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门孝经合集-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2017-05-08 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借假修真的思考熊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大正藏 No. 684),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经文如下: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获安隐处。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如是诸子!当教父母行慈。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养子,是谓比丘有二子。是故诸比丘!当学所生子,口出法味。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白话解,仅供各位参考:


圣开法师 述


佛说

「佛」,是指佛教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


「说」,是指这部「父母恩难报经」,乃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的。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梵语,译成中国语文,乃是大觉的意思。

觉有觉悟与觉察两种意义。觉悟乃是觉知万法事理,了了分明,好像一个人在黑夜里作梦,清晨一觉醒来,顿时明悟,无明昏暗,刹那消失。觉察是觉察一切烦恼,使之不能为害,如世人觉知有贼,惊觉警惕,不被贼人偷窃。佛之圣慧一起,朗然大悟,不但是自觉,而且还要觉一切众生,自觉觉他之觉行圆满,达到了无上正等正觉,方得谓之为佛。


释迦牟尼佛的父亲,是二千五百年前,古印度迦毘罗卫国净饭王,母亲是王后摩耶夫人。佛是独子,也是唯一的王储太子,名叫「悉达多」;出家成佛,乃是地球贤劫千佛的第四尊佛。


因佛教是最讲孝道的,所以佛经云:「孝养父母,是第一福田。」梵网经上说:「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即戒律),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因佛陀曾讲过好几部孝经,这部父母恩难报经,就是其中的一部。


父母

「父母」二字,在辞海的解释是「生我之人,男的叫父,女的叫母」,乃是亲人之中最亲者,所以叫「父母亲」。

依中华民国现行民法「亲属」来说,父母子女之间,谓之「直系血亲」。自己之身所从出者,叫直系血亲尊亲属,父母即是。从自己之身所出生者,叫直系血亲卑亲属,子女即是。子女从父姓,赘夫之子女从母姓;收养他人之子女,为养子女,养子女称收养人,叫养父母。


恩难报

「恩」是他人于我的利益,叫恩惠恩泽。父母于子女,不但有十月怀胎之苦,生养抚育之恩,就是养父母亦有抚养教育之恩。所以说:「父母之恩,山高水深」,难以图报。


父母及养父母之恩德,虽然难报,但为人子女或养子女者,一定要报。


「经」经者道也。佛陀所指示我们孝亲报恩之道,也就叫「父母恩难报经」。


因经文本是梵文,当初翻译成中国古文。古文在使用语体白话文的今天,为一般人不容易看得明白,所以笔者乃用最浅白的白话文来做解释,因此这本书就叫「佛说父母恩难报经白话解」。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在中国历史上有「汉朝」,后来分为「前汉」与「后汉」。在后汉期间,有邻邦名「安息国」,即今之「伊朗」。当时有一位精通经、律、论的三藏法师,名叫安世高,来到中国弘法,博通中文。这部经就是由他从梵文翻译成中文的。


经文


闻如是:

「闻」是耳所听闻,乃是结集经典时,由佛弟子宣说这部经的来历,确实是他亲耳听到佛陀「如是」说的。


一时

「一时」是指佛说此经的那一个时候。因佛说的时间,在天上、人间、龙宫,乃至他方世界,其时间长短假实,都各有不同(比如台湾的早上,在美国却是晚上;又如兜率天一昼夜,等于人间四百年),无法统一,故以「一时」二字总说,最为恰当。


婆伽婆

「婆伽婆」是指释迦世尊,乃天竺语译成中文,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乃至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恶等种种意义。


自ˉ在:佛是超脱三界火宅,六道轮回之苦的大觉者,已得到了无碍解脱,得大自在。

炽ˉ盛:唯有佛是永离黑暗,得大光明的光明炽盛者。

端ˉ严:唯佛才具备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万德庄严相。

名ˉ称:唯有佛体用一如,行解相应,毫无虚妄,名实相称。

吉ˉ祥:唯有佛陀才是远离万恶,一切言行,皆大吉祥。

尊ˉ贵:唯有佛陀乃四生慈父,三界导师,言行举止,极为尊贵。

有ˉ德:德是利益一切众生的表现,世间唯佛陀才能做到完全利益众生,度化众生,使苦恼的众生,都能离苦得乐,故名为有德。

巧分别:唯有佛陀才能善巧分别一切总相别相,故名为巧分别。

有名声:佛陀利益一切众生,声名远播十方佛土,没有其他之名声有如佛者,故名为有名声。

能破恶:唯佛陀能破除,也能教化众生破除一切贪、瞋、痴、慢、疑;杀、盗、淫、妄、酒,以及世间一切黑暗之恶,而生一切善,故名为能破恶。


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是一个地名,也即是说佛陀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


「舍卫」是一座大城市的名字,叫「舍卫城」,在古印度的北方,乃是「憍萨罗国」的首都。


因为当时印度的南方,也有一个国家名叫「憍萨罗国」,国王为了要使他自己的国家,与南方「憍萨罗国」国号有所区别,所以就把自己的国号,改为「舍卫国」,使世界上的人,一听便知道舍卫国是在印度的北方。


这个舍卫国,位于现在印度西北部,拉普地河的南岸,在乌德之东,尼泊尔之南。这一带地方在古代,土地肥沃,出产丰富,而舍卫城的宝物甚多,世界闻名。


据说舍卫城以前名叫「舍婆提」,因在这大城里,曾出过两位兄弟,都是很有名气的仙人,弟名「舍婆」,比兄更有成就,兄名「阿跋提」,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所以才把他们弟兄的名字连起来作为那座大城的名字,叫「舍婆提城」。


用「舍卫」二字为城之名,那是后来的事,当佛陀住世时期,舍卫国的国王,名字叫「波斯匿王」,他是佛陀的皈依弟子,也即是当时佛陀的大护法之一,他就住在舍卫大城。


舍卫大城里,有一处地名叫「祇树给孤独园」的地方,那里有佛陀居住的「祇园精舍」,有大讲堂,还有很多供僧团大众安居修行的僧寮。为什么会有这个地方,我要讲它的来历。


在印度舍卫国的舍卫城中,有一位很有道德,很有学问,很有财富的长者,名叫须达多,因为他非常慈悲,乐善好施,时常周济一般穷苦孤独无依的人,以此善名流布,人都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当佛陀在摩揭陀国弘法时,给孤独长者因对佛陀深生敬仰,远去闻法,并至诚恳求皈依三宝,为护法优婆塞。后来请求佛陀到舍卫城度化国人,并发愿以园林献佛,为弘法的道场,佛陀接受了他的愿心,长者乃到处选择,结果选中了祇陀太子的园林最为合适。须达长者对舍利弗说:「大德!在此舍卫城外,有林园一处,不远不近,树林茂盛,花草果树,楼台亭阁,泉池流水,假山石桥,应有尽有,清雅幽静,大小约五里,所见过的林园之中,以此为最胜,想在此为佛陀及比丘僧建造精舍,但此处为祇陀太子所有。」舍利弗应邀前往参观,亦称赞不已,乃商议与祇陀太子购买的事。须达长者托了好几位与祇陀太子相好的朋友,从中撮合,长者亦亲自出面向太子表明买这林园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享受,乃是建造精舍,请佛安住,弘法利生。太子本来坚持不肯,因听说是供养佛陀,他也是最尊敬最崇仰佛陀的,心想这个福德由自己一人来作;但又受到须达长者的至诚所感,情面难却,乃假意说:「长者买我园供佛,我甚同意,因长者你是远近知名的豪富,黄金最多,你既有诚心,我园当卖;但必须将你的黄金铺满我的园地,厚敷五寸,得金卖地,若能依此条件,我即出售给你。」须达长者购园心切,不知太子是和他开玩笑的,乃一口答应了,一言为定。太子要知道他的黄金究竟有多少,认为铺满园地是不可能的事,又佯称坚持原则,看看长者如何办法。长者果然命人搬运金砖铺地,不到几日,地将布满,黄金还有多余,太子见之,更为感佩,乃发胜心,想独自供养。他认为物之所贵,莫过金宝,而须达长者,尚能倾库买地,建造僧园,我自己有何缺乏,定要此金呢?于是请悔约施地,但长者不肯同意,太子无可奈何,只说:「取金售地,已议在先,自难悔约,但我们只讲的买地,未曾提说买卖地上之物,地今属你,然林属我。」于是二人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须达长者买地建造精舍及一切房屋,林园由太子供养,两人共同布施,完成了他们的宿愿。


祇园精舍建造完毕,佛陀游此,对阿难说:「此园地乃善施给孤独所买,树木林园为祇陀太子所施,二人同心协力,共崇功德,自今以后,此地应名为『祇树给孤独园』,最为合适。」所建精舍,简称为祇园精舍,以二人之名合为园名,这就是祇树给孤独园的来历了。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尔时」是指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的那个时候。


「世尊」即是佛陀。


「比丘」,佛教的出家二众弟子是:「比丘」、「比丘尼」,依佛制披剃出家的男众,已受二百五十条具足戒者,叫「比丘」;依佛制披剃出家,已受三百四十八条具足戒的女众,并持八敬法者,则叫「比丘尼」。为了男女有别,在「比丘」二字再加一个「尼」字,即可知道「比丘尼」是女众。在此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叫「比丘」。


「比丘」是梵音,没有翻译成中国文字。为什么不翻呢?在古代翻译佛经的时候,有五种不翻之规定:

一、秘密者不翻。如一切陀罗尼等密咒,都没有翻。

二、含多义者不翻。如阿弥陀佛就包含有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功德等意思;又如:薄伽梵一句,就有六种意义,故不翻。

三、此方无者不翻。如阎浮树,在中国就没有这种树,不知将它译成中文什么字义,故不翻。

四、顺于古例者不翻。如阿耨菩提,不是不能翻,自古迦叶摩腾所主张,常存梵音,故凡顺古例之句不翻。

五、为生善者不翻。如般若二字,使人闻之,即生信念,若译为智慧二字,会令人生起轻浅的感觉,故不翻。


「比丘」二字,闻之使人生起净信的善念,故亦不翻。若论其义,包含很广。为使读者,知其大概,略说如后:

「比丘」之语音,乃是借用一种香草之名,草名「苾蒭」,馨香无比;苾蒭芬芳,人人喜欢,系指佛陀的出家弟子,道德馨香,可以「苾蒭」草比。苾蒭之音,乃与中国文字之比丘二字相同。故译经时,则用「比丘」二字了。

「苾蒭」这种草,多产于印度半岛,是一种最吉祥的草,有似我国境内所产的香茅草而更佳。因此草胜于其他的草,不易生虫,不被虫害,所以西域的僧人,多用来敷座禅坐,或作卧褥。

因「苾蒭」草具诸特性,含义优美,为他草所不及,所以古德向来用此香草,比喻剃度出家弟子修行的德性。

此草富有弹性,性质柔软,风吹不倒,生趣盎然,外有油质,不为污染;以喻出家弟子,因修持故,心性温和,随机应变,不为外境所动,身心净洁,并不为外污所染,且能善自调伏身、口、意三业,随时清净。

此草能耐干旱,从不凋谢,四季常青;以喻出家弟子,严净毘尼,恒守净戒,尽形不犯。

此草性喜阳光,如经照射,绿意盎然,故向阳而生;以喻出家弟子,觉性显发,身心光明,勤行佛道。

此草具有香茅油质,能治病痛;以喻出家弟子,秉佛教诫,以戒为师,断除惑染,治愈妄心烦恼。

此草气味芳香,令闻者心生欢喜;以喻出家弟子,受戒持守,心戒清净,戒香馨芳,众所钦闻。

此草叶有三瓣,形色俱佳;以喻出家弟子,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三者相资,缺一不可,乃入道之始。

此草生存,连延不断,青葱茂盛;以喻出家弟子,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世世相承。


比丘之德行,含有八种意义:

一、乞士:乃上乞如来之法,以资慧命;下乞众生饮食,以养色身。不择贫富,次第行乞,能使自身破除憍慢,生平等心,随顺佛行。乞食于人,能令众生,与佛结缘,种诸善根,修植福田。

二、怖魔:三界之内,为魔眷属,欲超三界,唯出五欲六尘之家。比丘身披法服,受具足戒,修定修慧,善入涅盘,魔眷减少,魔乃怖畏。

三、破恶:比丘行住坐卧,止恶行持,自能破除一切恶习。

四、除馑:比丘因广修福慧,得证圣果,除佛法之馑乏。

五、破烦恼:大智度论云:「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因依法修行,故能破除一切无明烦恼。

六、净戒:比丘出家受具足大戒,终身依止,如护明珠,故戒行严净。

七、除士:比丘持守净戒,一切贪染习气,自能断除,故名除士。

八、熏士:比丘二六时中,离欲守真,日久熏习,得戒香之熏,戒德究竟,故名熏士。


比丘有如上面所说这许多意义,具诸一切妙行,功德无量。所以出家弟子,应依法修学,利人利己,做个如律如仪,名副其实的比丘。如比丘之威仪,能够如法,而德高的长者,亦可配称之为大比丘。

解释比丘二字,谈了这许多,再回到本题来,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佛陀亲口告诉比丘们。


「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


做父母亲的,一旦生育了子女,他们的心中,就有很大的责任。父亲在外,为了家庭生活,士农工商,百业千行,不计疲劳辛勤,艰难困苦,冒险犯难,有时还会牺牲性命,都是为了家庭妻子儿女,希望一家生活,能够过得美满快乐,不致发生冻饿之苦。


母亲养育子女,更是辛苦,十月怀胎,苦不堪言,在母胎时,第一月中,如晨露珠,朝不保夕;第二月中,胎如凝酥,母难饮食;第三月中,犹如凝血,呕吐懒动;第四月中,渐成人形,吸母身血;第五月中,头部四肢,身体完具;第六月中,六根长成,母更为苦;第七月中,骨骼毛发,更趋完具;第八月中,九窍皆通,已生意智;第九月中,所需营养,吸取母血;第十月中,大腹便便,行动艰难。


生产之时,犹如谷裂山崩,血流成河,死去活来,子女出生,咽苦吐甘,回干就湿,哺乳养育,洗濯不净,照顾病苦,远行挂念,长大成人,学业事业,更劳母悬;若是女子,交友婚姻,倍加牵挂。总而言之,处处都是为了子女的身心利益,而使父母生诸忧苦。


子女之生养,自幼至长,衣食医药,教育礼义,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的身体,为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皮肉筋骨,毛发指甲为地大;小便汗泪为水大;温暖热能为火大;呼吸气流为风大。此四大根本就是父母之所赐,方得成就人身,为人之子女者,不可不知报恩也。


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


世人既然知道,父母之恩高如太山,情深似海,理应图报宏恩于万一。


假如为人子女者,以右肩负父,左肩负母,如此经过千年的时间来奉养父母;纵然父母的大小便溺,都拉在背上,亦没有怨叹之心对于父母者,这种孝感天地之心,还是不能够报答父母于千万分之一。

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


孝亲之道,不是只在物质上供养其所需,满足其物欲而已,还要在精神上使其得到充实。要让父母知道佛教对人生的重要,劝其信仰佛教,皈依三宝,修行为善,得到超出三界火宅,永离六道轮回,离苦得乐,永入涅盘,而得安稳。


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

奉劝父母信奉佛教之后,假如父母还不知道戒法者,要讲持戒修行的重要与好处,要鼓励他们到佛教寺院所举行的戒会,去请和尚讲戒、授戒,使之得戒、持戒,或守五戒,行十善,八关斋戒,且亲近沙门,福慧双修,乃至求得解脱而得安稳。


五戒

一、戒杀生:自不杀害一切有生命的活物,亦不教人造杀业;并劝人不可造杀业。

二、戒偷盗:自不窃取,不强夺,不劫盗,不诈取。凡他人之所有者,不与不可取;并劝人不可造偷盗业。

三、戒邪淫:自不与非夫妻之任何男女及非人行邪淫;并劝人不可造邪淫业。

四、戒妄语:自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欺骗;并劝人不可造口业。

五、戒饮酒:自不饮酒,不服一切麻醉性封闭智慧的物品;并劝人亦不服用。


十善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

五、不绮语。

六、不两舌。

七、不恶口。

八、不贪欲。

九、不瞋恚。

十、不邪痴。


八关斋戒

斋戒,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错,谓之戒。就是说,我们世人如果心不清净,以修行佛法使妄心平息,而得清净的心叫「斋」;往昔因身、口、意三业不净,而犯了为非罪恶的过失,今依佛戒禁止,以后不再重犯,叫做「戒」,这就是斋戒的意义。


「八关斋戒」,乃是世人应该共同修持的戒法: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行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身不涂饰香鬘,不自歌舞,不观听歌舞。

七、不坐卧高广大床。

八、过午不食。

于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自古相传,有恶鬼逐人,欲害人死,扰乱世间,故世人多行不善,造诸罪恶,多不吉利,因此保护世间的四天王天,必须下凡查察善恶,回禀上天,以为惩处罪福应报的依据,初八、廿三日,遣天使下凡,十四、廿九日太子下凡,十五、三十日天王亲自光临,不但世人的善恶,就是一切鬼神、畜生、地狱,均在巡察之列。


所以累劫以前,圣人出世,即教人于此六日,持斋行善作福。那个时候,不持八关斋戒,以一天不食以为斋,后来诸佛出世,才教世人于此六天,一日一夜,持八斋法,学佛过午不食。


世人如于每月的六斋日,一日一夜,行此八斋戒法,诸恶鬼神,不得其便,罪灭福生,天人欢喜赞叹,正是古往今来,世人应当奉行的斋戒;尤其是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在家二众,男女居士,更应率先奉行,要净化人间,安定社会,实有推行之必要,将来世人可获得无量的福报也。


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

为人子女者,劝父母皈依三宝,受持斋戒后,还要使父母广学多闻,凡有法师讲经弘法之处,要使父母都能够参加听讲,得到法师们教授佛法,懂得了佛法,依法修行,唯有如此,才不会盲修瞎炼,一切如律如法,自可达到解脱,获得永恒自在安稳之处。


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

凡是众生,都有悭贪不舍的习气,父母虽已信佛学佛,持戒修行,但亦难免还有这种习气,为人子女者,要安排使父母供养佛法僧三宝植福,并再请法师为其开示布施法要,教令如何惠施慈济,广种福田;并且要使父母亦能劝人布施,利乐众生,财法兼施,而获得永恒自在安稳之处。


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获安隐处。

修行人若只有修福,没有修慧,是非常遗憾的,理应福慧双修才好,所以为人子女,要劝父母多多亲近高僧大德,大善知识,蒙受教导,传授法要,如法修持,开发智慧,才能获得解脱究竟安稳之处。


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

为人子女者,唯有像这个样子,使父母或养父母,信佛学佛,持戒修行,福慧双修,深信如来的教法,受持如来的教法,护持如来的教法,将来才能获得究竟圆满,安乐安稳之处。


诸佛有十种称号:佛世尊、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在前面的经文里,字虽大同小异,乃是因翻译的差异,但其义相同,兹解释如下:

一、佛、世尊:佛为无上正等正觉的觉者,为一切世间所尊仰,故称为世尊。

二、如来:如,乃是真如,乘真如之道,从菩萨之因地来到佛果,而成正觉,故名如来。佛乘真如之道来三界火宅,教化六道众生,故名如来。涅盘名如,知解名来,正觉涅盘,故名如来。如来又名如去,诸佛从生死去于涅盘,乘真如安稳之道而往成佛,谓之如去。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来者,向下利他。如去如来,乃显佛之不离涅盘,不住涅盘之德相。

三、应供:如来诸过完全断尽,已无一切恶,真正达到心地光明,福田清净,为世间最胜福田,应受一切世间众生及天、人之供养,故名应供。

四、正遍知:又名正遍觉,即梵语之「三藐三菩提」,译「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即「佛陀」为觉,是说已经正遍觉知一切法。正遍知者,是真正如法界而知;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以无知故无所不知,无知而知,是名正遍知,所知深广,不可测量。法无差为正,智无不周为遍,又叫正遍智。

五、明行足:佛本依戒、定、慧而修行,达到正觉,足具光明。又明者指宿命、天眼、漏尽三明,行者是身、口、意三业清净妙行,明行悉皆具足,故谓之明行足。

六、善逝:逝是去的意思,善逝乃是好好的去。如来又谓之善来,是乘如实安稳之道,而来一切世间救度众生。善逝是乘如实安稳之道去到彼岸,不再退还于生死苦海之中。以如来与善逝二词,表往来自如,随缘行化之德。

七、世间解:对于世间一切有情众生及非有情,悉皆能知能解,故名世间解。

八、无上士:士是人的别称,佛是由人行菩萨之道而成正觉,为人中最胜,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佛的德行,故名无上士。

九、调御丈夫:勇健之人,多自命为大丈夫,性多刚强,难调难伏,但佛能度化一切众生,也能调御一切丈夫。世尊于修行成佛,亦最善自调御者,故名调御丈夫。

十、天人师:佛为四生慈父,三界导师;六道轮回中,以三善道之天与人道,最易接近佛法,故佛亦称为天人师。

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


在一般折迭页金刚经本的前面,有四句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佛说诸法是甚深微妙的,不是说空谈玄,不可捉摸,只要得遇明师,教授修持法要,乃现身即可取证,获得圣果的。说法闻法,义理无穷,法味微妙,深奥无比。只有如是修持的智者,才能光明觉照,圆融无碍,通达此中之行法,证得佛圣之崇高伟大,教化一切众生,令生净信,崇仰圣众。


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

「如来」者,乃佛陀十号之一。「如」是真如,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

「正」者圣也;「众」者多也。唯有众多的佛教圣者,其行为才是最清净的;如山中的大树,挺直而不弯曲。也唯有圣众们在一起,没有人我是非,经常和合。世间只有佛教的僧团圣者们,才是和合之众,所修的法门也多,而且法法皆可成就。


圣众们所受持的戒法亦严,也只有严持净戒,得戒成就。

唯有因戒而生定,因定而三昧成就。因三昧而生智慧;因智慧的成就,即能了知一切世出世法,而舍却世间的惑业缠缚,超出三界火宅,了脱惑业,六道轮回之苦,转凡入圣,而得解脱成就;进而解脱知见的慧成就,而入圣位,列为圣众。

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


在这里所说的圣众,乃是「四向四果」的圣众。

四向四果:

一、须陀洹向──得须陀洹果。

二、斯陀含向──得斯陀含果。

三、阿那含向──得阿那含果。

四、阿罗汉向──得阿罗汉果。


必须具备了以上「四双八辈」,才配称之为如来圣众,乃是世间最尊最贵的,为世间的人们,应当尊奉崇拜,恭敬仰慕,只有这些已经解脱的圣众们,是最清净无染的,为世间无上福田,当可受到一切人天的供养植福,所得的福报,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四果圣众:

一、须陀洹:此梵语,译成中文为「入流 」,又叫「逆流」,乃离凡夫,逆生死的洪流,三界的见惑断尽,而入圣流的第一果。


二、斯陀含:此梵语,翻成中文为「一来」,断了见惑的须陀洹,再断欲界九品思惑(即修惑)中之前六品,尚余后三品,当于人间再到六欲天受生一次,天上人间一往来,故曰一来,是入圣流的第二果。


注一:九品思惑:即是九品烦恼,乃贪、瞋、痴、无明四种修惑,就粗细而分上中下等九品也。

注二: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因欲界有此六天,故曰六欲天。


三、阿那含:此梵语,译成中文叫「不来」或「不还」,斯陀含已断尽欲界九品思惑之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以后再受生,乃是在天界的色界或无色界,此乃入圣流的第三果。


四、阿罗汉:此梵语,译成中文乃是「杀贼」、「应供」、「不生」等意思,由阿那含再精修而成的极果。杀贼是谓断尽见思二惑,杀除一切烦恼之贼;应供是因证得极果,成为清净福田,应受人、天供养;不生是已入涅盘,永不再到三界火宅,六道轮回中受生。此为断尽色界、无色界至非想非非想处的一切思惑的声闻乘者最高之果位,谓之第四果。


如是诸子,当教父母行慈。


就是如上所说,所以在世为人子女者,就应当劝令父母双亲,要行佛教大慈大悲之道才好。


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养子,是谓比丘有二子。


在僧团中出家的比丘,大多是父母所生子,也有养父母所收的养子,所以比丘有两种子。

是故诸比丘,当学所生子、所养子,口出法味,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因为佛教世人,首先要孝敬父母,是故出家的比丘们,更应该要孝敬父母,要学如上所说父母所生子、所养子,劝令父母信佛学佛,三皈五戒而八关斋戒;因为比丘已经出了家,知道佛法,修持佛法,除要向世人弘扬佛陀所说如是上报亲恩的道理之外,要亲口向父母宣说佛法,让父母也尝到自己儿子出家以后,所讲说的佛法滋味是怎样一回事。


像这样的事,是孝亲,僧团的比丘大众们,你们都应当像这样学习,像这样实行。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尔时」乃佛陀说这部经的当时。


当时这许多闻佛说法的比丘们,都非常欢喜,合掌顶礼,说:「佛陀!我们都要依教奉行。」

(全经结束)


回向偈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哀摄受,証知忏悔及所愿。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