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获奖代表,湖大教授获国家级表彰!

新闻中心 湖北大学 2021-10-28

12月16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他们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大会表彰了150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450位先进个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授田子渝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田子渝教授简介

田子渝,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兼任华中师大、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浙江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北大《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文史研究馆馆员,。他长期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撰写了10多部中共党史的专著和300多篇文章,是我国党史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专家;他30多年立于三尺讲台,讲好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被评为湖北百佳优秀教师。

“科学研究无非就是四个词——兴趣、方向、原则和态度。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方向是指路灯和航向标,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吃苦耐劳的态度是科研成功的保障。”——田子渝

兴趣是科研的启蒙老师

少年时期的田子渝,最大的兴趣就是读书。读中学时,他读屈原的小册子,感悟楚人的精神。随着年龄增长,他不断阅读与湖北相关的历史图书。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堂堂的大教授,却在1965年高考落榜。这之后田子渝先后到武汉第一师范学校和武汉胜利中学求学、教书。任教期间,他广泛阅读。1974年武汉图书馆开放后,每到周日(那时没有周末,周六在上课,只有周日)他就带着“两个馒头,一瓶水”,到图书馆里泡一天。

1979年,田子渝再次在《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五四运动在武汉》。在兴趣滋养下的这两篇文章,竟成了他入职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的“敲门砖”。1980年,他站上了大学讲台,这一站就是三十多年。

田子渝老先生说,他大半辈子从事科学研究,从未将其作为任务或者工作,始终提醒自己要循着对知识的单纯的求知欲,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和不断研究。


脚踏实地,选题从实际出发

“选择科研方向要考虑两点,一是选题意义,二是选题可能性。”田子渝说。多年前,他的科学研究从武汉的历史名人出发,首先就是考虑到对这座城市的研究意义。“武汉是具有3600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名城,是中国现代化摇篮之一,是中国红色革命的重镇——近代中国三次革命的中心:首义之区、武汉国民政府、武汉抗战……”

“选题有意义,同时还要有可能。我从6岁就到武汉生活,长在这里,学在这里,足不出户观天下,有意义且可能的研究方向成为我科学研究的指路灯。”

正是在这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中,田子渝的研究从中共早期创建人物的研究发展到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的研究。田子渝教授早期的代表作《李汉俊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获得了全国中共党史学会第二届(2001年)党史优秀论文二等奖,这是我国党史界的最高科研奖。他承担了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史”专题,其中李汉俊研究有重大的突破,填补了中共创建人物研究的空白。

通过大量珍贵史料,田子渝对武汉地区民国史开展了深入研究,他与人合作撰写的《湖北通史•民国卷》(《湖北通史》获湖北社科一等奖)是湖北民国史研究的标志性的成果。他还撰写、编辑了《湖北解放战争史》(合著)、《五卅运动在武汉》等。是湖北社科基金十五规划“湖北新民主义革命史”课题的负责人之一。

在此基础上,2012年与李良明、蔡丽、徐方平等教授合作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专著,被誉为该领域研究的“扛鼎之作”, 被收入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是他在中共创建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研究居学术前沿的标志。


实事求是的科研原则

1979年,田子渝教授公开发表了他的第二篇文章《五四运动在武汉》,但是在文章刊发后,田子渝在《江汉论坛》上读到一篇由武大、华师等教师合写的另一个版本《五四运动在武汉》的文章。田子渝将两篇文章对比后发现,自己的文章虽然在大方向上没问题,但多处细节有误,这件事让他学术生涯尝到了第一次教训。

 “我当时对史料的调查仅限于武汉图书馆,大部分内容是根据第二手、第三手材料写成的。而另一篇文章的作者是专门组织了一个团队到北京,开展了一年多的调研,他们的史料非常详实。”这使田子渝明白了,研究要实事求是,要尊重事实,更要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来尊重事实。

在他之后时间的研究里,他总结教训,在科研中开始非常注重一手资料的收集。田子渝在1999年出版的专著《武汉五四运动》后记中写道,“近二十年来,他已记不清楚到北京、南京、上海的次数了,在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一遍又一遍地阅览,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寻觅。”

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海内外,穷搜到了散藏在海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私人手中的200多部文本,其中第一版达到70%。“找到了文本,研究就有了基础,研究水平就能走向全国前沿”,田子渝说,其标志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收入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吃苦耐劳的科研态度

2018年5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由湖北大学田子渝教授等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选集(1920-1927)》出版。选集是从田子渝教授掌握的200余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著作文本中,精选92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广泛传播影响和独特思想价值的文本汇编而成。按其内容特点分为四编:第一编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第二编为海外马克思列宁主义诠释本;第三编为国内马克思列宁主义诠释本;第四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文本。本次首批出版的是选集第一编“经典著作”3卷,将1920—1927年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作的中文译作搜集齐全。

谈起这套选集,田子渝教授表示,这套书见证了他多年来为研究党史,远赴海内外搜集史料,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30多年来我们到处搜集。”田子渝说,他到美国3次,搜集了陈公博1924年撰写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硕士论文复印件,上面记载了“一大”的情况,在斯坦福大学搜集到汉口1927年出版的《共产国际党纲草案》;在新加坡、日本,发现了许多新的史料;到香港、澳门N次;至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南京、长沙这些珍藏民国图书比较多的大省市,他去过不知多少次,上海一地可能就上百次;8次到台湾,搜集了上千万字的史料,仅董必武在大革命时期的信件、报告就有20多份,填补了一些空白;他发现有一些中学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就有图书馆的,也要去找一找,比如扬州某中学珍藏一本大革命时期《武汉评论》纪念列宁专刊,就被他找到了。


发挥优势,用心宣讲党史

30多年,田子渝教授乐于三尺讲台,讲好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被评为湖北百佳优秀教师。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组织引导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

他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发挥自己在中国现当代史研究上的优势,积极参加湖北省委讲师团、湖北省党史宣讲团宣讲中国共产党的苦难辉煌。并受相关单位邀请,走进学校深入社会,先后到北大、华中科大等高校和众多中小学,到街道办事处、一大旧址纪念馆等地累计宣讲中共党史200多场。用大量史料使文字符号、数字活起来,讴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壮歌,叙述中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他旗帜鲜明地批驳了近年来在党史、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员、护旗手!”

“每当我们翻开布满灰尘、散发着浓烈气味、已经变得脆黄的报刊时,就激动不已,因为我们是在翻开一部被封存的历史,由于我们的努力,使它重见天日。此时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其间的艰辛和喜悦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田子渝



三十余载乐于三尺讲台

古稀之年初心不忘

田子渝教授用他的初心和实际行动

为一代代学子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

向老教授致敬!

【热文推荐】

湖大,下雪啦!

研考来了,湖大等你凯旋!

湖北大学2019女子图鉴!

遇见湖大100天,她们的变化真的大!

爆款金课!全国一等!这位湖大老师的课,你一定要听一听!

湖大体测大数据出炉,女生成绩好,男生要加油!

文图/新闻中心 部分图源/新华网

编辑/记者团 李哲鹏

欢迎您为湖大点赞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