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探路先锋到核心引擎,松山湖在“双万”城市新起点定位新坐标



今年是松山湖建园20周年,也是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之年。因承载东莞突破固有发展路径期望而生的松山湖,如今已经成为东莞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站在东莞迈入“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新起点上,松山湖又被寄予新的期待。

松山湖鸟瞰图

近日,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亚非前往松山湖调研时指出,松山湖是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平台,是彰显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的强大引擎,必须充分发挥松山湖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加速集聚、一批高水平大学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落地、企业创新势头迅猛等优势,系统谋划、抓好落实,举全市之力把松山湖建设得更好,从而辐射带动全市发展。



投石问路,探索城市发展新可能



日前,一场特殊的对接会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举行。会谈的一方,由生益科技、蓝思科技、华贝电子、顺络电子、铭普光磁、新能源科技等24家东莞知名重点企业组成,另一方则来自材料实验室的数支创新样板工厂团队,这些团队涵盖了精密仪器、新型锂电池、柔性电池、非晶合金、多孔陶瓷等多个前沿领域。

企业家与科学家面对面,围绕技术研发和产业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度对接,为优质科研创新成果走向市场,搭建起了一条快速通道。这也成为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的生动缩影。

新世纪之初,东莞制造业规模急速扩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制造重镇,甚至出现“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奇观。这样的发展热潮中,东莞市委、市政府却看到了繁荣背后的隐忧,即低质量、粗放型的增长必然难以持续,放眼未来,如何让东莞城市巨轮行的更稳、走得更远?

中国散裂中子源


在东莞腹地三镇交汇处,“松山湖”成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2021年,松山湖迎来建园20周年。回顾过去20年,松山湖从一片遍布荔枝林的水库,成为国家级高新区,乃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实现了“三级跳”。20年前投石问路布下的“先手棋”,成为东莞探索出一条极具前瞻性的发展新途径。

“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松山湖20年来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正是今天解读“松山湖路径”的窗口和密码。其中,科技与产业这两大支柱,与如今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遥相呼应。



厚植土壤,刷新东莞科创新高度



创新是松山湖的原点,也是面向新征程,松山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松山湖南畔,巍峨山下,以中科院专家为主力军的拓荒者们,开山掘地,埋首铸剑十余载,建成了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大厅,中间为多物理谱仪

这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这让东莞创新发展得想象力,第一次在如此高度连接世界。

截至2021年6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注册用户超2000人,完成了来自全球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课题超过500项,涵盖了新型储氢材料、锂电子电池、新型超导材料、高强钢、太阳能电池薄膜等众多应用领域,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正加紧建设

紧邻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正加紧建设。短短三年间,瞄准前沿科技热点与优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材料实验室闯出了一条新路。不久前,中国航天探月工程从月球表面带回的月壤,就有一部分被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领取,在多个角度刷新了东莞科创“高度”。

以赵忠贤院士、陈和生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在这里兑现了科技报国的初心,也推动了科技自立自强的脚步。

厚植创新的土壤,“创新雨林”蓬勃生长。松山湖结合自身科技创新优势与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聚集起华为、生益科技、易事特、东阳光等一大批龙头高企。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等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也成为连接技术与产业的中间桥梁,云鲸智能、小豚智能等高科技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正在加速成长为大湾区创新创业新标杆。

以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以先进制造为技术成果提供落地土壤,松山湖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的成功探索,为东莞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


锚定航标,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20年,松山湖使命在肩,实现了从荔枝林水库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数次飞跃,同时也实现了“再造一个东莞”的豪言壮志。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0年东莞市常住人口总数已经突破千万大关。今年,东莞正全力冲刺,力争迈过万亿元GDP大关。站在“双万”城市新起点的东莞,面对城市发展空间受限,传统增长乏力等多重挑战,亟待一场新的变革。


再次踏上“寻路之旅”的东莞,目光自然而然再次投向松山湖。

松山湖鸟瞰图

今年以来,肩负着国家、省、市多重使命的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提速:4月全面启动以来,各项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新质资源纷纷加码松山湖,松山湖科学城范围内土地整备工作全面启动,核心创新区雏形显现……

硬件推进的同时,体制机制创新也不断升级。近期,松山湖再次瞄准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构建,推出“1+N”科技政策体系,面向源头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培育等多个方面精准施策,充分体现出松山湖对于发展新阶段的系统性部署。

不难预见,站在“双万”城市新起点的东莞,将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为重要抓手,汇聚全市之力,携手中科院等一流创新资源,为“十四五”开好局,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级。松山湖也将在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锚定航标,重新找到坐标定位,真正成为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将创新实力投射东莞,辐射湾区,乃至影响世界。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来源:南方+

责编:张莎

审校:黄少宏 陈启亮


【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

商学院模式教学,全省专业人才共赴松山湖成果转化学习“盛宴”

广东新增1例密接者!去过这些地方的东莞人请及时报告!

学党史办实事|探索消地共建新模式,全面延伸消防工作触角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创新松山湖

好看要点在看哦

Hi,你还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