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哭,哭,哭什么?这都是你自己干的好事!

2017-02-14 李燕 爱和自由


————————————

 12月微课精华

《 微课完整系列:情绪》上篇

讲师:李燕

——————————————


文丨李燕

我们许多人的情绪都停在了童年...


说到情绪我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它就伴随着我们,当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从他发出第一声啼哭起,情绪也就伴随着他一起来到了。情绪是一种能量,它在生命之初透过哭泣而被释放到身体之外,以此来平衡出生的恐惧。

 

在孩子还不会说话之前,孩子就依赖于我们天然所拥有的情绪表达自己的需要,妈妈们也依赖于和孩子天然的这种连接解读孩子,这种能力绝对是大自然赋予母亲的天赋。哭就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语言,孩子通过哭泣宣泄自己的情绪,成人通过倾听孩子的哭泣解读孩子的每个需要,在成人与孩子这样的互动中孩子得到成长。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的成人对于孩子的这种觉知就慢慢开始变得钝化了,很多时候我们成人会用自己的观念,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教导孩子,很多时候情绪是被拒绝在儿童成长范围之外的。所以我们中很多人的情绪都停留在了童年。


因为在过往成长的经验中,我们自己的情绪缺少被照顾的经验,因此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时候,就会不知所措,因为不知我们常常会和孩子的情绪共生,我们也就会延用我们父辈的经验,和社会的价值体系,将情绪烙上好或者坏的标记,我们拒绝所谓的坏情绪,因为我们对情绪的不觉知,我们就会常常打压或者漠视孩子的情绪。


也是自己陷入到自己情绪的那个泥沼之中,并且不自知的也会将自己的情绪累加在儿童的情绪之上,那么在这里我先要分享一个小故事,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哭,哭,哭什么?这都是你自己干的好事!


一天我回家,在我进小区的时候看到一个妈妈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孩子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从小区里出来然后从我的身边经过,大概是刚从小区的幼儿园里把孩子接上准备回家,突然我就听到一声孩子尖锐的哭声,这个声音不仅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同时也把妈妈的注意力从骑车回家上吸引到了孩子的身上。


那个妈妈立刻从车子上跳下来,然后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也有一些人就围了过去。原来孩子那个脚绞到了自行车的后轱辘里面。那个妈妈的做法就是一边把孩子的脚从轱辘里拉出来,一边在大声的斥责那个孩子,就说“你看把脚绞进去了吧?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小心,就是不小心,这回舒服了吧?

 

然后那个在这个妈妈的斥责声中,孩子依旧放声大哭,然后妈妈接者说,“哭,哭,哭什么?别哭了,这都是你自己干的好事。

 

那在妈妈的斥责声中,那个孩子的哭声就渐渐的弱了,我们来看这个事情,我相信妈妈在面对孩子的脚绞到车轱辘这件事情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有一份心疼的。但她心疼的表达方式却是透过职责而表达出来的。同时她可能也会有一份担忧,这份担忧夹杂着不知道这个孩子的脚到底被绞的怎么样的恐惧。


这个妈妈对自己的情绪不是那么清晰,因此这些情绪搅合在一起,通过语言声音夹杂着这种复杂的情绪到了这个孩子身上。


将情绪累加到孩子身上,还是让他学会自我保护?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孩子,面对突然的变故,脚疼的感受以及脚绞到车子里的这种经验的恐惧情绪,把这个孩子紧紧地抓住了,孩子还没有来得及通过哭将这种恐惧的情绪流淌出来时,妈妈就将自己的恐惧以及愤怒的情绪累加到孩子身上,而且还不许孩子哭,这样就会将孩子拉入到更深的恐惧中,并且会使这个孩子深深的陷入到情绪与事件交杂的迷雾之中。恐惧的情绪在那一刻冻结在了孩子的身体里。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换一种做法,先将孩子从危险的境遇中解救出来,边照顾孩子的身体,边带着爱,用自己的动作、语言安抚孩子惊恐的情绪,伴随孩子从惊吓中走出来,再给孩子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在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在孩子的心里已经接纳了自己的脚被车子绞伤了的这个事实之后,为孩子示范自我保护的方法。


这样子一层一层地剥离必定会让这个孩子受益的。

 

让孩子从经验中学习到怎样进行自我保护,但那个母亲的做法只是让孩子内在留下了恐惧的阴影和自己不够好的记忆,除此之外似乎不再有什么有益的收获。


生命天然拥有情绪,儿童依赖情绪的释放来保护自己,来帮助自己过渡。因为情绪的功能就在于帮助我们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借由情绪儿童内在的空间就会不断的扩大。

疏通情绪能量:“多多吓了一大跳!”


我们再来看一个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

 

有天我看到一个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孩子在那特别高兴的练习自己刚刚比较娴熟的一个技能——行走。当他从走廊的一头看见坐在走廊尽头办公室里的妈妈的时候,就乐呵呵的向妈妈走去了,但当他进入办公室的那个刹那,就跌坐在了地上,他的反应是呆呆地看着妈妈,然后再扭头看看刚才他摔倒的东西,然后又看看妈妈。


撇着嘴就要哭了,妈妈立刻说,“多多吓了一大跳。”当妈妈那么说的时候,孩子的表情真的很丰富,你似乎都能看到孩子内在有一些惊讶、掺杂着恐惧的能量,从小小的身体里涌动并且就要蓬勃而出。而妈妈的那一句你吓了大跳,好像是一个管道将情绪的能量“嗖”的一下疏导了出来!

 

接着孩子就坐在原地许久,向妈妈伸出手,妈妈立即就把孩子抱起来,亲着孩子的脸,搂着孩子,指着他刚才摔倒的地方说,“这有一个台阶,你来摸摸。多多刚才从台阶上摔了下来,吓了一大跳。”

 

妈妈说完孩子也用手摸摸台阶,对着妈妈抿着嘴就笑了,接着他就站起身来走到办公室外面,然后又从外面走进来,然后跌坐在地上,然后再站起来又走出去,然后再走进来跌坐在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由最初的那个无意识的跌坐摔下来,到后面的反复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了解了什么叫做摔了下来,从台阶上摔了下来。


孩子在不断的经验过程中,对着妈妈笑了,最后一次他扶着门框,到台阶时,他扶着门框先把一只脚迈下来,然后又迈下另外一只脚,然后他就站在门口,对着妈妈咧着嘴特别高兴的笑。


帮助孩子理解情绪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所有人也都笑了,因为儿童的情绪与妈妈的情绪天然的处于共生的状态,那么在这个事件中,妈妈平和的态度让多多感受到了安全,他从台阶上摔下来的恐惧得到了抚慰。而下一刻妈妈对于当下儿童情绪的命名,与儿童内在对于自己情绪认知的需求配上了对,刹那间那个孩子清晰了


他就知道这种感觉就是吓了一大跳,后来孩子在不断的经验从台阶上摔下来的感觉。经验这种感觉,他的情绪已经由最初的惊讶、恐惧转为惊喜、喜悦,而这一刻的喜悦就是对于从发现了台阶的秘密,这个新发现、感受的一个表达。


因此,我们会说儿童天然有认知情绪的内驱力,同时情绪也是我们内在感受的外在表现。


说到为情绪命名,我们要说这是儿童认知自己内在世界的起点,就好像我们认识日月星辰,树木,花草,桌子,椅子一样,我们需要协助孩子认识高兴、愤怒、恐惧、悲伤等等的情绪,认识的同时体验它们熟悉它们,帮助孩子理解情绪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进而协助孩子发现情绪背后的资源。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李燕丨一个“被自闭”的孩子...

李燕丨孩子的心理,你能觉察到多少?

李燕 | “倾听”是一种态度

李燕 | 先倾听,再规则

李燕丨自由如何在儿童的生命里落地?

李燕丨学习,那可要动真格儿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