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数学学得好和什么有关系?

2016-10-26 孙瑞雪 爱和自由


儿童心智的内在过程(中篇)


文丨孙瑞雪


人特别奇怪,比如说一个坏人,让他去教大学,这个人的东西可能被大学生吸收,也可能不被吸收,但基本上是不被大学生吸收;如果让他来教小孩子,小孩子就吸收了他的东西。因为教师是儿童的环境。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幼儿园,孩子“哗……”都跑过来了,那个老师一看,手一叉说:“回去!”孩子们又掉头跑回去了。我想,这么粗俗的人,当幼儿教师真是太可怕了。



幼儿的心智是吸收性的!幼儿教师应当是最优秀的人。幼儿教师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他应当是一个真善美的心理学家。给幼儿教画画的,应当是一个真善美的画家;给幼儿教钢琴的,应当是一个真善美的音乐家。但现实是相反的,就像黑格尔所说的“用头立地”,我们并没有改变“用头立地”的局面。



有一次一个朋友来我家,带着他的小女儿。我们带她一起去公园。在公园里走了一会儿,小女孩说:“你们3个人站队!”我们站好队。她说:“不要说话!再说话我就让你出去,蹲到厕所里。”“齐步走!”“不许回头!再回头就……”她高兴地摆布着我们,没完没了地训斥我们。她这么小为什么喜欢这样呢? 她妈妈说,她的老师就这样,可以说一模一样。



我们幼儿院的孩子会说:“请你给我道歉。”“妈妈你应该说‘请’。”“妈妈你伤害我了。”“妈妈,你不应该这样。”这是因为学校的老师每次都细声细气地跟他说话,他就吸收进去了。儿童看上去好像是浑浑噩噩的,其实你的一言一行他都注意到了,都吸收进去了。 他把这个环境都吃进去了!你的语言、你的思维方式、你的钢琴指法、你的脚步、你的神态,每一个细节!每一嘴角的动,每一手指的动。更重要的,教师的意识状态和精神层次也都被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教师要准备的不是教具、教室的环境,而是自己的精神,这才叫真正的准备。



蒙特梭利说,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的智力、精神和体格得到自然的发展,而不是把幼儿培养成一般所说的学者。”



我们在提供给孩子适合促进他的感觉的教材之后必须等待,让他的观察能力自然发展并达到自觉的程度,这正是教育者的艺术所在。”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点。我们带着孩子出去素描,每人都带画板、颜料和笔,我们让孩子画眼前的树。我发现有一个孩子是这样画的:她用红红的笔画了个树干,用黄色的笔画叶子,这时候老师看见该怎么办?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老师这个时候既不问也不管。蒙特梭利说,这时候儿童还没有成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你没有必要校正他。可有的教师就说孩子:“你看看树到底是什么颜色?你看你画错了没有?”孩子如果不知道,教师又说:“你再看一看?”有的老师可能更加积极,会拿着一片叶子启发孩子:“你看一看,这个颜色跟……”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这个孩子画画的时候不再把树干画成红色的,她把树干画成棕色的,但她依然把树叶画成黄色的。再过了半年,这个孩子把树叶和树干全部画成了正确的颜色。这个过程是不需要老师来指导的。如果孩子没有掌握,那是因为她自己的心智发展和敏感期还没有到来,她还没有成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如果在操作教具的时候发现儿童掌握不了,比如儿童说:“老师,我想喝水。”或是有其他不情愿的表现,一个好的蒙氏老师会微笑着轻轻摸摸孩子的头,让孩子离开。这时候儿童是不是犯错误了?不是,不管儿童愿意不愿意操作,一切全都是他自发性的活动。任何老师不得暗示、诱导孩子。蒙特梭利说,教学必须严格遵照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者的积极干预的原则。



我知道,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特别愿意干预孩子。我这种积极性就曾经特别大。我儿子4岁半的时候0~10的数还不会数,每天晚上,我一到幼儿院就哄骗我儿子。我说:“辛辛,妈妈听老师今天夸你了。”我儿子问:“夸什么了?”“妈妈听说你今天进班里操作数学教具了。你真优秀呀!”我儿子想想说:“没有,我今天操作的是拼车和拼房子。”



显然这种暗示没有起到作用。这招不灵,我换一招。过两天我又说:“辛辛,听老师说你没有别的小朋友聪明,你数学教具都不会操作。妈妈不相信,妈妈觉得你是全世界最聪明的孩子。咱们去操作操作。”这种方法偶尔会起作用,我儿子会操作上一次,结果是几个月都不摸数学教具。我再哄我儿子的时候,儿子就说:“妈妈,你为什么要强迫我操作数学教具?”我说:“不知道。”



后来他们老师说:“你儿子之所以不愿意操作数学教具,是你给他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你总是不断地说‘儿子去操作筹码’、‘儿子去操作塞根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我儿子对那些东西烦透了。好在他在意志上和思想上都已独立,几乎不太受他人的干扰。在幼儿院的4年,他几乎是在后院的“百草园”里度过的。他整整玩到了6岁半。




说到操作,顺便说一说操作中的“归位”问题。蒙特梭利教育要求拿东西归位,通过这样的行为形成儿童的秩序感,然后为他的数学学习作准备。但辛辛一回家并不是完全归位,有时不爱归位。很多家长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孩子离开家,任何地方都会将东西归位,唯独在家不完全遵守这个规则。



每次刘老师来我家就很严厉地说:“辛辛,请你归位!如果你不归位的话,我立刻就把你的车从院子里扔出去!”我儿子一看这架势是真的,就开始归位,但心里极不情愿;我心疼孩子,心里不舒服,就说:“这是我家,他可以不归位。”刘老师说:“你太不蒙氏了。”我说他太不蒙氏了。难道秩序是靠强制建构起来的?我觉得怎么可以这样厉害地对我儿子呀?这会造成孩子新的问题。



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收拾得特别有秩序”跟数学到底有多大关系?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那种比较乱、比较无秩序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数学普遍学不好。但也有这种情况,就是有些知识分子的家庭,家里乱,但孩子的数学却学得特别好。我问刘老师:“有的人家里收拾得干净有序,但孩子的思维却糊涂;有的人家里特别乱,但孩子的头脑清晰明白。原因在哪儿?”后来我想明白了,儿童的内在是一个秩序的内在,万物以结构呈现,更何况儿童的头脑呢!



我们应该用有秩序的环境、秩序的行为、秩序的语言、秩序的情绪……和孩子内在的秩序配对,一个接近法则的真理,就会在某一个时刻,从孩子的口里蹦出来。但核心不在于孩子说了什么惊人的话,而在于协助孩子,由孩子借助外在的有序环境,自己建立一个大脑的、内在的秩序系统。这就是环境的有序不是绝对的。在一个严格的秩序的环境里,但是孩子的语言环境和行为的环境是无序的,同样会使孩子混乱。



而通过强制和权威的手段达到环境的秩序,本身就是成人内在暴力和无秩序的表现。我们需要用爱的方式,逐渐地帮助孩子形成一个有序的环境,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和孩子一起照顾环境,然后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照顾环境。这就是教育的一部分。



(未完待续)



推荐文章


孙瑞雪 | 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上篇)

孙瑞雪 | 如何培养科学家

孙瑞雪 | 创意是不能教的

孙瑞雪 | 我们能教给孩子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