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人12小时滴水未进,有人出汗太多尿不湿都是干的…他们这样“战疫”!

厦门日报社/ 厦门日报 2020-02-22


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

无数人被迫宅在家里刷手机、追剧时

防控一线的“逆行大军”

努力在为我们的健康奋战



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

孩子的父母

疫情当前

他们冲锋在前,驰援一线


快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


穿防护服后认不出

他们用这方式互相辨认打气


昨日是厦门“逆行者”出发后的第六天

问起辛苦与否

身处武汉的厦门医疗队队员们都回复:

“还好还好,能适应,不算很累。”


夜里,武汉室内温度接近0℃

为了保持通风

病房的窗户会打开一些

即使这样,队员依然浑身都是汗


戴着两层头罩,防面屏,

两层口罩,护目镜

身穿隔离衣,防护服,脚踩两双鞋套…

人被包得密不透风,因为出汗太多

队员们穿的尿不湿都是干的


身处武汉的厦门医疗队队员,工作时穿得密不透风 市第一医院 供图 


上一轮班,他们需要近8小时


这是厦门医疗队在武汉的工作常态。前天凌晨3点,厦门医疗队队长、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薛克营和队员们啃了点干粮,便开始了6小时的工作。直到昨日上午9点多,他才下班。从医院回住的酒店车程不过十几分钟,但经过污染区、半污染区和回房间清洗这一系列过程,已经接近午饭时间。也就是说,上一轮班,他们需要近8小时。



厦门医疗队队员还透露

防护服穿和脱都多达20个步骤

且一步都不能错

一个人出错甚至会连累整个团队


厦门市中医院护师陈敏说

事实上,穿上防护服后谁都不认识谁了

“所以我们得在背上

签上自己的名字,方便找人。”


厦门医疗队队员在防护服背面标注姓名 市第一医院 供图


今早,他们奔赴

驰援湖北的第二站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正式接管相应病区


来源:福建日报


 前线日记 


(来自护师陈敏的朋友圈)

得知我们来自福建

医院职工感动落泪



向上滑动阅览



为接海外同胞 12小时滴水未进


昨天凌晨4点

跟随厦航包机返厦的

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护士长林慧娟

在日记本上写下:


今天我亲身参与祖国包机接同胞归乡行动,激动不已。危急时刻,国家的“暖实力”让我更加笃定——有强大的祖国为后盾,我们一定能够赢得“战疫”的胜利!



穿了11个小时

防护服下衣服湿了又干


1月31日上午9点半,干部保健二科杨奕轩副主任医师和林慧娟接到紧急任务:跟随厦航包机,接滞留海外的湖北籍同胞回家!从接到任务准备物资,到做好准备出发,两人只用了20分钟。


“医院保健办潘丽菊主任等,在我们出发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调配防护物资,药物等,让我们能快速响应。”杨奕轩说。


飞机抵达马来西亚哥打基纳巴卢机场时,120多名湖北籍同胞正翘首企盼。虽然他们多数是在1月22日前抵达马来西亚,且已在当地隔离观察过一段时间,但杨奕轩和林慧娟还是在远离机舱门的登机处给他们量体温。随后,厦航包机载着120多名湖北同胞起飞。


杨奕轩和林慧娟出发时都穿着冬装,穿戴多层防护服、护目镜,在地面温度30多摄氏度的马来西亚机场紧张工作了几个小时,重新登机时两人连袜子都湿透了。飞机降落武汉时,一位年轻妈妈怀里的宝宝对杨奕轩等人不断重复一句话:“感谢你们送我们回家!”


2月1日临晨3点,当杨奕轩、林慧娟圆满完成任务回到厦门,脱下穿了11个小时的防护服时,湿透的衣服早已被烘干了。而为了不上洗手间,两人12个小时滴水未进。



与杨奕轩、林慧娟相同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干部

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郭峰

和主管护师陈晓丹

也接到了医院下达的任务

他们去的则是泰国曼谷


执行任务期间

他们近12小时滴水未进


郭峰告诉记者,此行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协助厦航机组成员,为武汉游客做好返程过程中的身体状况监测及安全保障。1月31日下午5点多,穿戴好防护服和护目镜后,郭峰与陈晓丹在机舱口为76名湖北籍旅客测量了体温。


郭峰(二排右一)、陈晓丹(中)与机组成员合影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 供图


途中,他们再次为旅客测量体温,“有些游客体温处于临界点,我们会请他们稍后到机舱前部找我们再复查一次。”陈晓丹说,旅客都非常配合,这趟航程算是平稳又顺利完成了。同样,防护服下的他们也是近12小时滴水未进。


郭峰说,不少旅客在曼谷滞留10多天甚至更长时间,“都很渴望回家”。因此,飞机降落武汉天河机场时,旅客们不约而同地为他们鼓掌,并一一向他们鞠躬致谢,“那一幕真的很感动。”



守在防控一线 彰显基层党员担当


在同安,有这样一群人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为降低疫情扩散劝导群众,坚守岗位

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是共产党员


停办“村晚”

引导村民抗击疫情


“白交祠村虽然是厦门最偏远的山村,但疫情防控不能掉以轻心。”1日上午,在进村道路的“劝导站”,白交祠村党支部书记杨明福对进村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除了对体温异常的人员登记并暂时隔离,‘劝导站’还要劝导外来人员不要进村访亲问友,宣传‘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等疫情防控知识。”杨明福说。


这些天,杨明福带领村中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分片进行来往人员排查,同时通过LED大屏幕、闽南语广播、微信群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宣传,科普疫情预防和检查知识,并第一时间停止“村春节晚会”等所有群聚性习俗活动。



杨明福为村民进行体温测量


在当前的严峻疫情下

农村聚会的情况更为复杂和危险

同安区西柯镇潘涂社区

就遇到这个难题


1月25日,潘涂社区一位老村干部去世了。“他是一位在社区工作了40年的老会计、老党员,德高望重。”现年68岁的村老人协会会长、老党员林永固告诉记者,400多名居民报名参加追悼会,预计当天实际会有近千人参与。


“疫情防控时期,上千人聚集很容易发生群体性传染,一定要阻止!”于是,林永固立即跟潘涂社区党委副书记林育林到这位老村干部家协调沟通。“作为子女,要尽孝道,这是人之常情。”林永固坦言,他也是老人的宗亲,平时关系非常好,也希望让大家都来追悼这位老党员,“但为了疫情防控大局,必须忍痛阻止。”


林永固苦口婆心的劝说,最终换来老村干部家属的理解。此外,为了劝导400多名报名参加追悼会的村民,林永固和社区党员通过电话、入户走访等方式挨个劝导,一场大型群众聚集被成功避免。



林永固(左)入户劝导村民不参加追悼会


24小时待命 转运密切接触者


从1月30日“上岗”至今

陈裕良已转运3批次共10名

密切接触者前往指定的隔离点


他们这个志愿队

名叫“厦门市120急救中心突击队”

和另外三支志愿队

——厦门航空港医救中心先锋队

厦门市委市政府办公厅服务队

厦门市卫健委服务队共计31人

均是由厦门医学院的老师和工作人员组成


第一时间加入“战疫”

他们奔波在转运途中


陈裕良是厦门市120急救中心突击队的队长,学校群发出征集令,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然后就从漳州赶回了厦门。


1月27日当天下午,厦门市委市政府办公厅服务队和厦门市卫健委服务队成立,随即被派往市政府和卫健委,协助处理因疫情带来的各突发状况等;1月30日,10人的厦门市120急救中心突击队成立;次日,由12人组成的厦门航空港医救中心先锋队成立。


陈裕良的队伍里,年龄最小的是来自临床系的“90后”老师,年龄最大的54岁,都是24小时待命。



百名志愿者随时待命

投入“战疫”最前线


厦门航空港医救中心先锋队,则分三组在机场医疗急救室轮值,负责转运发热病人以及在机场各楼层巡查,抽检体温。


昨天当班的是厦门医学院临床系的邓丽娜和眼科专业的任凤英,她们介绍说,机场目前针对发热病人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由她们负责转运非疑似的发热病人(即有发热,但没有湖北接触史的)到中医院,有湖北接触史的发热病人则由120专业医护人员运送到杏林。


这些志愿者说:“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往哪里去!”据悉,截至目前,学校志愿者群里共有115人积极响应此次的支援号召,随时待命,投入“战疫”最前线。


昨日下午4点,厦门市120急救中心突击队迎来了学校4名新后备成员;而今天,厦门医学院一组被命名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点先锋队的9人志愿者队伍,在接受了昨天的培训后,将响应厦门疾控中心的求助,前往夏商怡庭酒店协助看护被隔离者。



志愿者在机场值班


致敬勇往直前的“战士”

等待你们凯旋而归!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莼  陈璇 朱道衡 许蔚菡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编辑:陈歆玥 审核:罗小州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更新!厦门市卫健委发布确诊病例在发病期间逗留过的小区或场所

快讯!厦门新增1例确诊病例,8例疑似,福建新增确诊15例,疑似39例

福建人请注意!即日起到零售药店购买退热、止咳药品需登记


标星+置顶厦门日报

一秒找到日报君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扫描二维码下载

厦门日报社App“潮前智媒

轻松玩转黑科技

一键get最潮新闻&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