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长喜 | 艺术教育在做什么?

2016-01-18 安长喜 爱和自由

编者语:本期“一堂课”专栏分享的主题是孙瑞雪教育机构小学部美术课。在分享本期课程前小编专门采访了孙瑞雪教育机构总校长行政助理(专司宁夏地区)、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校长、首席美术教育培训师——安长喜老师,和大家分享关于孩子的艺术教育。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艺术教育,了解美术课的意义。

图片内容由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小学部

美术老师王春霞提供




作者:唐嘉佑

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三年级  

作品名称: 放飞心情(粉版画)


艺术教育在做什么?文 | 安长喜


专业性本身也是一种局限性

艺术教育在做什么?我是学习美术的,通常的说法就是科班出身。而我很难突破的就是专业本身带给我的条条框框。这个框就是我的功课。这十多年来,基于我所从事的这个教育,才帮助我一点一点把这个框突破了,把一个科班的身份和角色突破了,这才使得我稍稍的自由起来。比如我会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绘画时我就会听从自己的声音去表达,而不像过去一样,目的性那么强,被一堆的经验所牵绊。这样才逐渐的把绘画变成了生活,在生活中,我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去生活,以往的压力感随之消失了。

所以我说专业性本身也是一种局限性。


教育的主体是谁?


我时常在课堂上问的一个问题是,教育的主体是谁?这实际是不分什么教育形式的,但是我觉得艺术教育尤其特殊,因为,这部分重点是与人的情绪、感觉和心理等产生关系。那么教育的主体是谁?在目前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以经验教学,以经验判断学生,这个教育的主体必然是教师,这个教育过程,必然是将教师的方法和观点植入学生的过程,但真正的教育主体应该是谁?

然后我们来看艺术教育想要做什么?就我的周围来看,艺术教育的领域跟其他教育领域都是一样,是相通的。让一个人从某个系统中去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在工具上、材料上、形式上完全的自由。而这一点,对每个专业的人都是需要自我的突破。如果艺术做的就是这件事情,那么重点是什么?不是表达的方法、形式、内容,而是谁在表达。当有个声音在告诉你这样表达,那样表达,而忽略了个体本身想要表达的部分,这就是本末倒置。而以教师为主体的艺术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本末倒置的状态。

如何改善这个问题呢?教师要学会观察儿童,学习每天“看见”你陪伴的这个生命,并最终养成观察儿童的习惯。在教育上核心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分享的,是共同讨论的状态,教师是建立这段关系的邀请者。


作者:李苏放

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二年级  

作品名称: 南极的快乐(水粉画)


艺术教育是在传达一种生活态度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艺术课程不仅仅是绘画,不仅仅是舞蹈,不仅仅是雕塑,不仅仅是歌唱……而是完全地变成生活。

前不久一个微信平台发起了关于哪所学校更好的投票,在这个发起投票的过程中,我的内在就经历了一个心理过程,最后我用一小段文字表达了出来。在那样一个点上,我选择了一种形式去表达自己,那一刻的发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我来说,意义就是那一刻的表达,是那个表达的过程。可能有人选择沉默、有人选择创作一首诗、一副画,或者跳一支舞……这些只是表达方式的选择。当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后,会有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人看到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看到的人的感受和理解也许与表达者或者说创作者本人可能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但是,这个作品与其他人之间发生的关系,就是这个作品的社会效应,也是一个作品的社会价值所在。而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

再举个例子,一次我去青海湖。那草原啊、湖水啊,实际对我都没有很大的吸引。我在湖边的草地上发现了一段枯木枝,风化得非常厉害,干枯的裂纹,泛白的色调,扭曲的造型与周围湿润的地、翠绿的草对比鲜明,我也不知道它撞击到了我内在的哪部分,但是这个过程就发生了。我把它捡了起来带回了家,放在了饰品柜上,它就产生了意义,这就是其价值。但是,对于我来说重要的是经历了那个过程,并且此过程因它的存在时时再经历着。

举这两个例子,我想说的是,艺术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科中,更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中,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生活的一部分。艺术教育最重要的点在于从每个环节、每个过程中把这种态度带给孩子,带进孩子的生活。你在怎样的生活,孩子就接受到怎样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理想结果


现在我们都太急功近利,所谓的艺术教育都在解决着我们对生存的恐惧。我们总想把自己准备好之后,才去画画,才去歌唱,这本身是基于对这个领域的恐惧。人人都可以画画,人人都可以表达,只是在那一刻你选择的表达形式而已。现在就是有人不能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但是对于一个儿童来说,在这部分就非常的自由和自然,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感受节奏、律动,他们会绘画,他们会表达情绪。。。。。。艺术教育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别让孩子对表达产生恐惧,而在此环节中恐惧的源头恰恰是教育者本身,教育者本身对艺术带有的恐惧则把艺术变成了一个狭隘的专业或者学科。为什么存在许多人觉得自己不能用某种形式表达自己,这个恐惧来自哪里?

试想如果父母喜欢音乐,下班回家家里响起钢琴声,这是基于我们生活本身的需求,或者说人家就是这样生活的,这时候孩子喜不喜欢,能不能弹“好”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所观察到的艺术家,梵高、毕加索、伦勃朗……他们无不列外的过着这样表达自己的生活,或者说这是他们的生活。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无需带着目的去学习音乐舞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生活里处处是音乐,处处是歌声,处处是舞蹈,那种氛围和感觉,我们能想象这种生活吗!而另一种景象是,连教育者包括父母都不爱或者说他们从来都不这样生活过而只负责给孩子买架钢琴,每天熬着让孩子坚持学习,练成“本事”。这一过程突然之间变成了一种工具主义,也就是把人变成了某种人,这是一个割裂的过程。

前天,妈妈陪着子健复习功课。孩子有些压力和不耐烦了,我观察了一会儿,妈妈实际也开始有压力了。孩子说:“妈妈我想休息一会儿。”妈妈说:“好的,你去吧。”孩子就径直去拿了两张纸和画笔,走到我身边说:“爸爸,我给你画肖像。”一会儿,孩子就给我画了两张肖像,这个过程,我观察到他的情绪状态也在调整,而且调整的很快。画完画,跟我讨论了一下他的作品,他说我的眉头皱起来是怎样怎样,我一边听着他剖析自己的作品一边欣赏着他,显然他的内在已经重新准备好了,自己走到他妈妈身边说:“妈妈,我们继续!”

在我的家里没有任何关于对绘画的强调,孩子在这部分的成长没有压力。孩子在我的面前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满足的状态。如果说这是艺术教育,那这就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个艺术跟他的生命发生着直接的关联,不基于任何外在的压力和恐惧,在他的生命中自然地发生着。而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如此。

在我的家里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强调。我有时候在开车时扯着嗓子吼唱两句,子健会说:“这是噪音,爸爸。”我就笑着说,我喜欢,子健也笑了。画画也是一样,在某一刻我选择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画就行了!把目标、身份都统统放下,人就自由了。对于教育者或者所有的艺术家本身来说,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  宋萧阳

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五年级  

作品名称: 几何体的创想


艺术教育的环境准备


艺术是否专业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要始终带着生活的态度——你想写诗,你无需成为诗人,因为你就是;你想绘画,你无需成为画者,因为你本来就是。。。。。。如果你想表达自己,没有任何压力和恐惧,生命中就有这些资源,随时可以拿出来用,让这个生命有更大的张力和自由,怎么能无法选择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呢?

我们只需要给孩子准备好环境,什么环境呢?材料的环境和人的环境。

孩子随时方便拿取的工具和材料。在他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使用。

人的环境,比如孩子要求我配合,我就配合他画画,和他一起讨论,分享。人的环境就是对绘画毫无恐惧和目的、一种自然的态度,生活的态度,一种欣赏,而不是对作品本身期待的态度。


让孩子就那样去生活一把


在教师和与孩子的关系中,教师放下权威,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放下自己的职业身份,不要去“指导”孩子,能不能透过一个“课堂”,就让孩子那样去生活一把。

从整个社会的功能来说,我们现在有非常多的兴趣班、培训班,但目前,这些活动还是很疯狂,他们希望能让孩子学得多一些、快一些,好给家长一个交代,教育者本身的意识还需要提升。如果我们把这些“交代”放下,社会组织丰富起来,艺术沙龙等等,对成人、对孩子的,都多起来,让每个人在有需要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空间和人群可以互动、表达,我想这会让艺术更多地走进生活。

从小的范围来说,我的理想是,把艺术课堂完全地变成功能室。音乐室、舞蹈室、绘画室、木工房……那里永远有一位懂孩子,又懂艺术的老师。就好像一个古老的作坊,即使没有孩子的时候,那位老师也在那里生活着,每个功能室有自己的使用规则。每个孩子走进功能室的时候,都知道自己该如何去进行自己的工作,向谁获得帮助,就这样生活。一旦我们这样生活,“艺术教育”就真正发生了。没有压力,只是为你的需要准备了一份邀请,将你们彼此连接。



请持续关注每周一的“一堂课”栏目!

下期内容为孙瑞雪教育机构小学部——美术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