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好导师”评选,你要pick谁?
马克思主义学院 郭劲松
郭劲松,男,现任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3年,在本硕教学工作量每年达800多个的情况下,连续30个学期保持教学质量优秀。针对学生实施分类教育培养。先后指导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49名,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曾获评校“优秀教师标兵”、“十佳师德标兵”,“学子心中的魅力教师”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获评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并被湖北电视台、荆楚网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其潜心教学事迹。
商学院 胡芬
胡芬,女,现任湖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民革湖北大学支部主委。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文旅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文旅厅、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专家库专家,政协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应用型智库专家,湖北省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等各级纵向课题30余项,主持完成各类旅游规划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2部、专业教材2部。所撰写的调研报告多次获省领导的肯定批示,学术成果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
法学院 陈焱光
陈焱光,男,现任湖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兼任湖北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道德与仲裁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湖北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专家顾问,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地方立法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荆楚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湖北大学负责人等。出版《公民权利救济论》《公民权利救济基本理论与制度建构体系研究》《宪法学专题研究》《法学学位论文写作:理念、规范与方法》等专著8部,主编及合著著作10余部,主编教材《宪法》及副主编及参编教材8部,主编《法治城市研究》辑刊,在《人权研究》《湖北大学学报》《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制日报》(理论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不同报刊上发表书法、绘画作品五十多幅,2020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法学排行榜)。
公共管理学院 张霄艳
张霄艳,女,现任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管理分会理事,武汉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估专家组成员。担任《中国全科医学》、《医学与社会》等多家期刊的同行评审专家。曾获“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奖”、湖北省发展研究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医保局、省卫建委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等,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数十篇。
文学院 温显贵
温显贵,男,现任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古典文献学专业,主要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教学工作。多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典籍与文化》《湖北大学学报》《音乐艺术》《书目季刊》(台湾)《文史知识》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参与并完成了《尔雅诂林》、《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文字分典》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编撰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代乐论史料辑录》(在研),出版《﹤清史稿·乐志﹥研究》《语鳞典爪——长江流域的成语与典故》《历代乐论·清代卷》等著作,参与校释整理古籍多部。
新闻传播学院 廖声武
廖声武,男,现任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会员,武汉市广播电视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一般文章及通讯、报告文学等数十篇。先后主持过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主持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一项,横向课题研究项目一项。著作《节目主持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节目主持人概论》(大学出版社)、《新时期新闻改革思潮研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其中《节目主持人教程》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程”。
师范学院 杨伟平
杨伟平,女,现任湖北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脑神经机制及其干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金“视听知觉训练对老年人跨通道整合的影响及其迁移效应的ERP研究”“知觉负荷调节视听整合时程机制的老龄化效应及其干预研究”以及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科研项目等7项,累计科研经费近100万元。出版《Effects of Selective and Divided Attention on Audiovisual Interaction》著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SCI/SCI论文20余篇,CSSCI期刊2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总影响因子分数较高。指导申报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获批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指导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
外国语学院 杨元刚
体育学院 史文文
史文文,男,现任湖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体育学院副院长兼任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湖北省体育理论学会理事、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等。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者(2014);湖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2020);湖北省教学团队主要成员(2021);第二届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9);《运动与健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主要成员(2019)。主持并完成国家体育总局、湖北省教育厅等纵向课题6项,横向委托课题5项;主持湖北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体育运动心理学》、本科精品在线课程《体育心理学》;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编教材和蓝皮书10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体育科技、心理科学进展、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微电子学院 潘贵军
潘贵军,男,现任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微电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从教22年,潜心教育工作。先后指导学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3项和省级1项、指导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5篇。先后获得湖北大学统战工作先进个人、湖北大学十佳青年教师、湖北大学十佳师德标兵、湖北大学十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湖北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彭江涛
彭江涛,男,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曾担任IEEE JSTARS、Remote Sensing等遥感领域SCI期刊客座编辑、Multitemp2019国际会议Session Chair。应邀多次访问澳门大学、武汉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等,组织召开2019年高光谱图像处理学术研讨会。在遥感图像处理领域权威期刊IEEE GRSM,TGRS,TNNLS,JSTARS,GRSL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30余篇),谷歌引用1242次,单篇最高引用162次,ESI高被引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获评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历史文化学院 雷平
雷平,男,现任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松滋人,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清代学术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光明日报》《清史研究》《史学月刊》《汉学研究通讯》(台湾)《湖北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清前期“新义理学”研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并任阶段性成果《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成果)副主编;曾参与国家社科重大专项项目《清史·思潮志》纂修并担任主持人学术助手(该成果已进入人民出版社出版流程);主编青少年读物《阅读天下·中国青少年分级阅读书系》(历史名人卷,9册)。兼任中国近代社会史学会理事,曾获武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哲学学院 徐弢
徐弢,男,现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安徽潜山人,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与教育学系访问学习;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哲学系访学一年。兼任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湖北省道德与文明中心研究员,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湖北省逻辑学会、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发表有关西方近现代哲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优秀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多项,出版专著2部。曾翻译“撞击语言:一则关于维特根斯坦伦理学的批判性评论”“康德与维特根斯坦:常识,治疗与批判哲学”“作为生活形式的商品拜物教——维特根斯坦与马克思思想中的语言和价值”等学术论文。
艺术学院 谭崇正
谭崇正,男,现任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撰写的论文《当代境遇下的中国画教育》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作品《青铜文明》入选由文化部、财政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曾获“第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金奖、“2004年全国中国画展”铜奖、“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铜奖、“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第四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优秀奖等多种奖项;作品入选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第六、七届全国体育美展”、“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 美术特展”等国家级展览三十余次;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出版画册专著十三本。
生命科学学院 杨世辉
杨世辉,男,现任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湖北大学本科学位、武汉大学硕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现为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及湖北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主要从事微生物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以及绿色生物制造研究,作为大会主席组织了2018 年第二届国际运动发酵单胞菌研讨会,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为会议主持人并做大会报告。在Nature Biotechnology、PNAS、NAR等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H-index 30。长期担任国际学术期刊PLoS ONE、Energies等期刊编委。2016 年回国后建立了用于研究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一系列技术,已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 Metabolic Engineering在内的SCI一区文10篇,其中(共同)第一/通讯作者11篇,申请中国专利20余项,国际专利2项。
化学化工学院 彭旭
彭旭,男,现任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师从吴长征教授和谢毅院士,求学期间荣获中国科大求是研究生奖学金、第二届能源化学与材料国际研讨会最佳海报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等荣誉。2017年7月入职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期从事基于3d过渡金属功能固体研究,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5篇为ESI高被引论文;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篇,包括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Chem. Sci.、Sci. Bull. 等。
资源环境学院 杨兰芳
杨兰芳,男,现任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地理/地理教育。杨老师从教15年,致力于学生教学工作,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学生培养工作。“接地气”是他的代名词。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诗歌、音乐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实验操作中,亲自演示,耐心指导,讲解操作重难点。实行跨高校联合培养制,先后与湖北农科院和中国农科院联合培养研究生3名,学生发表SCI论文2篇、湖大二类期刊论文1篇;与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1名,学生在湖大一类核心期刊《环境科学学报》上发表权文章1篇;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联合培养学生2名,学生发表SCI文章1篇,湖大二类期刊文章1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郭志光
郭志光,男,现任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者,国际仿生工程学会Fellow,“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现任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国摩擦学学会理事。在Chem. Soc. Rev., JACS, Adv. Mater.和摩擦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SCI引用11000多次,H因子54。2018-2020年高被引学者。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件。现任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和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副主编,兼任Friction,Chem. Lett., 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摩擦学学报等杂志编委。2016年获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杰出青年奖,2017年获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2018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2020年获Nanoscale Horizons & Materials Horizons 2019 年度卓越论文奖等。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有30余人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陈侃松
陈侃松,男,现任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剑桥大学博士后,美国圣母大学客座教授,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研究所负责人,从事计算机视觉,无人驾驶,物联网工程的研发工作。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EI收录8篇;中文一类论文5篇;二类论文7篇,作为第一完成人(或研究生第一)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9项。陈侃松教授作为物联网工程研究所负责人,带领师生团队一方面埋头科学研究,同时也积极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与三江集团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武汉点线科技有限公司、大唐互联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湖北大学大唐互联研发中心、湖北大学武汉点线研究生工作站。
小贝提醒大家
投票区
【推荐阅读】
来源/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
编辑/记者团 郑思灵
校对/记者团 姜丰
责任编辑/向正鹏 审核/宋韧
欢迎您为湖北大学点赞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