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写好乡村旅游文章

2017-10-23 雅安日报/北纬网 四川雅安

“过去土坯草房一抹多,如今家家户户住新窝;过去出门不敢打光脚,如今条条道路不刺脚;过去荒山荒坡乱石多,如今枇杷核桃多……”


10月9日,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4组70岁村民彭远礼又一次唱起了自编的快板,歌唱三索窝近年来的变化。


这首快板,唱出了迎政乡的变化,唱出了当地群众的心声。


近年来,迎政乡党委政府在石棉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奋力实施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农旅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让迎政乡焕发勃勃生机。




夯实基础保障村民安居



一幢幢新房,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大渡畔,展示着当地群众的安居条件……


在迎政乡,最为大家熟知的,当属彭远礼现在居住的地方——三索窝新村。

三索窝全景


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灾后重建新村之一,三索窝新村聚居点共安置受灾户82户327人,在实施房建工程的同时,配套建设了学校、村卫生室、村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建成后的三索窝新村是一个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美观的漂亮新村。


这仅是迎政乡保障村民安居的一个缩影。


今年5月,迎政乡双家坪移民安置点建设已正式启动,不久后又有村民能住上安全的新居。


一条大道,连接着县城和迎政乡新民村,让群众出行更方便……


这条大道,指的是“向新”公路,起点位于新棉镇向阳村连接G108线处,止于新民村村委会,全长7公里。这是新棉镇向阳村到迎政乡新民村最短距离的公路,到县城的距离约12公里。


这条路,在今年下半年正式通车。


“公路通后,以前到县城需要40分钟,现在仅需要20分钟。”新民村村民郭先云说。


不仅如此,通村通户路也在持续建设中。


三索窝一角


除打通向新公路外,迎政乡还争取资金硬化了新民村酸枣树到三组机耕道1.7公里,修建三合村一组通组机耕道4公里,毛路全面挖通。同时,还管护全乡机耕道54.5公里。


道路从县城延伸到迎政乡,也连接着当地村民的希望。


如今,宽阔的水泥路联村入户,精致的连排楼房美丽明亮,村民们卫生意识不断提高,乡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


2016年,迎政乡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示范乡镇。



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枇杷花含苞待放,黄果柑树挂满果实……乡村里,处处可见的果树、蔬菜等,展示着产业的蓬勃。


枇杷,黄果柑,不仅是这里的特色产业,更是脱贫致富产业。


然而,在此之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迎政乡乡长黄军介绍,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较差、产业发展滞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制约,新民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被确定为石棉县26个精准扶贫贫困村之一。


枇杷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258人,建档前人均年收入均低于2700元。


乡党委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完善好贫困户户档和日常走访活动,结合贫困户实际量身定制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


迎政乡以开办“农民夜校”为契机,加大产业发展培训力度,仅2017年上半年开展枇杷、黄果柑、核桃等产业培训30余次。通过主动引进客商、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不断拓宽黄果柑、枇杷销售渠道,上半年黄果柑产量为1725吨,枇杷3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700.8万元。


“神泉”成为旅游景点


下一步,迎政乡将围绕“大渡河沿岸特色农业经济带”战略部署,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枇杷、核桃、黄果柑产业标准化建设,加强科技培训力度和科技服务队伍建设,积极引导专合组织,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推动迎政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建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继续做好以核桃油加工为主的核桃深加工基地建设,扶持3家电商进驻农村,打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带领贫困群众同步小康;强化“一村一品”建设,全力发展以“三索窝”为中心的乡村旅游,打造农旅结合新亮点,实现富民增收。



旅游兴村拓宽增收渠道



错落有致的川西风格式民居、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和油纸伞、潺潺流淌的“神泉”清冽甘甜、十人才能合抱的千年酸枣“神树”……


这是“三索窝”最为人熟知的景色,也是最吸引游客的地方。


“三索窝新村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背靠关家山,前邻迎新路,中心有神秘‘圣泉’,四周海子鱼塘环绕,有 10人才能合抱的千年酸枣树……”说起三索窝新村的旅游资源,彭远礼有说不完的话。


农旅融合拓宽致富路


今年5月,迎政乡在三索窝景区内举办了首届风车观赏暨枇杷采摘季活动,吸引1500余人前来游玩。


迎政乡党委副书记李纪介绍,结合村里实际和村民发展意愿,加上市、县对口帮扶部门的支持,乡上将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作为新民村脱贫奔康的一大抓手。


现在的三索窝,生态景观步游道、休憩凉亭、休闲垂钓区、生态农业采摘园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平时还有厨艺、礼仪接待等培训,村民们从中收获了许多。


近年来,迎政乡利用区域和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湖边经济和路边经济”,大力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有效促进全乡第三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如今,迎政乡新建农家乐3户,家庭农场1户,家庭式旅馆13户,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迎政乡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稳步发展,群众致富增收前景无限。


2016年12月30日,“三索窝”景区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迎政乡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形成以“饮神泉、观神树、享垂钓、品金果”为主的乡村旅游特色文化品牌。



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发展



“我们乡以‘党建带旅游,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党建+旅游’发展模式!”迎政乡党委书记岳铖介绍,迎政乡着力实现党建工作与旅游产业发展两促进、双提升,目前取得一定成效。


如今,迎政乡“党建+旅游”发展模式,已成为石棉县的亮点。


该乡整合党建和旅游、产业、生态等资源,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办、事务共商的方式,形成党建共同体,进一步激发党建内生动力,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党支部联系旅游项目,党员干部一线推进”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强旅游品牌打造。


目前,迎政乡形成以“神泉文化”、“千年酸枣文化”、“枇杷文化”、“康养文化”等为主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正逐步成为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该乡推行 “协会+农户”的模式,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建立协会,积极实施“产业链上发挥党支部作用,产业链上发展‘富民’党员”战略,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和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引导群众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目前,全乡已着手成立“乡村旅游协会”,依托红旗、新民、前进村枇杷和核桃产业,新增种植青脆李150亩,推出枇杷采摘节、核桃采摘节、垂钓比赛等系列活动,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旅”。按照“农旅结合、文旅互动”的原则,以“构建大景点、形成大环线”的思路打造旅游品牌。


目前,打造了“神泉自饮区”、“三百亩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区”、“千年酸枣许愿区”、“垂钓比赛区”,生态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正逐步形成。2016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同比增长19%,实现旅游收入120万元,同比增长24%,有力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6月,全市党建扶贫工作现场会在迎政乡新民村召开。


新民村通过“党建+巾帼扶困”、“党建+巾帼创收”、“党建+巾帼关爱”三大行动,采取“1+1、1+N”等结对帮扶方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穗条、果苗嫁接、修枝整形等技术服务1000余人次,助力贫困户发展精品果园,提高产业收入。通过“党支部+电商”、“电商课堂”等形式,制定“党建+电商”扶助方案,投入帮扶资金3万元,整合利用便民服务、游客接待、电商服务三中心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为游客和农户提供旅游咨询、特色产品销售、农资采购、惠农资金存取等电商服务,网上购销资金达600万元。


另外,迎政乡以党建“磁铁工程”为纽带,将全体党员牢牢吸附在党组织周围。将抓党建“磁铁工程”作为提升“四力四感”的重要举措;通过党建“磁铁工程”和党员干部述职等举措,为“打造成昆高速大驿站,打造四川旅游新兴地,建设成都平原全面小康先行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干部支撑和群众基础。


“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做优乡村旅游文章……”未来五年,迎政新貌令人期待。


图片:迎政乡提供

记者:黄伟

编辑:韩昆

审稿:唐砚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