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紧急提醒!远离这种小土堆,有人被咬休克!正在灭杀,一周后火腿肠测药效……

厦门日报社 / 厦门日报 2021-07-11


连日来气温攀升

如果你在绿地、草坪、果园、田埂

看到拱起的小土堆

千万不要靠近!

这些有可能是红火蚁的巢穴!


一旦不小心踏入红火蚁的“领地”

可能会引来它们的大举反击



警惕!红火蚁席卷12个省份

有人被咬休克!



据央视财经报道,红火蚁原产于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是地地道道的入侵生物,2004年才首次在我国大陆地区被发现,随后以惊人速度在我国扩散。


点击观看视频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与我国常见的蚂蚁不同,红火蚁非常凶狠,所到之处,不仅令本地同类物种无法生存,甚至体形远大于它们的节肢动物都会成为它们的攻击对象据了解,长有翅膀的红火蚁蚁后可以飞行1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选择适宜地点建造蚁穴。一旦活动范围扩散,红火蚁很可能在当地扎根。



绿化带、树木根部附近的土堆,是红火蚁最常见的巢穴。春夏天气反复,雨水较多,正是红火蚁大量繁殖的高峰期。如果拨开土堆,红火蚁就会马上“蜂拥而出”。不同于一般的蚂蚁,红火蚁毒囊中有大量毒液,一旦被咬伤,毒液就会注入皮肤。



红火蚁喜欢温暖的地方,也会对一些设备造成危害,比如,攻击长时间不行驶的汽车发动机、变压器等重要电气设备。另外,红火蚁对农林作物也具有危害性,导致农作物减产。



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尤其是近5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政区191个,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此前,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启动了红火蚁防控行动。 



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

有如火灼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水泡

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

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

会产生过敏性休克

严重的有可能危及生命


此前,不少地方都发生过

人被红火蚁叮蛰的案例

广东梅州

前段时间,广东梅州市西阳镇秀竹村的廖阿姨,在村里割完草走下山,她就眼前一黑,突然栽倒在地。


村民们七手八脚都来帮忙,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医生在车上及时给廖阿姨用抗过敏的药,经过治疗后,廖阿姨缓了过来。医生发现她右手腕上有两个小伤口,还起了黄色水泡,罪魁祸首就是红火蚁





厦门

2019年8月,厦门有多位市民被红火蚁叮咬。有一人全身发痒、发痛,差点休克


点击图片可查看此前报道




当前厦门农业农村部门

正抓住有利时机

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红火蚁的预防控制


在蚁巢上撒下饵剂

用火腿肠监测药效


昨日上午

在集美区灌口镇李林村

专业防治员正在地毯式地开展

灭杀防控工作


田埂上,一个拱起的土堆引起了防治员林和顺的注意,他仔细观察后确定,“这就是红火蚁的蚁巢。”


红火蚁灭杀防控现场。


随后,林和顺快速地在蚁巢上撒下饵剂,并插上一面红色小旗,“这是用饵剂来诱杀,通过工蚁的交哺习性,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把药剂传递并杀死蚁后。”


工作人员在红火蚁的蚁巢上撒下了杀蚁饵剂


“前段时间下雨频繁,防控要见缝插针,在晴天进行,避免饵剂被雨水溶解,影响效果。”集美区农业农村局介绍道,饵剂一般在施用后一周才能见效,该区已经建立了防控效果检查与追踪监测机制。


也就是说,在饵剂投放一周后,防治员会采用火腿肠诱集的方式监测药效,如果发现未达到防控要求,会及时补施药


每年两轮普查防治

制作红火蚁防控地图


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厦门发现红火蚁已有10余年,主要发现于绿化带、公园、小区绿地以及农村农田


多年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条块结合”的长效防控模式,每年4-6月和9-11月坚持普查防治工作。春秋两轮防治后,红火蚁的出现得到了有效控制。


目前,我市还和省农科院合作,在红火蚁监测和防控中探索引入“云采集”手机软件,采集红火蚁发生区的具体地点、经纬度、面积、活蚁巢数量等信息,制作分布图,推动了红火蚁的专业化防控。

市民若在农村农田发现红火蚁巢穴

千万不要搅动或破坏它

可拨打12316农业服务热线反映




遇上红火蚁

应该如何应对?



如何预防被红火蚁咬伤?

红火蚁只有在它受到人类干扰才会叮蛰伤人。人们只要不长时间在红火蚁活动区域停留或触及蚁巢,干扰其活动,完全可以避免被红火蚁叮蛰。

被红火蚁叮蛰怎么办?

一般伤口出现痒痛、红肿等症状,用肥皂与清水清洗被叮咬的患部,并可进行冰敷处理,也可用食醋浸泡20分钟,一般可用肤轻松软膏、皮炎平、皮康霜等含类固醇的药膏涂抹患部。尽量避免搔抓患部,避免将脓疱弄破,以防伤口的继发感染。


若多部位受伤或出现全身症状、或过敏时,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


总之,看到拱起的小土堆别好奇,别靠近,跑就对了!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吴晓菁 通讯员:谢毅璇 摄影:王协云 综合厦门日报、央视财经(cctvyscj)

编辑:曾欣悦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聚焦厦门: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彰显活力

厦门又一重要大通道!下月“出海”!
海蜇、毛虾、丁香鱼、口虾蛄、鱿鱼……休渔期间,这些海鲜可以捕捞!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扫描二维码下载

厦门日报社App“潮前智媒

轻松玩转黑科技

一键get最潮新闻&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