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首场思明!重要发布

厦门日报社 / 厦门日报 2022-07-06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厦门市委宣传部于今日起举行

“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工作成效和经验亮点。



首场发布会今天上午举行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上官军主持,思明区委书记林重阳,思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颜跃喜,思明区政府副区长王一青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






林重阳说,厦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的第一站,总书记曾在思明居住生活过三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长期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把对总书记的爱戴敬仰转化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更加美丽富裕繁荣平安的幸福思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主要有五个方面特点:




一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10年间,全区GDP从887.75亿元增加到2258.08亿元,年均增长7.1%,总量居全省县(市、区)第三位;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133.02亿元增加到427.43亿元,年均增长13.85%,总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县(市、区)首位;
常住人口人均GDP突破2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97万元增加到8.12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获评2021年全省城市发展“十优”区首位,位居2020年中国社科院全国主城区竞争力指数榜第23位。




二是民生保障日趋完善

市民在思明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打乒乓球


坚持民生优先,每年7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兜民生底线、补民生短板。
完善救助体系,打造圆梦助学等服务品牌。
落实稳就业要求,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就业援助、鼓励创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四位一体”就业促进机制,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8.95万人次。
健全养老保障,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演武社区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三是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持续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提质扩容,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教育方面,开展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办学改革,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900个、中小学学位15660个。
医疗卫生方面,新增医疗机构195个、医疗床位2000张、卫生技术人员6000人,分别增长49.6%、31.9%、60.4%,人均期望寿命达81.28岁,人口健康主要评价指标保持在发达国家中高水平。
文化方面,深化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民俗活动“送王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落实文化惠民,打造“厦门音乐季”“思明体育时尚季”等品牌IP,人均图书馆藏量达1.44册。




四是社会治理创新推进

深田社区


创新实践近邻党建,以网格化精细管理、项目化近邻服务、智慧化社区建设为抓手,打通党群关系、邻里关系“最后一米”,实现就地就近、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已在全国推广。
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刑事总警情从每年的2.47万起下降至3404起、年均降幅18.76%,群众安全感率保持在98%以上,入选“2021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就在上周,莲前派出所作为“特别敢创新、特别能战斗、特别暖民心、特别讲奉献”的特区派出所,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模范公安单位”称号。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践行“CSO首席服务官”理念,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线上兑现”,98%以上的行政许可事项“一趟不用跑”,63项高频事项实现“秒批秒办”。




五是城区品质不断提高



环境面貌更加靓丽,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五年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绿化覆盖率达52.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19平方米,东坪山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设施功能更加完善,完成四轮市政设施提升,改造提升385个老旧小区以及一批公园、城市道路,新增停车位近1.3万个。


文明气质更加彰显,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思明习惯”蔚然成风,“城市义工”等志愿服务品牌全国闻名,涌现出“英雄三兄弟”和“水草”陈素珍等全国道德模范。


下一步

思明区将继续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奋斗目标

以“项目化”方式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让百万思明人

因思明而幸福、以思明为骄傲



会上

这些市民关注的问题

有答案了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请问林重阳书记,针对近期媒体曝光的思明区存在的一些问题,思明区是怎样看待的,有哪些整改措施,尤其在坚持以民为本,创建为民惠民靠民的理念有何做法?

新闻媒体的曝光、监督是对我们工作中存在不足的鞭策,是对我们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帮助,体现了媒体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群众更加美好生活的关注和期待。思明区将坚持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记者朋友们发现的问题、指出的问题,建立督办落实机制,并且建立起跟媒体记者的反馈机制。我们非常欢迎媒体记者们,持续坚持对思明区文明创建工作的跟踪、监督。思明区将会进一步深化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完善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抓手,直面痛点堵点难点,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常态长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在创建为民上,我们持续探索新模式


一是充分发挥“近邻”模式优势,深刻认识“欲要思明,必先思民”,全面开展“近邻·思民”行动,秉持“群众的想法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群众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理念,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近期全区241名处级以上干部每人每月入户走访2家群众,主动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建立长效机制帮助解决。二是着眼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在全区开展市容市貌、公共卫生、市场秩序、公共设施、文化旅游市场、小区管理及建筑工地、空中缆线、交通秩序、电动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十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三是深化“共治共管共享”理念,延伸开创“六方六共”工作模式,通过“软硬兼施”营造文明宣传氛围,“时空结合”认领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在鹭江街道厦禾小公园试点初见成效,接下来将会把经验推广到思明区更多公共空间治理中。


2、在创建惠民上,我们坚持办好身边事


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民生工程,让创建成果更有“温度”、人人共享。去年以来,我们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00%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265个。建成一批“口袋公园”,15分钟便民生活圈、健身圈、公共文化圈基本建成,率先全市实现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覆盖;100%完成1989年以前建成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推进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等群众关切问题,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3、在创建靠民上,我们广泛发动共同参与


一是发动居民群众力量。广泛开展“洁净家园 共创文明”行动,如在无物业小区开展“扫楼”、楼道清杂清洗行动,运用“专业队伍+群众行动”的模式,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二是擦亮志愿服务名片。依托全区10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50多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发挥“思明城市义工”“思明区蓝天救援队”等品牌作用,推动全区226个文明单位、近1200个志愿服务团队、12万余名志愿者发挥作用,带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让“思明因你而更美”成为广泛共识。三是引导文明习惯养成。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广泛宣传,用好“思明快报”融媒体平台,涵养向善向上的“思明习惯”。


思明区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要让群众因为城市的进步而骄傲,我们的党员干部就不能有些许的自满,要让群众感受城市的完美和舒适,我们的党员干部就不能有些许的懈怠。我们将持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高标准、系统化、常态化、严要求,把思明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思明区文明创建工作的关心,也期待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心支持思明区的工作,多帮我们发现问题,多为我们建言献策,一起为建设更加美丽的思明而努力。谢谢大家!




请问颜跃喜部长,思明区在传承、保护和利用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如何更好实现文化惠民?


习近平总书记诗意点化鼓浪屿,是国之瑰宝,是“女王皇冠上的宝石”,作出重要指示“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这些年来,思明在传承、保护和利用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守护遗产


一是精修缮。用匠心精神精心修缮保护文物,精心守护文化遗产地,有效控制全岛建筑总量,保持天际线、沿海岸线景观。二是立法规。先后出台《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等20多部法规、文件。三是定机制。完成鼓浪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街道、社区、社会力量三级文物保护基层管理网络。实现文物审批不出岛,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四是守安全。成立鼓浪屿文物保护专业巡查、遗产监测和志愿者巡检三支队伍,定期进行安全巡查检查。鼓浪屿文化遗产监测报告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年报。


二、推进活化利用


一是推进“全岛博物馆”计划。对全岛文物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建立数据库。统筹空置、闲置文物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工作。二是提升全岛“智慧+”。线上博物馆、智慧化导览等“科技+”元素不断注入全岛,黄荣远堂的活化利用被国家住建部示范推广。


三、促进文化回归


一是擦亮艺术名片。出台修订《鼓浪屿重点文化发展扶持暂行办法》等文化回归扶持政策,扶持重点文化项目13个,奖补公益性文体项目562个。二是打造红色基地。用好鼓浪屿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鼓浪屿红色主题教育展馆等8个打卡点,被福建省确定为“第二批党史教育基地”。


四、坚持成果共享


一是下大力气留住乡愁。发布《鼓浪屿文化遗产管理通告》,率先启用“黑名单”诚信平台,加强社区保障。二是完善居民游客登岛。实施轮渡航线分离和最大承载量控制措施。推进申遗反哺机制,实行岛上户籍居民免费过渡补贴和燃气补贴、亲友过渡票等政策举措。三是近邻党建守望相助。充分发挥鼓浪屿公共议事会、鼓浪屿商家协会等社会治理主体作用,实行社区自治共管,进一步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请问王一青副区长,思明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何经验成效?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媒体朋友们。因为正是你们用镜头记录思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面。在你们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欢快跳跃的白海豚,看到了展翅飞翔的白鹭,这些城市精灵为厦门这座城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更是思明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明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低碳试点建设。2020年,东坪山片区建成全省首个近零碳排放示范区;2021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为“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思明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多个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一是实现垃圾分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2017年4月,思明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启用全省首个区级垃圾分类科普中心,因地制宜推行错峰直运、定时投放,辖区嘉莲街道在19个省级示范片区创建工作评估中,斩获全省第一。目前,全区垃圾分类准确率90%以上,100%清洁楼完成功能转换。四类生活垃圾100%公交化直运,日均生活垃圾资源化约400吨,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


二是持续在“抬眼见绿”上做文章。思明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致力于城区公园景观、口袋公园、道路景观等园林绿地品质化建设提升。辖区绿地三大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位居全市第一。2012年以来,共完成约90个街心(口袋)公园建设提升,今年计划建设提升约10个街心公园。希望市民朋友们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宝贵意见。




请问颜跃喜部长,思明区在探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台胞福祉方面有何经验做法?

近年来,思明区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聚焦“台青发展、融合治理、交流交往”等重点工作,着力做好“通、惠、情”文章,努力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贡献更多思明力量。

资料图


一、倾情倾力,帮扶台青深耕发展。落实落细台青优惠政策措施,以规范管理和配套服务为台湾青年成长成才提供机遇和保障。2016年首次出台台青优惠政策,为台湾青年在厦发展提供真金白银的扶持。今年新修订的《思明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办法》,设置台青实习、就业、创业、生活四个板块,增强台青来大陆扎根发展的信心。现成功培育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国家级基地1家、省级基地8家,吸引台青企业500多家,900多名台青落户思明发展;共有11位台湾青年获得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称号。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为台湾青年提供政策申报、创业辅导、政务办理等“一站式”式综合服务。在龙山文创园设立两岸青年心家园、两岸人才会客厅,打造成涉台综合服务体和两岸青年交流发展共同体,助力台湾青年追梦、逐梦、圆梦。


二、共享共进,创新两岸融合治理。紧扣台胞生活需求,架构社会治理参与通道,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集体记忆。成立思明区涉台调解委员会,聘请4位专业律师、15位台胞台属加入调解队伍,形成“1个总部+5个网点”涉台调解网络,先后调处涉台纠纷341件,化解成功率超7成。成立台胞爱心志愿服务队,联动区城市义工协会,打造“台胞+社区+义工”三方联动的志愿服务模式,全区加入区城市义工协会的台湾青年超200名。积极融入“爱心厦门”建设,搭建台胞台商爱心帮扶窗口,实现“推动两岸交流”向“推动共同参与”转变。


三、同心同向,力促两岸交流交往。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加强两岸交流互动,三年来开展交流联谊活动30余场。持续举办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文化节等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江夏堂、延平郡王祠等对台交流基地开展民间交流活动,推动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台胞驿站,现全区已拓展10个各有特色联谊点。在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举办两岸线上交流活动,开创对台交流的新模式。开通思明台胞驿站微信公众号,精心组织做好涉台宣传工作,讲好两岸融合发展故事。




请问王一青副区长,作为全省强区,思明区软件信息业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将采取什么措施促进软件信息业发展?



软件信息业一直是思明区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对我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我区在发展软件信息业方面起步早、有基因、有生态,是厦门软件信息业发展的主阵地。2021年,我区软件信息业营收958亿元,规模以上软件信息企业214家,营收及规上企业数占比均在全市7成以上。全市5家企业入围“2021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强”均在我区,占全省七分之五。

软件园一期 / 资料图


近十年来,我区努力开拓创新,立足软件园发展基础,不断厚植产业发展优势,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办法及多项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引领我区软件信息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培育了一批软件信息业龙头企业,发展态势持续向上向好。前瞻的产业布局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阶段,我们全力推动软信产业再攀高峰。一是政策引领更聚焦。5月份我区正式出台《思明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思明区加快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聚焦数字城市、数字文创、数字平台经济、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四大方向,着力构建“123”软件信息业发展空间布局,即一大总部研发基地、两大产业孵化基地、三大创业基地等重点方向。二是人才引留更有力。设立教育、住房两个工作专班,回应软件信息企业人才诉求,进一步探索建立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为人才“留厦”解决后顾之忧,促进人才扎根发展。三是产业培育更精准。建立软件信息业发展领导小组,推动领导挂钩重点企业机制落到实处,从完善企业服务、强化空间保障、深化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快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思明区是“近邻党建”的发源地,请问林重阳书记,思明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等方面有何经验做法?



谢谢您对思明党建的关心。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远亲不如近邻”理念,为近邻党建指明了方向。近邻党建的核心,就是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邻里、单位间的联系,靠近群众解决群众突出问题,从而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是延伸组织体系,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我们根据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趋势,构建“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网络,把支部建在网格里、小区里,并设立街巷党小组、楼栋党小组。全区共选配669名网格(小区)党支部书记,推选604名党员街巷长、楼栋长,991名党员中心户,通过党员亮身份、亮门牌、认领公共服务项目,带动群众共同参与,从而营造邻里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二是密切党群联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我们总结提升基层社区“千户访”工作经验,引导社区党组织、工作者开展入户,主动收集、解决群众需求和困难。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走进群众家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全区共有5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2239名党员下沉社区、小区一线。新冠疫情以来,累计下派机关干部5.5万人次、发动党员10余万人次参与防疫抗疫,守护群众安全。


三是聚焦小区党建,优化基层治理机制。我们因地制宜实践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多元化模式,优化小区内部纠纷调解等常态化机制。在物业小区,推动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交叉任职的方式,提升联动水平;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过程中,突出党组织主导作用,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工程;在老城街巷,成立132支“厝边帮帮团”等自治小组,引导居民自治共管。


四是深化近邻服务,彰显基层治理温度。我们深入开展“近邻敬老、近邻医疗、近邻济困”等八方面行动,建立健全“居民点单、社区党组织下单、各类近邻单位接单”的项目认领机制。“打造‘近邻社区’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经验获评全国基层治理创新案例,镇海社区邻里互助促进会获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深田社区工作经验获评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7个社区获评省级优秀社区工作法。


五是完善机制保障,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我们率先建立区级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开展“奔跑行动”。高标准建成一批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活动阵地。加快建设“智慧思明”信息化平台,推动“基层党建+治理+服务”全面融合,促进党务、政务、居务“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引导党员群众运用信息化手段共建共治共享。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林雯 摄影:黄少毅 图片来源厦门日报图片中心

编辑:曾欣悦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重要提醒!厦门这些路段将限行!

6月1日起,有变!速看→

省外入厦必检,在厦愿检尽检!厦门疾控最新提醒→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扫描二维码下载

厦门日报社App“潮前智媒

轻松玩转黑科技

一键get最潮新闻&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