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瑞雪 | 如何实现孩子的自我教育?

2015-11-02 孙瑞雪 爱和自由



1岁8个月的CC兴奋、投入地推着一把小椅子在屋里行进,突然椅子顶到了茶几上,他使劲往前推,椅子就是推不动……他焦虑而无助地哭起来,边哭边推……这样来回使劲,小椅子来回移动,错位了一下,椅子就被推过去了。

孩子又继续在屋里来回推,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重复感觉几次之后,孩子明白不能够从桌子中穿过去,只能绕着走。他反复推着他的小椅子,绕着茶几跑,顶上去了,错位一下便成功地推了过去……这种发现的快乐使他不断重复着,感觉着。他发现了物体的不可入性,发现了直线和曲线的运行。


身体的感觉非常重要。儿童要感觉用力的效果,以及意识对大物体的控制。孩子喜欢推车、推门、推箱子。和“扔”比较,推对物体的控制和使用完全不同。这是儿童通过感觉完成的。尽管他还不会整合,但儿童感觉到的世界往往是最本质、最基础、最真理的部分。


在幼儿园里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个孩子前行时,前面站着的其他孩子挡住了前行的路,这个孩子就会推开甚至直接推倒挡道的孩子,自己却不知道可以绕着走。

所以老师需要带着孩子,让孩子自己绕着走,而不是只告诉孩子:“你要绕过他,绕着走。”要带着孩子让孩子亲自感觉,因为幼儿是感觉的而不是语言的生命。有了感觉孩子就明白了。


在科学界,描述大脑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上,已确认:孩子出生时,已经有大约25种不同的大脑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胎儿胚胎形成初期就开始发育了。它们由轴突和树突组成,其中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连接的部分叫突触。携带信息的化学性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在各个神经元中流动,信息也就这样在头脑中被传递了。因此,人早期的经验决定其大脑的突触组织。而经验是依靠儿童自己的感官来获得的,因此可以说感觉的发展决定着神经系统的发育。

我们既无法看到孩子大脑里的结构,也无法使孩子看到自己大脑中化学神经递质传递的过程。那些是全然的无理性、无色彩、客观自然的。但是我们拥有和客观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的一个内在的世界——生命的、情绪的、感觉的、心理的、认知的、精神的世界,这正是作为万物之精灵的人的特质。我们必须从精神上对人有一个接近真实的描述。那就是,精神从基本感觉中来,回到复杂丰富、瑰丽高级的感觉中去。

我们现在来阐述儿童是怎样依靠五种感觉——视觉、味觉、触觉、听觉、嗅觉——来认识世界的。

我们好像把生命的整体感觉聚焦在这五种感觉上。让我们试着例举婴儿是怎样通过味觉和触觉来感知自己和外在世界的。


一个2个月左右的婴儿躺在妈妈的怀里,高度专注地、努力地将自己的手往嘴里放。看上去,他总是对不准自己的嘴,手总是落在周边的地方。试了好几次,似乎是巧合,手落在了嘴里,他成功了。然后他满足地吮吸着他的手,发出很大的吧唧、吧唧的声音。妈妈低下了头,笑容可掬地说:“不讲卫生,不讲卫生。”一边说着,一边将婴儿的手从他的嘴里拿了出来。婴儿又开始用前面的行为模式继续努力,但几次都被妈妈阻止了。突然婴儿恼怒地哭了起来,妈妈依然笑着说:“哦,宝贝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尿湿了吗?”近旁的邻座对她说:“他正在成长,你打扰了他。”妈妈一脸茫然,邻座接着说:“吃手就是他成长的需要,他需要用嘴来感知他自己的身体。等他的手再放进嘴里,他就会安静下来。”妈妈听完后半信半疑地将孩子的手放入嘴中,小婴儿便立刻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满足地投入到了这种吮吸中。


对一个2个月大的婴儿来说,他用嘴感知自己,他还透过这样的吮吸把手解放出来。这是他最早用嘴来感知自己和外在世界的开始,也是最早让手产生感觉的开始。





小哲哲10个月,他坐在地板上,周围摆放着一堆玩具。他玩耍的方式是这样的:抓起每样东西往嘴里放。我们看到,他先把积木放进嘴里,又抓起橡皮,然后是塑料圈……每一样东西他都放进嘴里,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吮吸、啃咬、品尝。这样的行为已经持续好几个月了,他无论抓到什么都不自觉地往嘴里放,硬的和软的、无味的和有味的、不同质地的、可吃的和不可吃的……一转身他已经抓起了一条毛巾往嘴里塞,有时候妈妈衣服上的一条带子也被他抓起来塞进嘴里。我们不禁猜想:他究竟在用嘴干什么?这些东西究竟让他感觉到了什么?他用嘴认知到了什么?可以肯定地说:他正是用这种方式体验着自己和他周围的世界,他自己选择究竟要把哪些东西塞进嘴里,并建构只属于他的自我世界。我们把这样一个过程称为儿童口腔的敏感期。


有一点是肯定的,全世界的幼儿都要透过感觉的过程来认识世界,用感觉和这个世界建立最初的关系。

下面给一个历史注解。

关于儿童如何用感觉来发展自己的理论,大约有近百年的发展史了,从卢梭到近代的蒙特梭利、皮亚杰,他们都阐述了这样一个教育观点——儿童依靠感觉来认知。

1762年,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提出:感觉是知识的门户,感觉教育可以把人从独崇理性的驯化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人”。

这里卢梭所说的“理性”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斯巴达妇女在等待着战事的消息,她的5个儿子都在军队里。一个奴隶来了,她战栗地问:‘有什么消息?’奴隶回答说:‘你的5个儿子都战死了。’‘贱奴,谁问你这个?’‘我们已经胜利了!’于是,这位母亲便跑到庙中去感谢神灵。”

卢梭认为,这样的人会常处在自相矛盾中,她的感觉和认识是分离开的。用心理学的说法是这样的人内在分裂而常处于焦虑状态,他经常在内心的倾向和应尽的本分之间徘徊犹豫。因此,他既不能成为一个人,也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对于这个内外不能一致的人,卢梭问:“他要同时成为这两种人,该如何做到呢?”

卢梭是要告诉我们,注重感觉才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统一的人,而真实的人才可以靠近真理。全然依靠理性,我们会被驯化成社会或是某人或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工具。

跨入1900年后,在这一百年中我们选举一个代表性的人物——蒙特梭利。“感觉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部分。她认为:感觉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她这样定义的教育是什么呢?她说:“经由科学的观察,已经证明教育不是教师给予学生什么东西;教育乃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的活动过程,受教育并不是听讲,而是从环境中汲取经验。”她进一步具体解释说:“活动是真正人格的一部分,是无法以其他取代的。不活动的人会受到根本存在的伤害,成为被人生所遗弃的人。”身体感觉的过程会如此地被人强调!稍加一点解释,这里的“被人生所遗弃”,不是被别人的人生遗弃,而是被自己的人生所遗弃。简言之,不让儿童感觉与经验,意味着让儿童失去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教育是以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为平台的,多年的教育实践证实了两点:儿童是自我教育的,儿童是通过感觉发展和创造自己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