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创新城 再领春潮|高端人才磁吸,科技梦与创业梦在松山湖照进现实

“选择松山湖,成就新未来。”在日前召开的首届松山湖数学论坛上,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再次向各领域人才发出诚挚邀请。实际上,随着“四梁八柱”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流装置、一流平台等高端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松山湖科学城正不断吸引着各行各业的高端创新人才纷至沓来。
截至2022年11月,松山湖科学城已汇聚了各类国家级专家人才84名、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6名、市特色人才299名、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27个、市创新科研团队28个,基本形成顶尖前沿技术研究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研发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均衡发展的人才梯队。

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当前,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松山湖科学城正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集聚地与科学人文宜居地的目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环境综合品质,为天下英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让他们的远大梦想从这里照进现实。

01

为人才发展全过程提供全方位支撑


“我们多次受惠于松山湖出台的科技、产业及人才政策,帮助非常大。”东莞搜谷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是2022年成功申领松山湖新引进人才综合补贴的企业之一,公司人事经理沈启顺表示,当前公司正积极引进研发高端人才,推动产品从价格竞争向差异化与品牌化转型。

搜谷是一家依托于亚马逊平台的电商公司,主要面向美国、欧洲、日本三大市场以B2C的模式销售电子消费类产品。沈启顺表示,受国内外疫情防控和外贸竞争压力的影响,公司正积极开展业务变革,由以前的OEM买手制开始向ODM精打和自主研发转型,去年自主研发投入高达数百万。

松山湖科学城吸引了各行各业的高端创新人才纷至沓来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主动权。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研发人员是最需要的,当前松山湖的人才政策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沈启顺说。
2022年6月发布的松山湖2022年新引进人才综合补贴最新申领情况显示,1月至5月,共有182家企业申领补贴,合计总额约750万元。通过兑现新引进人才综合补贴,松山湖大力撬动人才杠杆,以创新驱动经济稳增长。
近年来,松山湖致力于构建“引、育、留、用”全方位政策体系,打造可持续人才发展生态,并通过新引进人才综合补贴政策、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特色政策扶持,为人才发展全过程提供全方位支撑。
2022年4月,松山湖正式印发《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推动港澳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针对港澳创业企业、港澳人才及服务机构推出奖补方案,并设立港澳实习生补贴,致力于进一步吸引港澳人才到松山湖创新创业。围绕港澳创业企业发展需求,《实施办法》设立了项目启动资金奖励、快速成长奖励、发展成效奖励,通过评审后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设立项目配套奖励,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此外,还设立了办公场地租金补贴。《实施办法》的印发将加快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入驻的港澳创业企业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切实拓展港澳青年来莞就业创业空间,进一步优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环境。

02

大科学装置成高端人才“收割机”


“以前我们有想法,没有机会和条件实现。现在实验室提供了平台和资源,支持科研人员去做更多的、大胆的尝试。”作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团队负责人,曾在加拿大学习、工作、生活多年的王欣坦言,“在这里做科研是非常美妙的过程。”

松山湖为一大批海内外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提供发展的舞台

聚焦打造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创新体系,多年来,松山湖以“筑巢引凤”的姿态建设了一批优质平台,为包括王欣在内的一大批海内外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提供发展的舞台。
作为广东首批四家省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自2018年揭牌成立以来,已集聚双聘和全职科研人员近1000人,除了赵忠贤、王恩哥、汪卫华等院士专家外,不少团队带头人及成员都是青年骨干。
此外,作为“国之重器”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更是成为高端人才的“收割机”。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运行4年多来,中国散裂中子源注册用户约4300人,其中大湾区的用户超过1/4,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可燃冰、页岩、催化剂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从酝酿筹建到落地运行,中国散裂中子源用了10余年。在此期间,这一大科学装置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如今,这里已汇聚一支500多人的科研和工程队伍,已实施1000多项研究课题。

中国散裂中子源已汇聚一支500多人的科研和工程队伍

“尽管我们提供的待遇并不是最好的,但许多青年人才放弃了很多大企业、大机构的邀请,选择了这里。我想,大科学装置吸引年轻人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提供的研究平台和营造的科研氛围。”作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主任,并担任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的陈延伟,已经在东莞工作生活近16年。他直言,东莞非常适合干事创业,而散裂中子源所从事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正契合大湾区产业发展所需。

03

聚集一批国内一流高校科技创新资源


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撞击而来的,不仅只有中子束流,还有巨大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共有9台谱仪已建成,其中包括一期工程国家投资建设的3台谱仪,还有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设的6台用户谱仪,其中,由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建设的多物理谱仪是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可用于不同有序度材料的结构研究。该谱仪自2021年10月正式向全球的科研人员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用户在这里开展多项实验研究。
此外,散裂中子源还与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共同建设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
在大科研装置与高校积极联动的同时,松山湖也与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代表,共同签署《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合作框架协议》,通过签订战略框架协议,进一步聚集国内一流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在校地合作、产学融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多层面深化协作。
20余年来,东莞松山湖从一片荒芜之地跃升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由“园”到“城”的进阶之路中,城市也吸引了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一批一流高校院所及研究院加入,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层次人才加速向松山湖聚集,“高校经济”正成为松山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全新助燃剂。

2022年10月,2022首届东莞粤港澳大湾区无人自主技术高峰论坛(下称“高峰论坛”)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举行。高峰论坛期间,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工研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牵头成立松山湖无人自主技术产业集聚区以及东莞市无人自主技术产业联盟,未来将通过有效的联盟机制,聚集政府部门、产业界、金融界、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无人自主技术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东莞市无人自主技术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作为较早扎根松山湖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工研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孵化企业1252家,其中自主创办企业73家,持股企业在创业板及科创板上市8家(不含过会企业)。工研院还先后发起和参与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代表东莞在国家层面发声,并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之中。此外,成立于2012年8月的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下称“光研院”)也是较早落地松山湖的研究院之一。光研院属于广东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拥有半导体照明技术、激光显示技术等六大平台。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光研院同样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落地东莞开展系列研究。
“在松山湖的日子里,我慢慢体会到了做科研的乐趣,离我心中提高光电转化率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来到松山湖近一年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9级凝聚态物理专业在读博士生潘祚坚说。
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层次人才正加速向松山湖科学城聚集,在帮助年轻人实现科技梦、创业梦的同时,松山湖科学城也必将催生出更多新型产业生态,不断为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赋能。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慧茹

责编:张莎

审校:黄少宏 陈启亮


【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松山湖打造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聚焦超导强磁场应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院士云集提升新能源产业谋划能级!首期松山湖干部学堂夜间开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