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已决定捐献到百年”!他捐助近40年,却节省到近乎“抠门”

厦门日报社 / 厦门日报 2023-12-25


近日

2023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进入征集阶段


戳上方图片直达原文链接


许多市民、网友推荐了

他们心中的“感动人选”

其中

退休教师陈新杰的故事

受到不少人的推荐和关注



70元、500元、1000元、2000元……

一张张泛黄的捐赠专用收据

见证陈新杰细水长流的坚持

虽然个人生活不算宽裕

但他奉行着

“良知于心,责任在肩”的座右铭

传递着奉献精神

记者走近陈新杰

回顾他近40年来

坚持捐助社会的感人爱心故事



人物名片

陈新杰,男,1949年8月生。集美区乐安小学退休高级教师,现为集美区教育关工委顾问。近40年坚持捐献爱心善款,曾获评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厦门市红十字会“人道奉献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很低调

许多捐款不留收据

捐出的钱成了一笔“糊涂账”


“我走了,不用开票(捐赠收据)给我了。”

每年5月8日的“世界红十字日”

集美区红十字会

应急救护培训老师周雪玲

都会从陈新杰手中接过一沓纸币——


自从她2011年接手相关工作以来,陈新杰每年都固定向集美区红十字会捐赠2000元;此外,如果哪里发生了自然灾害,他会马上上门,捐出几千、几百元。有时候,陈新杰放下钱就走,行事低调、步履匆匆,甚至没拿走捐赠专用收据。


陈新杰爱心故事的开始

还有本报的见证


1984年3月18日,本报刊登一则“豆腐块”——“市儿童基金会收到……人民币20元整,汇款人地址是集美师专,汇款人姓名只有‘学生’二字。”这是陈新杰第一次捐款,他去原集美师专参加培训,拿到20元生活补贴,他匿名全部捐了出去。



近40年来

陈新杰在《集美校友》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稿费

他捐给了集美校友总会

学生集资1200元为他庆祝生日

他说服大家以班级师生的名义捐献

用于当年的抗洪救灾

去年,他将辛苦积攒的10000元退休金

捐给了集美区教育基金会

……


从1984年开始,陈新杰的许多捐款或没有留存收据,或收据不小心遗失,捐赠的具体数额反而成了一笔“糊涂账”,“我已决定捐献到百年。”此外,他还签了遗体捐赠志愿书




他很“抠门”

日常生活能省就省

却把一个月工资尽数捐出


因为保持常年捐助

陈新杰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平时能省就省

最开始陈新杰的工资不高,有时一天只买5分钱的油菜,分两顿吃,省下一个月的工资,尽数捐给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等慈善机构;他闲下来就会去家附近的大学操场边,捡拾废弃矿泉水瓶,贴补自己的“爱心金库”;如今有时外出办事忙过了饭点,他也舍不得“下馆子”,饿着肚子坚持回家吃。


“想想还是省点吧!”每月一次的理发是陈新杰除了买菜做饭之外为数不多的固定开销,为此他会步行几里路去老社区理发,可以省下三分之二的钱。陈新杰自嘲,虽然自己节省到近乎“抠门”的程度,但妻子、子女都很支持他。


30多年的坚持

陈新杰的动力来自哪里?



他回答:“嘉庚精神一直感召着我”。陈新杰告诉记者,父亲陈天送曾参与陈嘉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年也曾将自己积攒的50元捐给集美学村公益产业,因此,他希望自己同样向嘉庚先生看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淡泊一生。



除了坚持捐赠善款

陈新杰还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

创造、奉献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编撰嘉庚精神文化相关书籍近百万字

创作童谣《诚毅歌》等校本课程作品

每周都安排相关公益宣讲活动

身体力行将善良与爱心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朋友眼中的他

从他身上看到使命感


因为亲眼见证陈新杰十多年的爱心身影

集美区红十字会秘书长郭镇耀陈新杰十分熟悉

二人成了老友



郭镇耀说,陈新杰的生活作风朴素而低调,几身衣服、一双皮鞋穿了很多年;也了解到陈新杰的小家并不算宽裕,但仍不忘常年坚持帮助社会,“我们常劝他,不用总是捐钱,心里留有一份长长久久的爱心就很难得了。”


郭镇耀说,从陈新杰的身上,不仅能看到良好家风的传承,更有一种使命感。陈新杰曾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嘉庚先生把几乎全部的身家都献出去了,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竭尽所能,我的这点钱,又算得了什么?”这句话给了郭镇耀很深的触动。




征集令


参评条件

✎参选人物不受年龄、职业、身份限制,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守法公民均可通过自荐或他荐参评。

  

  • 2022—2023年度在厦门留下过特别感人事迹的人士(籍贯不限)。  

  • 2022—2023年度在外地留下过特别感人事迹的厦门人。

  

✎推选的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 超越小我,传递正义、正气、正能量的人物。

  • 勇于探索、敢于追梦、催人奋进的人物。

  • 身处困境却自强不息,经历坎坷却积极向上的人物。

  • 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的人物。

  • 在各行各业具有突出贡献或表现者。

  • 为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城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者。

评选方式

组委会将根据读者的推荐进行筛选,陆续推出20位候选人,在本报和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进入评选阶段后,先由读者进行投票评选,结合专家评审团的意见,最终评选出“感动厦门十大人物”,其余入围者获提名奖。

推荐渠道
  • 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8820;

  • 发送推荐信息至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

  • 通过新浪微博向“@厦门日报”发送私信。

特别提醒

推荐感动人选的文字须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留下被推荐人的姓名、电话、性别、年龄、职务和居住地,并附上简要事迹作为推荐理由;也请推荐人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赵张昀 摄影:卢剑豪

编辑:杨欣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全楼验DNA,找到人了!

热搜第一!她被官方点名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