全家迁到了鼓浪屿。


当时我记得最深的是老爸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爷爷奶奶的屋里看看,然后才洗脸刷牙出门,做他的事情。初期厦门还没有沦陷,我爸每天晚上回来也要先看看老人家。祖父祖母生病了请医生来看,都是中医。叫我们去买药时还要拿金铺用的小秤子,一味一味地称重,才敢叫我们拿去煎药,照顾得非常细心。父亲虽然没念过什么书,但很会教育孩子,他从来不说一句粗话,但有威严在。他的知识面很广,冬天大姐和保姆睡一个房间,不小心煤中毒了,父亲马上叫人拿萝卜绞汁,还是我跑去买的,拿去给两个人灌进去,她们才慢慢苏醒。


老四(洪樵甫)


洪卜仁


我们家是一个很民主、宽松的氛围。包括抗战快胜利时,我父亲还会来跟孩子们征求意见,要买收音机还是买吃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老爸经济好转时,为每个子女都存了一笔教育经费。邮政有办教育储备金,他就定额购买,储蓄了教育基金,在当年就紧跟时代步伐,十分开明。


我记得在爷爷生病的时候,大伯父在惠安,我爷爷躺在床上,思念大伯父,一定要见一面才甘心闭眼,他就想办法托人带口信把大伯父带回鼓浪屿,晚上爷爷才放心闭眼。我父亲相信生的时候有孝才是孝,活着的时候尽量孝顺。


我们兄弟一直这么和睦,跟父母教育有关系,妈妈经常会念叨,一世父母,两世兄弟。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在,也是兄弟,父母不在也是兄弟。我妈其实是文盲,连阿拉伯数字都看不懂,但看我们兄弟的成绩单,知道打了红墨水的就是做错了,她自己就要跪在祖辈遗像前反省。不算体罚,是“心罚”。


老七(洪贻德)


手足情19岁借用记者身份入台营救被逮捕的大哥



洪卜仁


我们共有十个兄弟姐妹,三女七男。手足之间互相有影响,小时候很少吵架。老大的衣服不穿了,就给老二穿。兄弟姐妹做的事情从来没有记账,家庭的费用都是母亲做主,从来不会计较。大家也都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我大哥在台湾教育部门工作过,在1947年因为政治原因被逮捕,我瞒着母亲通过关系去台湾营救大哥。当时是整整22天,我借用一个海外新闻社记者的身份过去,利用各种关系走门路。哥哥出来还需要人担保,我又联系到哥哥当时的领导做担保,其间也花了一点钱,才终于把哥哥救出来。那年我才19岁,老四才15岁,还在念高中一年级。


当时二哥去台湾,也冒着很大的危险,但他二话不说就瞒着母亲去了。我们兄弟姐妹一直住一起,即使妈妈去世之后,也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分家。最后因为十个兄弟姐妹住不下,就同意卖祖上的房子,男女平等,平分。


老四(洪樵甫)


洪卜仁


当时统一同意卖房子,中华电影院对面的黄金地段,但一听说产权是十个兄弟姐妹的,很多人都不敢买了。但我们家都互相信任,委托我全权处理,结果也很好,我认为大家族应该不要有私心,这样就能和和睦睦。


大哥在分家后提议,要每年聚会一次,后改成半年一次。从20世纪80年代直到老大、大姐等四个兄弟姐妹去世才取消,维持了将近30年,最后才“胜利闭幕”。


我们家族始终有一个“家”的概念,有人受难就会不顾一切去营救,有工作就要分担,觉得天经地义。我们父母这一代教给我们的就是要积德,规规矩矩做人做事。


老六(洪福泽)




他经常为读者讲厦门过去的故事


作为厦门文史专家

洪卜仁的身影时常

出现在《厦门日报》上

带领读者和市民们

了解更多关于厦门过去的故事



洪卜仁先生述说厦门设市历史(刊登于2015年4月5日《厦门日报》)


2015年4月5日《厦门日报》


  

洪卜仁(右一)在厦门破狱斗争展室向参观者讲述那段历史。(刊登于2016年6月23日《厦门日报》)


2016年6月23日《厦门日报》



2016年10月26日《厦门日报》


洪卜仁翻看侨批相关报道。(刊登于2017年11月10日《厦门日报》)


2017年11月10日《厦门日报》


  

90岁的洪老亲自担任讲解员。(刊登于2018年12月9日《厦门日报》)


2018年12月9日《厦门日报》



洪老

一路走好!


标星+置顶厦门日报

一秒找到日报君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何无痕 综合厦门日报

编辑:罗小州 曾欣悦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厦门日报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