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大寒,厦门发布今年首个低温预警!“冻”真格就在......

厦门日报社 / 厦门日报 2024-04-13


今天22时07分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最后一个节气




寒本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时节

但近年来

天气有时不按常理出牌

大寒不寒

例如,2010年大寒

市气象台本站最高气温飙到26℃

暖似深春

闽南民谚云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意思是大寒如果不冷

天气反常会导致人畜不安

不过今年可不一样了

目前冷空气已经集结起

今年以来最强大的“军团”

开始南下横扫全国



预计明天抵达厦门

为此我市发出今年首个低温预警

“寒冻”模式即将开启

这次冷空气是“冻”真格了!


图源知天气app



气象部门预测



今天,鹭岛气温不算高,城区最高气温20℃左右,夜晨最低气温在15℃上下。冷暖气流交汇下,我市天空阴沉,上午仍有分散性降水,市民要注意备好雨具。


厦门日报拍客 福建林 摄


明天开始,新一股强冷空气来袭,我市气温继续下跌,北部山区有寒潮天气,为此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低温预警Ⅳ级”。


预计22日至25日,我市夜晨气温较低,城区最低气温可降至6℃~8℃,岛外靠山地区仅1℃~3℃,高海拔山区只有-2℃~0℃,岛外部分镇街将出现霜或霜冻,局部有结冰




受强冷空气影响

21日至24日我市及海上风力持续较大

为此市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预警Ⅳ级”

风力最强时段

出现在21日夜间至23日

气象专家提醒,22日至25日夜晨我市寒意迫人,市民要做好防风防寒准备,种植户也要提前做好越冬农作物的防寒保暖工作。高海拔山区局部道路结冰,相关部门要做好防范。冷空气影响期间海上风力持续较大,也要关注大风对海上航运、滨海活动等的不利影响。

大寒节气,是尾也是始

厦门中医院男科主任张明强表示

大寒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

“冬藏”即将转“春生”

民间有俗语说

“身体好不好,开春见分晓”

大寒节气的养生保健亦不容忽视

这些健康问题值得大家关注下





张明强介绍,大寒时节的养生依然要遵循冬季养生的大框架:起居顺应冬季闭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适当锻炼,不要大汗淋漓,以免扰动阳气。防风御寒保温暖,头是各条阳经会聚之处,心又为阳脏贯通胸背,因此头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心情上要注意喜怒有节,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多晒太阳,静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而在饮食上,要抓住“冬季养肾”的尾巴,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板栗等坚果类食品也可适量食用。炖肉时不妨加几块萝卜,或搭配素炒萝卜丝等食用,促进肠胃消化,可防止进补太过而造成脾胃消化不良。


张明强提醒,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中老年人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暖,则很容易突发心梗、心绞痛、中风等疾病。因此,大寒节气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防患于未然。




大寒要吃什么呢?

本报记者请来

厦门老字号协会理事单位

厦门宾馆的主厨廖绍权

教市民做大寒养生菜——

板栗猪手煲

“软糯的板栗配上蛋白质丰富的猪手

冬天吃温暖又幸福”






具体做法

冷水下猪手,倒入白醋烧开去膻味。捞出火烧去毛。


取1000g水,加入备好的调料烧开后,加入去毛猪手,卤制45分钟左右捞出。同步将备好的板栗加入卤汁蒸熟。


取紫砂煲,依次放入猪手、板栗,上灶煮开,撒上青红椒装饰,即可食用。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朱道衡  房舒 通讯员:刘珏 综合中央气象台 海报制图:林思勤 图片:林铭鸿

编辑:杨欣 审核:蔡文演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北京大学严正声明!

他公开自曝:我离死亡非常近了

一女老师确诊:我才40岁出头,怎么会…...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