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匈牙利支队|千里会知己,异乡结深缘

近年来,中国与匈牙利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快速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匈牙利支队由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新雅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先书院、建筑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组成,于6月22日至6月30日赴匈牙利开展为期9天的海外实践,全面了解中国与匈牙利及中东欧的交流合作,深入探寻匈牙利的历史文化。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全球胜任力中心、校团委开设的全校通识荣誉课程,该课程旨在带领学生实地探访、深度沉浸不同国家和地区,了解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复杂性,更好地认识中国的世界方位,明确当代青年的使命。



一条多瑙河穿城而过,将布达佩斯分为两个部分,多座桥梁架于河上,沟通着多瑙两岸的风光。布达佩斯今日之姿,让我们在惊叹于传统与现代元素和谐共存的同时,也使初至客地的人得以窥见中匈两国相互交融的密切联系——各具风采,不畏交汇,身处异域,胜似故乡。


在匈牙利,你既能体会到欧陆风韵,步履轻轻,又能感受到中匈交融,求同存异。




学习中文是一件如此美丽的事

文化交融:匈中双语学校


中匈文化交融,青年人文始先。跟随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脚步,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匈牙利支队去往匈中双语学校开展交流。


走进学校教学楼,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2009年来校考察时的珍贵合影就挂在右侧墙上。从那时起,他就与这里的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2023年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复信匈中双语学校胡灵月、宋智孝两位学生,为她们在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上的努力点赞,更鼓励匈牙利青少年多了解中国,努力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匈中双语学校学生的复信


进入学校大厅,支队受到了学校近三十位师生的夹道欢迎,在鼓掌欢呼中开启当日的交流活动。支队首先同匈中双语学校校长Erdélyi Zsuzsanna、副校长Szénási Andrea、中方负责人王悦及其他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简单交流。Erdélyi Zsuzsanna表达了对于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支队到访匈中双语学校的欢迎,提到希望学校师生能够借此机会,开展深入切实的交流。


支队与匈中双语学校师生合影


支队成员与匈中双语学校师生一同落座,三两成群进行深入讨论,彼此建立友谊。在交流过程中,匈牙利学生表达了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大学的浓厚兴趣和向往之情,匈中双语学校九年级学生Kollmann András(中文名为马俊杰)、十一年级学生Fédra Feliczi(中文名为菲丽)等众多学生将前往中国多个城市游学,两人还立志中学毕业后来到中国读大学。支队成员和学生们互加微信好友,相约在中国再次见面。


支队同学与匈中双语学校同学交流


支队师生与匈中双语学校同学在交流中留影


随后,在匈中双语学校师生的带领下,支队参观了匈中双语学校的校园。学校针对茶艺、书法等中国文化项目设有专门教室,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能力提升。在茶艺教室中,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匈牙利赛区冠军、匈中双语学校高三年级学生Dorina Inges(中文名为多丽娜)现场展示了她的茶艺学习成果,并表达了自己对包括茶艺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兴趣,让在场师生倍感温暖。


多丽娜向支队师生展示茶艺课程内容



 “一带一路”与“向东开放”

双边关系: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所


支队前往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所,就中匈关系、贸易往来等主题同国际事务与贸易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外交研究所(Magyar Külügyi Intézet)研究部主任Viktor Eszterhai展开交流。该机构隶属于匈牙利外交和贸易部。Viktor Eszterhai首先介绍了自己与中国的密切联系——不仅他本人曾经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政治学系的访问学者,他的妻子也是中文系的毕业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他们选择了含有传统中国元素的结婚礼服。


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外交研究所研究部主任Viktor Eszterhai


Viktor Eszterhai介绍了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简要情况与基本工作,并与同学展开讨论。同学们就中匈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情况、匈牙利眼中的中国形象、匈牙利“向东开放”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交流。Viktor Eszterhai认为,中匈两国在经贸、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双边合作是建立在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之上,匈牙利始终具有与华合作的需求,中国在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均具有吸引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杨鹏成在座谈后认为:“对于中匈两国的友好关系来说,经济合作是现实基础,文化交流是内在动力,而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互动,是在多元中寻求共性,在共性中发展特色的人文精神。”


支队与Viktor Eszterhai合影


当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匈牙利推动着越来越多的合作项目落地。良好的中匈两国政治氛围和欢迎中国投资的姿态也促成了匈牙利本国发展的契机。相通的发展图景、相互的信任支持,使得中匈两国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之上进一步理解和合作。



沉睡百年的欧洲印迹

人文风韵:纽约咖啡馆(New York Café)


纽约咖啡馆建成于1894年,现被誉为“全世界最美咖啡馆”。自19世纪末期起,纽约咖啡馆就是众多文学家与诗人的聚集地,这里曾流传着用一张文学或者艺术手稿换取一杯咖啡的习俗。现如今的纽约咖啡馆内还保存着当时许多艺术家的手稿和画像。这里保存下来的,不仅仅是烹煮传统、文艺作品和古典建筑,更是对布达佩斯产生深远影响的欧洲古典文化。咖啡馆见证了百年来这座城市的文化变迁。


支队一行人聆听咖啡馆中乐队演奏的古典音乐,品尝匈牙利传统的咖啡与美食,漫步在多瑙河畔感悟城市的历史和人文精神。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在传统与当下之间,在严肃与欢乐之间,人文精神氤氲在城市的空气中。


支队漫步多瑙河畔合影



虽然中匈两国有着不同的文明发展历史,也造就了延续至今各具特色的文化,但两国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方面具有相契合的价值观。他国遇乡音,更感一家亲。我们与不同面孔的人们用汉语交流,共同的语言背后更是相近的民心。




点击链接以往推送



供稿|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

以匈为窗·走进中东欧支队

责编|尹俊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