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争相打卡!“厦门蓝眼泪”火出圈!它与海洋污染有关吗?厦大专家说明白了……

厦门日报社 / 厦门日报 2022-04-26


连日来
“厦门蓝眼泪”现象备受关注
吸引一拨拨市民
踏浪逐“泪”



“它像是碎钻洒进了大海,又像是星星坠入了人间。”



上周末

“厦门蓝眼泪”现象一出现

立刻在网上引发热议

连续登上多个平台热榜

观看人次破千万


许多市民打卡

直呼在海湾公园、海沧湾、鼓浪屿等沙滩

都遇见了这片“蓝眼泪”

还有网红连夜赶赴现场进行直播

昨晚,众多市民涌向海边争睹浪漫奇景


 海浪卷起蓝盈盈的光。


但同时

网上还存在另一种声音

怀疑“蓝眼泪”的形成与海洋污染有关



这是真的吗?

厦门日报记者特邀权威专家

答疑解惑


01

“蓝眼泪”会污染海洋?

没有证据显示与污染有关


“蓝眼泪”视频层出不穷
对“蓝眼泪”形成的猜测
也是众说纷纭

网友


“蓝眼泪”是一种会发蓝色光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大面积爆发会形成赤潮,危害渔业,“蓝眼泪”是海洋污染的表现和产物。


对此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
生态学系主任、海洋生态专家
黄凌风教授表示
这些说法并不准确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
此次“蓝眼泪”与海洋污染有关

  



02

“蓝眼泪”会造成赤潮?

高密度聚集才会形成赤潮


黄凌风教授说

此次“蓝眼泪”是由夜光藻形成的

不是网友所称的海萤

而夜光藻不是有毒种类,古代就有


此外,夜光藻白天在阳光下呈红色,高密度聚集才会形成赤潮,但目前我们白天没看到海边有赤潮出现,说明夜光藻密度不大。上周六晚,黄凌风教授从海湾公园提取了海水样本,经检测得出,一升海水中只有几百个夜光藻,而一升海水中要有3000个以上夜光藻才能认定为赤潮。

  

“海水涨潮,使得较多夜光藻向岸边聚集,形成了‘蓝眼泪’现象,但整个海域中的夜光藻密度还是较低的。”黄凌风教授认为,夜光藻的出现主要与海水温度适宜、食物丰富、天敌少等因素相关。近期厦门沿海水温稳定,而夜光藻体内消化的食物多为硅藻,也无异样。




Q有网友说,“蓝眼泪”被冲上岸离开海水,最多存活100秒。

黄凌风教授说: 夜光藻受外部刺激就会发光,即使离开海水,用手指触碰,也会发光。同时,夜光藻是低等生物,繁殖速度快,对环境依赖程度高,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易消亡,但“最多存活100秒”的说法太绝对,没科学依据。

  


03

夜光藻数量增加影响大吗?

尚不影响亲水活动和渔业生产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对厦门海域是否形成赤潮开展实时监测

相关工作人员说


近期海域内的夜光藻数量有所增加,但密度不大,未形成赤潮,也未对市民的亲水活动以及海洋渔业生产造成影响。



工作人员解释,夜光藻密度过大,可能使部分市民在游泳或参与亲水活动时过敏。此外,过多藻类在海域内生长,会造成鱼类窒息,影响环境。


因此若监测数据显示夜光藻密度过大

相关海洋环境预报部门

会及时公布消息



黄凌风教授也补充提到

若是藻类生长过剩

尤其针对有毒藻类

还可采取撒入矿物黏土的办法

令藻类沉淀



看到这里

是不是感觉可以放心了

其实“蓝眼泪”

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厦门海域


但大家都说

往年都是在四五月份

才会出现的“蓝眼泪”

今年来得“有点早”


01出现这种情况是何原因?


黄凌风教授查询了当晚厦门周边海水的温度,大约在15℃至17℃,在环境温度适宜的同时,厦门海域还有充足的浮游植物供夜光藻“觅食”,才导致“蓝眼泪”提前出现。




02接下来它们存在的时间会有多久?


有市民肯定想问

今天去看来得及吗?

  

“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3至7天,甚至更长时间。”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周茜茜博士告诉记者,夜光藻的季节动态与其温度适应性有关。夜光藻的适温范围一般在10℃至25℃,春季和秋季的水温较适宜它的生长和繁殖。



想去看的小伙伴们

可以抓紧啦

不过晚上比较凉

记得多穿一些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林路然 薛尧 摄影:林铭鸿 视频编辑:许秋珩

编辑:卢婷雯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刚刚点亮!厦门天马6代AMOLED正式进入生产运营!


今日元宵!快来领取你的“雪容融”灯笼


影响恶劣!罚2000元!她在厦门地铁按下一个按钮,导致列车延误进站……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扫描二维码下载

厦门日报社App“潮前智媒

轻松玩转黑科技

一键get最潮新闻&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