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票开始!谁是“2019感动厦门十大人物"?20位候选人等你支持

厦门日报社/ 厦门日报 2020-02-22


爱心厦门,感动常在

总有一个人 让你感动难忘

总有一个瞬间 让你热泪盈眶



由市委文明办指导,厦门日报社主办,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总冠名的“2019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评选活动,2019年11月正式启动,并向市民读者们发出候选人的推荐征集,截至今日,本届活动的20位候选人已经全部出炉。


今天

活动正式进入投票阶段

请为您心中的10位感动人物

投下您神圣的一票


即日起(19日)10时起,到(31日)10时止,“2019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评选正式进入市民投票阶段。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参与此次评选的20位候选人

(20位候选人按姓氏首字母排列)

↓↓↓




1

陈亮

空手夺白刃 是勇者也是热心肠

✚●



性别:男

年龄:35岁

职务:翔安市政集团旗下翔安区市政公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友达养护站站长,寻补黄交通志愿服务队大嶝区域负责人


事迹简介:尖刀闪着寒光,被涨红了脸的男子挥舞着,向一名女子逼近,再逼近……千钧一发的时刻,陈亮毫不犹豫冲下楼,穿过围观的人群,一个箭步上前,抓住男子握刀的手腕,夺下尖刀;又一个过肩摔,将男子制服在地——这是去年4月,翔安同美村发生的惊险一幕。这场突发事件化险为夷后,陈亮的见义勇为事迹街知巷闻。危急时,陈亮能挺身而出,空手夺白刃,是个不折不扣的勇汉子;生活中,他也爱做好事、爱管“闲事”,随时心系弱者。他还有个志愿者身份,是那个在风里雨里泥里坚持为车辆“抢险”、在夜幕降临时护送老弱安全回家的热心肠。爱管“闲事”能说理、危急关头敢出手。在他身上,爱心和同理心总是源源不竭,认为“这样的事情都是本能”。生活中这样的凡人英雄,最值得称赞。




2

丁勇

掏空积蓄 为外来娃“筑巢”

✚●



性别:男

年龄:48岁

职务:厦门城中村公益图书馆创始人,“鸟巢阅读计划”“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发起人之一


事迹简介:2016年起,丁勇在厦门安兜、西潘、高殿创立并自营三座公益图书馆,并将城中村图书馆的模式辐射推动至全国,现已催生出十多个公益图书馆项目。“我为什么留在厦门?因为我和父母都深深地爱着厦门,想要回报这座城市!”他看到了城中村里外来娃的现状:孩子们绝大多数来自务工者家庭,生活在环境复杂、人口密集的城中村;放学后他们无人陪伴、无处可去,在街边写作业,爱拉帮结派、挑衅欺凌。为了给外来娃们一个稳定、求知、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丁勇辞去工作,在城中村里运营图书馆,为此掏空十多万积蓄变成“月光族”;在阅读之外,他不厌其烦地长谈和家访,不少孩子王和“调皮蛋”变成馆里懂事的小志愿者。丁勇虽然自己没有孩子,但身边却围绕着数百个叫他“丁叔”的孩子,在他的帮助下,走向更好的未来。“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得幸福而有尊严。”为了这个目标,丁勇不计私利,无偿帮助运营和推广公益图书馆经验,将阅读的“巢”筑往全省、全国。




3

傅冰洁

舍身忘我

奋战在保卫碧海蓝天第一线

✚●



性别:女

年龄:48岁

职务:厦门市思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三级主任科员


事迹简介:20年如一日,傅冰洁战斗在环保执法一线。十多年来,厦门市空气质量始终位于我国各大城市前列,这项成绩背后离不开傅冰洁这样的无私保卫者的奉献。“看着群众欣慰的笑脸,看着我守护的蓝天碧水净土,是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生活中,她虽也是个爱美、爱干净的女子,但只要是工作需要,面对高不可攀的烟囱、视线不清的草丛与沼泽、又脏又臭的排污沟下水道等等,无论严寒酷暑,她都坚决服从调遣,第一时间赶到常常处于僻远乡村的现场。因为在傅冰洁眼里,环保执法就是要在一线拼搏,“都怕事,这活就没人干了”。比如,各家灯火初燃、炊烟袅袅时,正是傅冰洁的“出击”之时,作为思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的一员,为了做油烟监测,晚一点吃饭,已经成了她的常态;比如,她多次受过工伤,术后因疼痛和心理应激反应只能靠安眠药入睡。多少次,家人都劝她调职,但她依然回到工作岗位上:“初心仍在,肩上也承载着工作的责任和群众的信任,我走不了。”




4

高至凡(已故)

带着爱之心

化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



性别:男

年龄:28岁

职务:厦门六中音乐教师、合唱团指挥


事迹简介:“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2019年7月21日,在厦门六中音乐老师高至凡的追思会上,没有哀乐,取而代之的是他为之呕心沥血的合唱团孩子们,现场为他唱响这首他生前改编的歌曲。在一场睡梦过后,作为家中独子的高至凡正如他钟爱的这首歌曲一样,化作空中的一颗星——他再也没有醒来,留下一双父母,和还在等他排练的搭档和学生们。

在高至凡五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带领厦门六中合唱团多次登上全国舞台,用阿卡贝拉等编排,配合书本、水杯等带有校园气息的道具,将《青花瓷》《稻香》《夜空中最亮的星》这些经典“老歌”唱出耳目一新的味道。这味道,是厦门少年清新阳光的气质,也是高至凡爱的倾注。他向全中国展现了鹭岛少年多彩的青春和最美的模样,让孩子们知道音乐原来可以这么有爱,实现了让音乐回归”追求美好”的本源,让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初心。高至凡走了,但他的故事和作品,依然感动着厦门,被爱他的人们铭记,支撑他们一路前行。





5

黄聪龙

大山深处奋斗

圆厦门“第二水源梦”

✚●



性别:男

年龄:42岁

职务:厦门市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厦门市莲花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厦门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站一级主任科员


事迹简介:历经了半个世纪,厦门从长泰引龙津溪水入厦的”第二水源梦”终于实现了。作为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黄聪龙“舍小家为大家”常驻枋洋工地一线,为引水工程排忧解难。比如:他常常要进入14公里长、最大埋深200多米的引水隧洞,过程中可能遇到岩爆、地热、塌方和涌水等突发情况。黄聪龙妻子没在厦门工作、年老的母亲陪着年幼的女儿在厦门上小学,与他们长时间相隔两地,无论是作为丈夫、父亲或是子女,都有未尽的责任;但是为了更多的家庭,他只能暂时放下自己的羁绊,背上行囊入驻大山深处。从而立之年踏入不惑之年,为实现厦门的”第二水源梦”,黄聪龙把青春留在了枋洋、莲花等大山深处。“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忘记,不久即将喝上的一汪清水,正是用黄聪龙等工程建设者的滴滴汗水换来的。




6

黄希呆

半个世纪守护乡亲生命健康 

✚●


黄希呆(左)


性别:男

年龄:71岁

职务:乡村医生,曾任翔安区新圩镇后埔村卫生所组长


事迹简介:“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黄希呆在20年前用闽南话编撰的健康顺口溜,至今还在村中传诵。他是村里最早的正规乡医,20岁便当上了医疗组长,卫生所周围几千号村民的常见病都由他负责。他这一干就是51年。哪些村民有高血压、糖尿病,病情如何,用什么药,黄希呆都能一一道出。温和耐心、谨慎负责、大药箱,这已是黄希呆在村民眼中不可抹去的标签,“大呆医生”也是乡亲们对他的爱称。“都是乡里乡亲,再苦再累也要把大家病看好。”这个信条始终存在于他的心中,无论烈日还是暴雨,黄希呆总是能在村民需要他的时候出现。例如有一次,为了给村中老人看病,他连续5天冒雨前往,背着8斤重的药箱,往返徒步近4公里。几天下来,他只能穿着没晒干的衣服,冒着自己风寒的风险继续为他人治病。为什么坚持?“我7岁就成了孤儿,全靠政府和乡亲拉扯大的,我很感激,得回报啊。”黄希呆身上扎根乡村的"呆劲",是最质朴的人间善意,更是爱的传递。




7

姜传阳

巡察硬汉“啃”下工作

却碰上难“啃”的病魔

✚●



性别:男

年龄:51岁

职务:市纪委监委驻市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二级调研员


事迹简介:我市巡察工作一线中,姜传阳向来“敢碰硬”,紧抓细节,绝不放过任何疑点,只认理、不怕得罪人。他始终认为,巡察绝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群众满意不满意,才是工作的“镜子”。埋在上千份资料里连“啃”几个星期,把每个数字“抠了又抠”,是姜传阳的工作常态;撰写报告时,姜传阳不仅把自己负责的部分弄得滴水不漏,还会一字一句推敲小组其他成员的报告,当即提出不同意见。然而,这个“一根筋”的硬汉,却碰上了“不讲理”的病魔,被确诊为高级胶质细胞瘤。随着病情恶化,这名坚强的纪委干部被病魔一点点入侵,他开始失去记忆、语言能力、行动能力……因为病情突然加重,他一度被送往ICU抢救。目前,他正在医院接受稳定治疗。即便如此,姜传阳还是说,在最好的年龄,他想为党工作,想做事,虽然生病了,但初心依旧,渴望早日回到岗位。此外,姜传阳曾答应小女儿,病好之后要带她去动物园。小姑娘在等一位好父亲,人民在等一位好干部。




8

蔺际龑

急诊科“老兵” 一直冲在最前线

✚●



性别:男

年龄:49岁

职务: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部主任,主任医师


事迹简介:如果说医院是一个较量生死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的最前线,作为在这战场上奋战了25年的“老兵”蔺际龑,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分秒必争,与死神赛跑、同生命竞速。蔺际龑曾是偶然进入急诊科工作,但他看到,每一位患者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牵挂和煎熬,便留了下来,与死神一“斗”多年,仍坚持“斗”下去,有着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他说:“每一次从死神手里把病人的生命抢救回来,我都觉得无比幸福。”而今作为急诊部主任的蔺际龑,很多事他本可不必亲力亲为,但作为医院的中坚力量,他一句“你回去、我来顶!”成为感动无数同事的话语。比如,有年轻医生在院里需要帮助时,无论夜里几点,他总能立即赶到;节假日时,他也总放弃休息,危急时刻总是第一个冲在最前;深夜,紧急电话常常都是作为部门主任的他接的……工作狂的蔺际龑,是急诊科里的“守护者”。




9

卢霖

亲手抓回的逃犯 愿为他捐骨髓

✚●



性别:男

年龄:38岁

职务:集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事迹简介:连续7天的追逃后,卢霖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被卢霖捉拿归案的疑犯,戴着手铐前来采集血样,为他做骨髓配型。“卢警官,得知您的病情,我心里十分难过……如果可以,我愿意把骨髓捐给您。好人一生平安。”这封感人而真挚的信,正是疑犯流着眼泪,亲笔写给卢霖的。卢霖之所以被亲手抓回的疑犯惦记着、崇拜着,是因为这位“温情铁捕”极具人情味,给了疑犯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尊严——抓捕前,卢霖给了疑犯去和家人交代和道别的时间。但不幸的是,抓捕归来,劳累过度的卢霖却病倒了。从警16年,在侦查破案过程中他从来都是亲力亲为,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他共参与破获涉黑案件92起,先后抓获涉案人员106名,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卢霖先后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被授予"厦门市优秀人民警察","厦门市爱民敬业标兵"等荣誉称号。




10

林清江

爱心电工为困难学子送光明

✚●



性别:男

年龄:42岁

职务: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翔北供电所员工,“鸿风善行助学帮扶中心”发起人


事迹简介:除了仔细入户抄表,工作之余,林清江还要仔细核对账目——这几元几角的微信红包,来自他建立的“日行一善”微信群,是他成立的“鸿风善行助学帮扶中心”重要的资金来源。三年前,林清江在一次偶然的入户检修工作中,他结识了生活穷困但成绩优异的同学小林。得知小林失学的风险,又看着他挂满墙壁的奖状,林清江深受感染,开始捐助他,并希望帮助到更多的人。接着,林清江发起建立了“鸿风善行助学帮扶中心”,也是翔安区最早的助学志愿民间组织之一。从寥寥几人、区区几元微信红包开始,他的坚持和爱心辐射到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迄今为止,已精准帮扶翔安地区困难儿童、学生207人。三年来,这位做人低调踏实的电工,用一颗赤诚的公益之心,播撒着公益的种子,传递聚小流而成江海的爱,给困难学子带来了人生的光明。




11

李勇

行走在扶贫一线的探索者

✚●



性别:男

年龄:46岁

职务:临夏州厦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临夏州扶贫办副主任


事迹简介:数九寒天,李勇依然奔走在临夏州扶贫工作的一线。调研车间、走村入户、会谈……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为的是向新一年的“小目标”奋进——扩大在东乡的帮扶范围,提升帮扶建档立卡户人数,提高“扶贫车间”工人的收入。自2017年常驻临夏州负责厦临公司以来,通过不懈的探索,李勇和团队摸索出了一条”混合所有制”产业帮扶模式,实现精准扶贫目标。“扶贫车间”里,现已雇佣1048名工人,每人每月平均有两三千元的稳定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曾经有车间转型经营不善,李勇想办法引进手提包袋订单,以“顶替”淡季亏本的针织毛衫加工业务,并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这样的探索,他一直在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李勇坚持实地考察,即使临近年关,他的工作表上依然安排的满满当当,甚至经常会错过远在厦门的妻儿的电话。“顾此失彼固然遗憾,但是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期,越接近成功,就越需要我们。”李勇说。




12

苏圣财

外卖小哥冲入火场救火

✚●



性别:男

年龄:34岁

职务:厦门达达城市站外送员


事迹简介:“我有点事,会晚点回家。”苏圣财是做外送行业的,“晚点回家”对他妻子而言早已习以为常。但是她不知道,话语如此平静的丈夫苏圣财,在一个小时前正向惊险的火灾现场冲去,险些倒在浓烟之中。去年1月4日傍晚,和往常一样在配送货物的苏圣财,路遇附近居民楼着火。看到火情,他没有跑远,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冲入火场救火。他用双拳打破消防栓门,取出消防器械,扛起水枪持续喷了近半小时。最终,火势被扑灭了,直到从现场撤离时人们才发现了这位没有穿任何护具的“消防员”——苏圣财却因为吸入了过多浓烟呼吸困难,险些失去意识。作为一名平凡的过路人,苏圣财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他说:“当时我脑海里只有’我要帮、我应该帮’这个想法。”在他的人生中,帮助他人的“麻烦小事”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珍视家人,更珍视每个生命,在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他愿意奉献自己,也用自己的平凡之举造就了不平凡的感动。




13

王丽华

八旬阿嬷慈善捐款超百万

✚●


王丽华(右)


性别:女

年龄:86岁

职务:退休人士


事迹简介:86岁的王丽华,有一本从不离身的笔记本,名叫“善心善行小记”。本子里记着她1993年以来的上百笔捐款:爱心助学、抗震救灾、帮助特困户……光是这些有记载的,金额就超过了130万元。这是王丽华“慈善之路”的真实写照。多年间,她没有落下一次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捐款;她还先后资助了60名学生完成了他们的大学梦。她说:”我吃过没文化的亏,看到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了学,于心不忍。”四年前,王丽华还不顾家人的反对,卖掉楼中楼、住进小套房,结余出50万元,丰富她慈善的“小金库”。但这样大手笔背后,她对自己却非常节俭,生活费花销却不超过1000元,对每一粒粮食都十分珍惜,就连白萝卜削下的皮都不舍得扔,捡起来腌咸菜,子女给她买新衣服也舍不得穿。“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使用金钱的方式,我只是觉得捐款做慈善更有价值。”质朴的她,在笔记本上写下“在大梦想里实现自己的小目标”,这个小目标就是“养好身体,多做善事,帮助更多人。”




14

吴乔

“科研玫瑰”20多年扎根实验室

解开生命谜团

✚●



性别:女

年龄:60岁

职务:厦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事迹简介:为解开“核受体Nur77”这一体内蛋白的谜团,二十多年来,吴乔这朵“科研玫瑰”都扎根实验室,为之奋斗半辈子——解开这个谜,就可以找到破解致命疾病例如黑色素瘤、乳腺癌等多种致命疾病的关键。虽深知目标难度,可能是一辈子找不到破解的钥匙,但吴乔依然方向明确、信念坚定。

曾为早日回国,吴乔苦行僧般起早贪黑完成在美进修任务,只因她认为,科学家只有回到自己国家,才有当家做主的感受;她也克服往日较弱的实验条件,用一台断了脚的冰箱开启科研人生,无私地为下一代的研究筛选打下基础。终于,吴乔和团队找到了抑制肿瘤的“新武器”,即筛选出了孤独受体“Nur77”第一个体外配体,并证实了该配体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调控血糖,打开了一把关键的“锁”。这一发现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较大反响。




15

谢汉慈

拖着蹒跚脚步

20年建言献策409项

✚●


谢汉慈(左)


性别:男

年龄:85岁

职务:原厦门动植物检疫局(现并入厦门海关)退休干部,高级农艺师


事迹简介:1999年至今,谢汉慈不断用书信、电话的形式为厦门城市发展建言献策409项,包含路、桥、隧、公交、园林绿化等17大类项目。2007年11月,在海湾公园临海一侧护栏内的草坪上,修建临海人行步道;2014年4月,湖滨西路人行天桥建成;2016年4月,狐尾山站的站牌上增加了一块醒目的导引牌,指示到鼓浪屿的换乘公交线路……这背后,都有谢汉慈的建议。把谢汉慈家中那些卷宗堆叠在一起,高度已经超过了15厘米;一页页手稿中的字里行间,都是这位老人对厦门的满满深情。要知道,他曾患有偏瘫,身体行动略有不协调。但是,几十年如一日,他仍然用自己不太方便的腿脚跋山涉水、行路过桥,找出城市建设中的痛点,整理出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谢汉慈一步一个脚印身影蹒跚着,为的是让更多人能更方便一点。




16

应道资

捡废品换钱 行善献爱心

✚●



性别:男

年龄:74岁

职务:2002年从江西搬到集美,因捡废品行善,被称为“废品爱心大爷”


事迹简介:古稀之年的应道资,生活并不富裕,也没有退休金,但一元、两元甚至是几分钱,他都会用尽力气去帮助别人……而这些钱,都是他坚持通过捡卖废品积攒下来的。应道资喜欢看《厦门日报》,但凡看到报纸上刊登求助新闻,他就会拿着报纸、按图所骥,拿着不多的百十元,或自家补身体的鸡蛋,亲自送到求助人手中,如:去年11月同安阿伯被鱼骨刺伤送进ICU事件、去年8月海沧“小萱宝”戈谢病事件、去年6月集美女工煤气泄漏烧伤事件等等。他为亲自送上这些爱心,常常要跑一天、转好几趟车。“遇到不知道的地点,我就让小区保安写个纸条,实在不行就问路人,一步一步总能找到。”

小善大爱 愈加感人,这些义举,全凭应道资一股信念。“废品爱心大爷”应道资就是以这种看似“笨拙”的方式,践行着。他也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7

郑狮

一生未娶

手足相依照顾弟弟60年

✚●


郑狮(左)


性别:男

年龄:77岁

职务:厦门市海沧区嵩屿街道贞庵村人


事迹简介:郑狮一生未娶,陪伴照顾患有精神障碍的弟弟郑亚婴60年,兄弟同吃同住、同床而卧。“我选择做一辈子’亚婴的哥哥’”他说,这是真正的手足相依。郑狮不断尝试各种办法,帮助弟弟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弟弟不愿走出家门,郑狮便耐心教他起火烧饭,烧出爱的味道;弟弟喜欢浇菜劈柴,郑狮便用心为他在家门口开辟一片菜园地,种出陪伴的温情。现在,郑亚婴能够打理自己家门口的一畦菜地,能够起火烧饭,饭菜不咸不淡,都出自他的手……尽管这改变的一路上,郑亚婴前行得不那么利索,但有郑狮的陪伴,他心不慌,走得很稳当。“如果有一天我不能陪伴弟弟了,也能放心离开。”60年、20000多天长情的陪伴,郑狮用细水长流的坚持和一以贯之的爱护,一点点地照亮弟弟黯淡的人生之路,也刻出兄弟二字的背后真意。




18

周德新

保安“逆袭”激励无数人

他仍然在路上

✚●



性别:男

年龄:53岁

职务:厦门大学保安

事迹简介:从一名普通的保安,到成为厦门大学的学生,51岁的厦大保安周德新在2019年完成了他的“逆袭”。


学生时代,周德新成绩并不好;几十年后再捧起书本,难度可想而知。但在2014年,在厦门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下,周德新不顾家人的质疑和反对,报考了厦大入学考试,并以险超4分的成绩考上了。而后,是苦读的五年——他特意调换夜班,这样能白天上课和“蹭”课,在晚上守护校园、间隙里温习功课。就这样,几百上千页的法学教材,他就这样“啃”下来了。去年,精读了近百本法学专著之后,周德新经过四十多次专业考试,终于拿到厦门大学法学学位(成人高等教育),参加了毕业典礼,以坚持实现了“逆袭”的梦想。除了收获学位,法律知识改变了周德新以往“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给了他更多底气和自信。据他的同事介绍,周德新桌边的书本摞起来已经超过了两米。不过,已经完成了一场“马拉松”的他,明年还将再次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学无止境,他毅然决然继续上路。




19

庄香香

抢抓黄金康复期

帮助特殊孩子融入社会

✚●



性别:女

年龄:41岁

职务:厦门市心欣幼儿园副园长


事迹简介:在心欣幼儿园里,聚集着听障、孤独症、脑瘫、智障等特殊学龄前孩子,庄香香是他们的“香妈妈”。她总要想尽各种办法来帮助孩子们渡过语言难关,也要有比孩子甚至孩子家长更多的耐心,来面对反复不断的尝试、挑战和失败。做特殊孩子的个训老师,庄香香一方面很“着急”,因为要拼命抓住儿童学龄前的黄金康复期,为他们争取更好的人生,否则便可能为时太晚,“我要抓住短暂的春天,尊重生命,尊重差异,细细呵护这些迟开的花朵。”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23年里,面对这些特殊孩子,庄香香另一方面则是很耐心,她用毫无保留的爱,帮助他们渡过语言难关、消除孩子身上的攻击情绪,甚至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加入正常孩子一起学习。她不仅从特殊孩子们细微的进步汲取前行的能量,还呼吁更多人,给特殊孩子更多接纳和包容,让城市更加开放和美好。




20

劳动者港湾团队(团体)

一个爱心港湾 给来者家一样温暖

✚●



事迹简介:“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还是需要进来休息一下。”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句话,将劳动者带进更有尊严的这个“港湾”。精心准备的桌椅、书架、饮水机、便民工具箱、轮椅、婴儿车……近年来,在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分行营业部及各支行营业厅,都规划了一片区域作为港湾,方便劳动者进来歇脚、午休,后来也升级为便民休憩区域。劳动者港湾团队将“港湾”定义为一个不设门槛的爱心平台:无论是否来办理金融业务,这里永远敞开大门,充满着人情味,等你回家。当然,光有服务还不够,还要有温度。曾经困扰着团队的难题,最终在他们的精心设计下,以人性化的设施和配置迎刃而解:从炎炎夏日中的防虫喷雾,到寒冷冬夜的长椅明灯,还有专门为残疾人专门设置的通道,每一个细节点滴都彰显着劳动者港湾团队对劳动者们的尊重,他们不多言,志在用行动真正做到拉进距离,温暖人心。


现在请为你心目中的

“2019感动厦门十大人物"

投下宝贵的一票吧!

每个微信号可以投票1次

每次可选1-20人↓↓



记得告诉更多人

关注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

进入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后

在底部菜单中点击“投票”

或发送关键词“投票”

进入页面即可投票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赵张昀 实习生:谢嘉迪

编辑:罗小州 审核:蔡文演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厦门人:春节假期可能“泡汤”?今天起,出门前这些事得知道→→

心意+新意全都get!厦门人这个春节拜年送礼带上TA,所有人都乐开花→→

我们获奖了!新春限量版,20台天猫精灵方糖免费送!快来


标星+置顶厦门日报

一秒找到日报君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扫描二维码下载

厦门日报社App“潮前智媒

轻松玩转黑科技

一键get最潮新闻&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