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教育只剩下纵容,就绝不仅仅是教育的不幸

2016-10-08 教师帮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无所畏惧,上学时对教师无所畏惧,成人后就会对法律无所畏惧,做人就会没有底线。当教育只剩下纵容,就绝不仅仅是教育的不幸。”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334kzbvaj&width=500&height=375&auto=0

正当全国人民欢度国庆长假时,有关教师的一条新闻却让我们欢快的心变得沉重。9月29日,因为不同意学生提前离校,四川德阳7名学生在教室围殴老师,而这名老师从头到尾都没有还手。


后来学校报警,派出所到场处理。由于几名当事人都未满16岁,被家长领回家。学校初步决定对这几位学生作劝退处理。


然而,小磊哥事后想想却替老师感到后怕,冒出一身冷汗。


庆幸老师躲过一劫


通过报道,我们发现,事件的到整个过程,受害的老师对于问题的处理都是正确的,冷静的,没有任何瑕疵。此事件中,该老师忍辱负重,面对人格尊严受侮辱,精神受伤害,没有任何过激、过当的表现。在此,我们对学生公然侵犯教师人格尊严和生命健康权表示愤慨和不平,但更感觉,挨打的老师却躲过更大的一“劫”!


这是几个学生设计好的“陷阱”和“圈套”。他们故意向教师挑衅,并现场录相,如果老师的言行有一丝的不当,只要老师敢还口,敢还手,直接后果是这些人会像狼一样,对老师进行一次群殴,然后他们就可能截取在网上发出来,污蔑老师打骂学生,师德沦丧,挟持舆论来向老师、学校和教育部门施压。这些学生就会让教师事后百口难辩。这样的事件已不是只发过一次。这明显就是一个设计、导演的“陷阱”和“圈套”。


有位网友说,我感觉这些都是不读书的混混,幸亏这老师没还手,不然非死即伤。真打了学生,父母不得闹死你。


这位老师的表现,可能让几个学生有点失望,所以,他们上前打学生,骂老师,百般激怒老师。这一次事件,充分暴露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不利、弱势地位。教师在学校束手束脚不能体罚,不敢体罚,不敢管学生……学生动手暴力只能默默承受,连师道尊严都无法维护,连自己最基础的人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还谈什么教书育人?


有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市场营销有句话:面对上帝,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如今,儿子成了上帝,父亲成了奴仆。道德沦丧,还谈什么师道尊严。


教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教育更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这里,我们呼吁,有关部门一定要为受害的教师做主,给教师以惩戒的权利,不能让教师做挨打受气的待宰的“羔羊”! 严肃处理这些有恃无恐,无法无天的“土匪”,该学生负的责任一定要学生负责,学生不能负责让家长负责,向受害的老师道歉,还老师一个公正,给广大老师以心灵的抚慰,重塑师道尊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社会反应让教师寒心


由此事件,小磊哥联想到之前一件相似事件:广东东莞某学校内,一名初一女生因为手机被收,而在教室内围攻女老师。


视频中,身穿红色衣服的女老师被学生拦在了门口。随后,该女生用手挽住了女老师的脖子,另一只手去抢夺手机。边抢边叫嚣着:“还给我”。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见此情景,并没有前来解围而是纷纷站在一旁围观,还有人用手机拍下了这段视频。


两起事件,其实都与教师的“批评”相关,一个是批评学生提前离校,一个是批评学生上课玩手机。批评是再正常不过的教育手段,但是在今天怎么越来越不受学生待见,教师批评学生怎么变得越来越危险?


当学生对老师“批评”感到不满时,可以据理力争,甚至可以抵制和反抗,但让我们想不到的是,越老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竟然选择以暴力手段来“反抗”老师的批评!怎不令人寒心!


更让人寒心的是媒体公布的一些细节。两起甚至更多类似辱师事件中,学生都是在一旁冷眼旁观,不但没有解围,甚至嬉笑着拿起手机录下视频,不得不让人想起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


而警方和相关部门在处理相关案件时,也是语焉不详。以警方为例,总是“有关情况有待进一步落实”,校方总是不断推诿,电话打通也是声称“打错了”。哪怕在公布的调查中,也是使用“矛盾”“纠纷”“厮打”等暗示双方都有责任的措辞,极尽开脱之能事,极力淡化“围殴教师”的暴力色彩和性质,甚至只要是师生冲突,都会一棍子打向教师,以开除了事,怎么令人寒心!



教师地位江河日下


教师地位不再,荣誉不再,被羞辱的底线越来越低……


尽管,哪怕“暴力袭师”和精神羞辱教师事件频发,我们不能将之称为教育界的普遍现象,但却反映了当前的教育现实和教师现状,代表了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地位,一次次将教师的地位拉低……


曾几何时,教师与“天地君亲”齐名,享受着崇高的礼遇,人们也是常将“天地君亲师”挂在嘴上,记在心头。但对于现代意义上的老师,尽管仍然背负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老师”却只不过只是一个用于辨识身份的称呼而已。


甚至,连“老师”这一崇高的称呼也在“挪作他用”,地位不保!君不见,当前教师的职业辨别身份,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但凡有点名气的小明星、主持人、嘉宾等,都是自称老师或互称老师,电视、网络上全部都是老师,老师如此泛滥,人们怎会再尊重!再者,教师所代表的崇高性也在被瓦解,一些所谓的画家、艺人、表演艺术家等,每每有些名气就设坛收徒,这些徒弟们拜的只是权力、地位和金钱,这不免让人们对“老师”产生其他联系,犹如“干爹”一词,怎会不令人遐想连篇。


当前社会的多种重击,让那些真正的老师们倍感失落。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12年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报告显示,在各种职业的社会地位排名中,大学教师排在第8名,中学教师排在12名,小学老师则排在第35名。想起当年与“天地君亲”齐名的日子,当下的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社会地位偏低,没有荣誉感。



教育已发出“危险信号”


教师“两头受气”,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在近期频发的“辱师”事件中,尽管不能代表教育和教师群体现状,但这些事件背后传递的危险信号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这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如今的老师,就像钻进了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被对立的多方指责为利益代言人。比如中小学老师,一方面成为教育伪市场化的替罪羊,学生、家长和社会责难他们卖教辅读物,开高价补习班,收转学费、赞助费;另一方面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又通过各项严苛的教学、升学考核指标,对他们进行挤压。教育管理部门觉得他们没有完成考核指标和创收任务,社会上一些人又以为他们赚了很多“外快”。殊不知,很多时候他们连自身的基本权益都不能完全得到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克扣“规定”中老师应该享有的工资和补贴,个别全国百强县的教师工资竟然低于贫困县的一千元,导致一些老师停课停教。


更危险的信号是,教师往往还承受着媒体的“污名化”,甚至被“泼脏水”。以层出不穷的“体罚”为例,教师现在对于学生不仅是打不得,也摸不得、骂不得,不然就等着媒体曝光吧,接下来就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不分青红皂白的开除。


现代社会,学生与教师的地位越来越平等,但不管怎么样,也不应该是连学生都打老师了,这是教育的悲哀,还是社会的进步?!教师,一个理应受到社会尊重的知识分子群体,现在不仅在肉体上受到暴力攻击,而且在精神层面受到个别媒体的粗暴羞辱。


这绝不应该是我们时代的光荣!


怎样维护师道尊严?


早前一部很火的电影《夏洛特烦恼》,电影中,男主夏洛在梦中穿越回了学生时代,和他的老师发生了肢体冲突。但老师没有还手,只是留下一句:I am a teacher !


电影归电影,终究要回归现实。学生殴打教师事件后,教师不还手和“I am a teacher”并非是结局,我们需要呼唤保护教师尊严的声音,我们也需要,真正能化解教育的尴尬、减少教师恐慌的力量。这个力量,来源于学校,来源于法律,更来源于教师自己。


1、学校的力量:将“殴师”事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绝不能像当前一些学校发生“殴师”事件后,仅仅止于不痛不痒的家长和孩子的道歉、医疗费的理赔,以及一句“对学生教育为主”轻飘飘了事。


“解铃还须系铃人”,预防“殴师”事件,除了社会舆论要积极传递学校和教师的正能量,家长切莫在孩子面前对教师“品头论足”,以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之外,最关键的是要在学生身上加一道“锁“,即将“殴师”事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涉事学生中考、高考以及参军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这样,不但能够对学生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而且能够使得家长重视家校配合工作,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让学生和家长都树立起敬畏学校、敬畏教师的思想和意识,从而有效避免“殴师”事件的发生,达到治标治本、标本兼治的效果。


法律的力量:为被打教师撑起法律“保护伞”



别再用“园丁”“蜡烛”等泛道德的路径,依法办教育,比啥都好使。必须用现实力量为教师撑开这把法律“保护伞”,比如由警察兼任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平时为学生普法,必要时制止师生冲突。


美国不少学校要求学生入学前“签合同”,师生都受契约管理,出现问题,是非分明。法律法规还必须变成容易遵守的行为规范,并融入学校章程。制定过程中,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要提出各自的权利,不能选择性屏蔽哪一方的正当诉求和权益。简言之,让教师和学生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才能像“红灯停绿灯行”那样谨记于心,出现矛盾就无需单挑、群殴。


教师自己的力量



一、如何避免“群殴教师”再现


面对越来越多情绪冲动的学生,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德育教师、《重寻教师尊严》的作者茅卫东认为,教师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冲突发生时,千万不要火上浇油,要学会保护自己 


这一点我们真的要和欧美国家学习,一旦师生之间起了冲突,老师绝对不可以主动与学生有任何的身体接触。你一碰学生,就可能会被以伤害学生的名义遭到起诉。 


希望越来越多的同行能够明白,师生冲突一旦发生,上上之策是赶紧把火熄灭,不论用什么办法。如果身为教师,我们连这么点理智都没有,也就难怪这些年社会对教育的批评不断了。 


▼第二件事情:在抱怨沮丧之后,理智地想一想:为什么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不懂事?如何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一向来不主张师生成为朋友的,也不喜欢用“爱”这个字。在中国,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事情太多太多,父母这样,老师也这样。 


我的主张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精神是对学生的尊重,而不是爱学生。尊重学生,才会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独立的个体,才会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就不会强迫学生、压制学生。而爱,往往不能。爱,很多时候只是出于自己的需要,是单向的输出,而且不一定是对方所需要。 


为了减少“以爱的名义伤害学生”这种事,大家不妨试试去尊重学生。或许你会发现,真正的尊重其实比那种肤浅的爱难很多。


二、师生矛盾如何化解?


▼1、批评学生方式要适合 


越是批评学生的老师感觉越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好,只是有时候方式不太适合而已。 


学生有着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但由于心智的不够成熟和社会阅历的不足,作为老师,要允许学生出现“成长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他们看做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现象或者一个部分。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不能把学生的错误与学生的人品人格混为一谈;不能因为学生犯了几次错误就据此对这个学生下结论、贴标签;不能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给学生申辩的机会。 


▼2、老师要努力保持冷静 


避免师生矛盾首先需要自己做一个不让学生厌恶的老师,并通过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业务能力来做到不让学生讨厌。 


面对师生冲突,作为老师要保持冷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而是要先试着处理自己内心冒出来的情绪,在短暂的停顿、深呼吸或借着板书的机会让自己内心的情绪得以平静。切忌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进一步激化矛盾,当然也不能用体罚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应迅速考虑引起冲突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应对。同时,在适当的时候,体面地退一步也会缓和师生矛盾。 


▼3、就事论事,不要秋后算账 


有老师认为,当学生犯错需要纠正时,很多老师喜欢把学生以往的错误都揪出来,这样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遭遇学生的暴力。所以作为老师,在遇到问题要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处理,不要把学生的问题攒到一起处理,或者把某个学生的问题积累起来“秋后算账”。这样做一是不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延误教育的机会;二是容易导致发火、贴标签等行为。 


▼4、与家长保持顺畅的沟通 


要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各方的努力,需要用教化、教育、教养和教学四种理念来互动实现彼此的价值。

 

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和家长的责任虽然不同,但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中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作为教师要多跟家长进行沟通,在与家长的沟通中,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如实地说明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和意见,获得家长对老师教育方式的支持。此外,我们更要说明学生好的变化和和进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状况、变化并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



文章由教师帮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说明,转载请注明来源!

赞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觉得对朋友有用请转发。


热门推荐

我为什么拒绝当老师

为什么要努力教书?

2016,如果你还做教师,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

做一个安安静静教书的老师太难了

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

一线老师最怕的是什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骨干教师想离开了……

延迟退休,是对教师健康权的一种漠视?

老师不是烈士,有些现实不得不认清!

教师子女:我为什么不报师范?



加群交流

高中教师交流3群 480504900

初中教师交流2群 313122263

三好小学教师交流9群  534119595

如加群遇到任何问题,请加小磊哥个人微信号sanhaolyg,小磊哥亲自为你解答!



快来扫一扫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