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把书房搬到病房,“只要还能工作,就会一直做下去”

厦门日报社 / 厦门日报 2024-04-13


近日

2023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进入征集阶段


戳上方图片直达原文链接


厦门日报读者、老鼓浪屿人李世伟

专门打进本报热线968820:

我想推荐我的老朋友何丙仲为感动厦门十大人物,他40年如一日扎根于文博事业,甚至在患病期间、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依然为厦门文史事业发光发热……


听闻自己成为被推荐人

今年77岁的何丙仲表示:

“我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知识分子

将会一生忠诚于党的文化事业

只要我还能工作

就会一直做下去

春蚕到死丝方尽




人物名片


何丙仲,1946年生,曾任厦门市博物馆、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副馆长,文博研究员,鼓浪屿申遗顾问,出版《鼓浪屿公共租界》等著作30多部,撰写学术论文20多篇。




为鼓浪屿申遗不遗余力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将鼓浪屿当成我生命的一部分。但很多人不知道,现在,扶病工作也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何丙仲笑道。鼓浪屿申遗期间,他被聘任为顾问,牵头申遗文本的写作,为鼓浪屿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等多个展陈担纲内容设计。然而,一番呕心沥血后,何丙仲却病倒了。


“诊断结果是肝癌晚期

可能只剩半年生命。”

回忆起这个生死攸关的往事

何丙仲说:

其实我的内心比较泰然,因为在世间留有成果与印记;但又很不舍,许多研究与书稿,还没来得及完成。

经过手术,何丙仲的肝脏被切除近一半,如今已走过7年的抗癌路,他的病情虽然逐渐稳定,但需每日服药,并每年定期住院接受介入手术。


每年入院时,他都将书房搬到病房——在这个“临时工作室”里,病床小桌板上摊开如山的案卷,他一边打着吊针,一边伏案工作,还不停接打电话兼顾工作室的安排。何丙仲告诉记者,他对治疗的诉求,就是保持充足的精力,保障每天的读书写作,使他能够持续性开展学术工作。


何丙仲在书房中工作


抱病撰写郑成功年谱


在与疾病斗争的7年里

何丙仲的学术生涯

进入了更高的阶段:




2021年,何丙仲在市图书馆成立个人工作室,举办读书生涯展览,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2022年,出版8部书稿,其中包括50万字的个人作品集《一灯精舍随笔》、70万字的《陈化成史料选辑》;


2023年,又将出版《罗丹先生年谱》《厦门碑志汇编》等多本“大部头”……


目前,何丙仲个人著作即将突破40本,且大部分都是在病后完成和面世;他还校注出版了十多部书籍。


很难想象

对于一位抗癌7年、

经历3次髋关节置换手术、

腰部也有钢钉的古稀老人来说

需要克服多少病痛、付出多少辛劳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我也还有心愿未完成。”何丙仲的心愿,是写一本《郑成功年谱长篇》。


我慢慢写,慢慢“啃”,每天做一点相关工作,虽然不知道最终能不能写完,但撰写这部书稿,已成为我的治病良方,支撑我走过一年又一年。

何丙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捐赠大量珍贵书籍和文物

2021年

何丙仲将他收藏的

3000多种、4000多册图书

全部无偿捐给厦门市图书馆

都是他心爱的

古籍善本、各类画册、期刊等等




其中,有一套钤有“果亲王府藏书”印章的《韩文公全集》十二卷(缺一二卷),曾被文物商高价求购,但何丙仲坚决不卖,“让书本去往有用的地方,把小我化为大我,才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担当。”他说。


此外,何丙仲还向湖北恩施州博物馆无偿捐献与父亲何启人相关的几件抗战文物,向厦门南普陀寺捐出祖传的珍贵瓷器文物。




高风亮节、豁达洒脱的背后

是曾经的艰苦岁月磨砺意志




因特殊原因,何丙仲曾在原鼓浪屿灯泡厂当过15年烧炉工,但他并未屈从于命运,而是业精于勤、发愤读书,终于在恢复高考后考取复旦大学历史系,并成长为知名文博研究员。也正因此,何丙仲将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事业,也常号召年轻一辈读书上进、回馈社会。





朋友眼中的何丙仲:

诗书画样样拿手



长期从事文物工作的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李云丽:

“何老的事业心很强,曾为鼓浪屿申遗工作付出大量心血、做出重要贡献。”李云丽还提到,去年,尽管何老的病情较重,但仍坚持完成厦门地方碑志资料的汇编工作。“何老告诉我,为了保障工作进度,他白天输液,晚上整理资料。”李云丽说,这些碑志资料对于厦门的历史有重要的见证作用,何丙仲抱病将其集结成册,实现了珍贵的史料价值。


市博物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副馆长徐翠红:

“在我眼里,何老治学严谨的同时,也像个‘老小孩’。徐翠红说,何丙仲勤奋多才,写诗、作画、书法等样样拿手,还保留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征集令


感人至深的凡人善举

仍在不断延续、传承

“2023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倾力推荐


01参评条件

●参选人物不受年龄、职业、身份限制,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守法公民均可通过自荐或他荐参评。


① 2022—2023年度在厦门留下过特别感人事迹的人士(籍贯不限)。

② 2022—2023年度在外地留下过特别感人事迹的厦门人。


●推选的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① 超越小我,传递正义、正气、正能量的人物。

② 勇于探索、敢于追梦、催人奋进的人物。

③ 身处困境却自强不息,经历坎坷却积极向上的人物。

④ 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的人物。

⑤ 在各行各业具有突出贡献或表现者。

⑥ 为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城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者。

02评选方式

组委会将根据读者的推荐进行筛选,陆续推出20位候选人,在本报和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进入评选阶段后,先由读者进行投票评选,结合专家评审团的意见,最终评选出“感动厦门十大人物”,其余入围者获提名奖。

03推荐渠道

●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8820;

●发送推荐信息至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

●通过新浪微博向“@厦门日报”发送私信。


特别提醒:推荐感动人选的文字须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留下被推荐人的姓名、电话、性别、年龄、职务和居住地,并附上简要事迹作为推荐理由;也请推荐人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快来推荐您心目中的人选吧~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赵张昀 摄影:林铭鸿

编辑:施璐玮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微信突然宣布:收费!

下架召回!官方通报,赶紧自查!

最新通报:福建新增4例猴痘!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