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厦门”建设大会今天举行!把厦门建成高水平健康之城

厦门日报社 / 厦门日报 2019-11-30


@厦门人

以后你的健康生活更有保障啦!


今天

厦门召开“健康厦门”建设大会

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全市卫生与健康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讲话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立足新起点,顺应新期待,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把厦门建设成为高水平健康之城。


市长庄稼汉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东、市政协主席张健出席。


多年来

厦门卫生健康事业逐渐走上快车道

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这些成效你一定也感受到了1

卫生与健康主要评价与发展指标持续提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孩子们接种疫苗


2018年厦门市居民期望寿命达80.75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7岁。人口主要评价指标连续13年保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较好水平。


目前厦门市实有床位总数16604张,千人均床位4.04张(福建省4.88张/千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3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67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07人。



2

深化医改多项举措在全国具有独创性


落实”双主任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专家在厦门市儿童医院坐诊


厦门以“慢病先行”为切入点,以“三师共管”为服务模式,以多种医联体为载体,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为群众提供全周期、连续性、一体化健康服务。


厦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修订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绩效薪酬改革向纵深推进。


形成医院社区两级上下联动、双向转诊、优化配置、方便群众的分级诊疗格局。世卫组织西太区考察团对厦门医疗改革经验表示肯定。


作为国家“4+7”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城市之一,全市13家公立医疗机构和39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纳入采购试点。



3

高位嫁接优化扩增医疗资源

加快提升医学水平



厦门有三级甲等医院8家,三级乙等医院1家。通过多年努力,医疗技术水平有较大突破。


近年厦门陆续建成投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弘爱医院、翔安医院等一批三级综合医院,逐步推进岛内外医疗资源一体化。


创设“名医工作室”引才方式,目前全市已批复设立43个“名医工作室”,柔性引进国内顶尖及一流人才及其团队近200人,进一步提升厦门科研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


厦门市儿童医院


厦门先行先试,采取“市校合作、高位嫁接”的方式,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运营管理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委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管理厦门市儿童医院、依托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的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建设宜居的教育健康新城。7月份国家发改委、卫健委来厦调研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创建工作,对厦门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肯定。


引导、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精神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安宁疗护中心)、妇产等专科医院。鼓励支持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新业态医疗机构在厦落地。


出台施行《实施台湾地区服务提供者在厦门设立个体诊所有关措施的通知》,目前已有3家台资诊所落地厦门。



4

健康医疗信息化居全国领先水平


运用信息化手段,市民可通过多个网络平台预约看病


在全国率先建立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通过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减少过度治疗和重复检查,有效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2018年成为全国唯一通过目前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最高等级测评的地级市。建立全市门诊预约统一平台、医疗统一支付平台、厦门i健康平台等,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了预约服务、区域影像共享、检验结果互认、诊间结算和移动支付;推进电子健康卡建设,促进多卡融合,改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便利,提升了群众就医体验。



5

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市中医院专家定期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带徒弟


全市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78%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7%的村卫生所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


积极实施“名医”发展战略,全市共有3名中医专家被评为福建省名中医,2名中医专家被评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在基层地区开展中医技术培训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市级中医专家进社区,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积极推进中医药对台交流合作。



6

公共卫生体系能力建设成效卓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师成为患者的“健康顾问”


实施《“健康厦门2030”行动规划》。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健全,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曾受全国人大检查组的高度肯定。


连续23年蝉联“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全市已建成4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慢病示范区,是全省唯一实现省级以上慢病示范区全覆盖的设区市。


实施癌症防治行动,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实施慢阻肺防治行动,努力实现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建成运行医疗救治应急指挥平台和海陆空立体医疗救援网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深入开展居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018年厦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4.1%,提前完成2020年23%的目标。




立足新起点

会议指出

未来要将“健康规划”转为“健康行动”


到2022年,建立完善与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市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


到2030年,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前沿水平,基本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建成高水平健康之城。


主要有这些亮点举措1

推进“全民健身”行动 促进体医融合


厦门市第二十届运动会


厦门出台了一系列全民健身行动:如规划建设新的市级体育中心,建成一批可承办国际综合型体育赛事和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各区完善区“五个一”、乡镇(街道)“四个一”工程;建立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健全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加强全民健身站点建设,为每个全民健身站点配备2名以上社会指导员;首创全民健身季系列赛事;积极推进体医融合,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共建体质监测点,扩大“体医融合示范社区”试点建设等。通过专项健康行动,打造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2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网络图


《健康厦门行动》提出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少盐、少油,控糖限酒等营养干预措施,明显减缓居民超重、肥胖和慢性病发病的增长速度。


以妇幼人群为例,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市妇幼保健院岛外分院投入使用,实现岛内外优质资源均衡发展。开展区级妇幼保健院绩效改革,落实“两个允许”,加强儿科(儿童保健)、产科、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增强岗位吸引力。全市将开展健康学校建设,加强生命教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构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慢病防治方面,会议指出,基层医疗机构应向居民提供风险评估、健康教育、疾病及其并发症筛查、健康管理等项服务,针对厦门市居民疾病谱特点,在八大系统开展近二十类慢性病的分级诊疗,引导优质资源下沉社区,建立上下转诊规范和基层健康管理指南规范,医防融合,共同防治慢性病。



3

新增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与信息化建设行动

体现厦门特色


鼓浪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师上门为签约患者服务


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上,要按公平、可及的原则科学配置厦门健康服务资源、资源结构均衡合理、符合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健康服务体系充分实现高质量、高技术水平、高效率和低能耗,满足群众新增长、多层次、全周期、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建立完善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基于价值的整合型服务体系,并能与厦门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环境和水平相适应。


“互联网+”健康行动上,将互联网与健康相结合,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各医疗机构、各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以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为基础,推进政产学研用联合协同创新,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以社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为抓手,促进资源下沉,着力提高签约居民感受度;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卫生综合监管系统,强化对医疗机构、生活饮用水、职业病防治等监管。



4

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

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网络图


要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并围绕健康厦门建设主要目标任务要求,在年度监测工作基础上,结合监测指标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对各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年度对市直有关部门、机构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对各区、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点个“在看”

期待更健康更有活力的厦门!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蓝碧霞 陈莼 通讯员:田丁 张从云 王竞 摄影:郑晓东 图片来源于厦门市卫健委、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及网络

编辑:罗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刚刚!参加国庆游行的台湾彩车落地厦门展示!你可以来这里看TA→→

惊险!辅警10秒“空中救人”:“还好以前在工地搬砖,力气还是有的”

21号台风“博罗依”生成!能给厦门下下雨解解渴吗?答案是…

标星+置顶厦门日报

一秒找到日报君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扫描二维码下载

厦门日报社App“潮前智媒

轻松玩转黑科技

一键get最潮新闻&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